莱州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光州弋阳潢川都是两个
TUhjnbcbe - 2023/9/26 20:40:00

文:杨峰

这是一篇不说光州的“光州漫忆”。

你了解吗?在有两个“光州”,两个“弋阳”,甚至还有两个huangchuan:潢川与“璜川”。

一、两个光州

不算韩国的那个“光州”,历史上曾经有过两个光州。

除了我们这个光州,另外一个曾经的光州是今天的莱州市——在山东省东北部,烟台市西部,西临渤海莱州湾。莱州市因古莱州府驻地而得名,旧称掖县。《战国策》有:“(齐襄王)益封安平君(田单)夜邑万户”。《说苑》作掖邑。以掖水(今南阳河)得名。西汉置掖县,为青州东莱郡治。南北朝时,北魏分青州东部置光州,辖东莱、长广、东牟三郡,掖为州、郡治。莱州之名始于隋朝,年改光州为莱州,为莱州地名之始。民国初年废莱州府设掖县。年2月24日,撤销掖县,设立莱州市。

北魏时的光州(山东莱州)墓志铭

就在南北朝北魏分青州东部置光州时,在南北方争战的淮南地带,弋阳被分置为南、北两个弋阳县,南朝梁武帝太清元年(年)又在据原弋阳城仅十几公里的“南光城”置光州,治所为光城县(今光山县)。北齐武平元年(年)原北弋阳被改名“定城”并为郡治。

山东这个北魏时期的光州,终止于隋,先改名莱州,领县九;后又废州复东莱郡。唐复改东莱郡为莱州。在淮南,唐统一后,高祖武德三年(年)以定城为弦州,治定城县。贞观元年(年)又将弦州废除并整体并入光州,治所依然在光山,直至睿宗太极元年(年),光州治由光山迁至定城。由此,我们这里被称为了光州,直至民国初年,全国性的废州府设县治。遗憾的是,今天光州这个地名已经消失于的土地。

这两个“光州”之间有什么样的渊源,目前掌握的史料有限,还难以破解。但奇怪的是,南北两个光州同时产生于南北朝时期,却是不争的事实。

二、两个弋阳

在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中游,位于上饶市,有一个弋阳县。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41.5万人,辖17个乡镇(街道),是革命烈士方志敏的家乡。

这个弋阳历史悠久,自东汉建安十五年(公元年)置葛阳县,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有关弋阳县名的来历,《今县释名》记载:“县治在弋水之阳,曰弋者,以水形横斜似弋也。”《太平寰宇记》亦记载:“水口有大石,面如镌成弋字,故名。本后汉之葛阳县,隋开皇中,因失印改为弋阳”。民国元年(年)冬,弋阳为江西省直属县,年属江西省豫章道,年为江西省直属县,年属江西省第六行*区。

这里还是弋阳腔的诞生地——弋阳腔是位列明代戏曲四大声腔之首、被誉为古代戏曲“活化石”、高腔戏曲“鼻祖”。弋阳县境内至今还保存有古戏台50多座,年弋阳腔被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的弋阳始于秦时建县。隋唐我们改光州之名时,江西这个“葛阳县”被改名“弋阳”。如果说这只是简单的重复而已,那么,更加奇怪的是,百度显示,这个弋阳县竟然有个别称:定城。这似乎预示着它和我们一定会存在着某种联系!

清康熙年间的江西《弋阳县志》记载:“按弋阳乃东汉侯国,隶汝南郡。魏晋六朝改置弋阳郡。今光州犹有弋阳山也,隋袭其名以置县。意或有迁民侨置之事……然事不可考。”而我们这边在《大清一统志》有关“光州·建置沿革”条目下记载:“后魏(即北魏,与三国时曹魏相区别,被俗称“后魏”)分置南、北二弋阳县,郡治北弋阳……北齐废定城郡,省(xǐng)北弋阳入南弋阳,改曰定城县。”在《大清一统志·光州直隶州表》中“南北朝”一栏表述地更为清晰:“南北朝弋阳郡,治北弋阳。南弋阳县,魏分置南、北弋阳县,齐(北齐)省北弋阳改名定城。”

