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清时期的官场上,四品知府这个职位颇有“里程碑”的意义。(注:知府在明代为正四品,清乾隆朝之后改为从四品。)
对于能力特别突出或者有背景的人而言,知府算是个“跳板”:成为知府,意味着他们已经有了中级官员且主*一方的履历,稍加过渡,便可以跻身三品及以上达官显宦的行列。
而对于没有背景的人来说(科举时代能考中进士、举人的,能力都不会太差),知府更像是个“终点”:很多知县、知州辗转苦等一辈子,也坐不上知府的位置;就算能幸运地走到这一步,他们也很难继续升迁。
明清时期的胶东半岛,为登州、莱州二府辖地。查阅史志资料不难发现,在历任登州、莱州知府当中,多数人属于后一情况;能以“知府”为跳板而升为显宦者,屈指可数。
在为数不多的“幸运儿”当中,有一位的名字叫作崔恭,他是明代正统、景泰年间的莱州知府。(据《掖县志》,崔恭是在正统十二年到莱州就职,在任六年时间)
崔恭,字克让,北直广宗县人,正统元年(丙辰科,年)进士。他最初以户部主事的身份踏入仕途,后来外放为莱州知府。经过知府的过渡之后,他一路扶摇而上,历任布*使、副都御使、侍郎等要职,最终官至吏部尚书,去世后还得到了“太子少保”的赠官以及“庄敏”的谥号。就最后的官职和地位来说,他可能是历任莱州知府当中最显赫的一个。
那么,崔恭的仕途为何会这般顺利?他到底是能力特别突出还是有特殊背景呢?
从史料的记载来看,两个原因兼而有之。也就是说,崔恭既有能力,也有背景。
背景方面,从他外放莱州的经过就可以得到体现。
对此,《明史·崔恭传》记载道:“以杨溥荐,擢莱州知府。”由此可见,崔恭能从一个小京官而外放为一府之长,关键在于有朝廷宰辅杨溥(明初三杨之一,曾任内阁首辅)的推荐。而他后来成为“吏部侍郎”,背后也有重臣李贤、王翱的举荐之功。
崔恭固然是“有背景”,但自身也很有能力,并且相当努力。
按照《明史》的说法,杨溥之所以推荐崔恭,主要原因并非是他们之间有私交(也不排除有),而是崔恭在办理延绥仓储事务中表现突出。在上任莱州知府之后,他举止得当,尚德缓刑,也取得了不少*绩,为后面的提拔打下了基础。(注:《掖县志》载:莱人有“古杨今崔”之语。意思就是将崔恭与汉代的名臣、东莱太守杨震相提并论。)
而在稳妥治理地方的同时,崔恭还曾立有“勤王”之功,这更使得他在朝廷那里大为加分。
这次“勤王”,发生在土木堡之变后。当时明*精锐已失,也先率瓦剌大*进犯京师,监国的郕王朱祁钰采纳于谦等人的建议,下令“两畿、山东、河南备倭运粮诸*入卫”(援*多多益善,不限于正规*,)。时任莱州知府的崔恭得知消息后,就积极响应就号召,派遣民兵数千入援(据《明史·崔恭传》)。
大概就是因为这两点,在景泰年间,崔恭便从莱州知府任上被越级提拔为湖广右布*使(从二品),就此跻身高级官员行列。后来明英宗复位,崔恭也并没有受到影响。天顺二年,他被任命为右副都御史、巡抚苏、松诸府。等到了明宪宗成化五年,最终成为吏部尚书。
而纵观崔恭的整个仕途,在莱州任知府这六年,显然是他承上启下的一段关键履历了。(本文作者:耳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