由此可以理解为,南北朝时期,弋阳被分为“南”“北”两个,而弋阳郡治依然在“北弋阳”。“北弋阳”还是原来的那个弋阳城。而分出去的“南弋阳”只能是因为战争、战乱而迁徙、侨置出去的“弋阳城”。考察江西弋阳县、以及我们这边的古志书,基本可以确定这个事实,并且时间上可以具体到南北朝的北魏时期。到北齐时,我们这边的“北弋阳”放弃“弋阳”称谓,改称“定城”。

三、两个潢(璜)川

休宁县,隶属于安徽省*山市,位于安徽省最南端,与浙、赣两省交界,属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建县于东汉建安十三年(年),自宋嘉定十年()至清光绪六年(),休宁出了19名文武状元,是第一状元县,被称为“状元故里”。境内有被称为*山白岳的四大道教名山之——齐云山。就是在这个休宁县齐云山镇的龙源村,有一个名叫璜川村民组的小村庄。

璜,汉字,形声。从玉,*声。本义:半壁形的玉。

村庄虽小,但恰如美玉。

这里是清藏书家、文学家吴泰来(-)的祖地。吴泰来,字企晋,号竹屿。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祖父吴铨,父吴用仪,皆为藏书之家。他于乾隆九年()由副贡生进校官,任宿松县教谕,才情逸秀,与王昶、王鸣盛、钱大昕、赵文哲、曹仁虎、*文莲等称“吴中七子”。乾隆二十五年()进士,逾二年召试赐内阁中书,竟不赴官。五十二年()受毕沅聘为关中、大梁书院山长,与洪亮吉、钱泳诸人饮酒赋诗,往还唱和无虚日。筑“遂初园”于木渎山,藏书数万卷,以宋、元椠本为多。《清史稿·列传》记其:“家有遂初园,藏书数万卷,寝馈凡十余年”。后来其家中兄弟数人为争财产,出其藏书于书商,京师陶正祥“五柳居”,多璜川吴氏藏书。有一诗集名《渔洋》,著有《净名轩集》、《砚山堂集》、《吴中七子诗合刊》行世。

这个“璜川”和我们这个“潢川”又有什么样的渊源?现在不知道。知道的只是:“*”是“璜”的本字。上古文字数量较少,一字多义,后世专指某种佩玉的“璜”字原本也就被写作了“*”字。金文中用“*”字记载赏赐佩璜等瑞玉的事例不胜枚举。而今天在*国遗址出土的精美古玉,也预示着*国与“玉”的种种联系。在*姓研究会年编辑出版的《*姓文化春秋》一书中,就有专门的一章:《*族与璜玉之佩》。

另外还有一点让我疑惑地是,潢川在清末民初有位金石书画收藏大家吴宝炜,他的签名常用的有“豫潢吴宝炜”和“璜川吴宝炜”。我不相信一位金石书画收藏家会错误的使用汉字,不辩“潢”、“璜”。那么这位吴宝炜和那位常常使用“长洲吴氏璜川书屋”做签名的吴泰来又是什么关系呢?现在的资料仅仅知道,“吴宝炜字宜常、贻堂,光州人。生于光绪五年(年),故于年。其祖宅在光州南城西街。”吴宝炜是否与清代这位藏书大家、“吴中七子”之一的吴泰来是同门?同根?或者就像清末画兰大家周文熙,因为躲避太平天国战乱而寓居于光州?这一切都还是疑问。

上面左图为吴宝炜在藏品上手书:“民国十四年此贴归潢川吴氏涑水砚斋宜常(印鉴)”;右图为吴宝炜发起的“河南筹振金石书画展览”《目录》中标注的:“璜川吴氏涑水砚斋藏品”。

作者/来源:这里是光州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1
查看完整版本: 光州弋阳潢川都是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