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征求意见稿发布!“十四五”期间青岛将这样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记者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青岛市新型城镇化规划(-年)于6月21日面向公众征求意见。该规划擘画了未来十五年城镇化发展蓝图,是指导全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近年来青岛城镇化进程持续加快。
年,常住总人口达到.17万人,首次突破1千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6.34%,居全省首位。随着产业向次中心城市和重点功能组团加快转移,主城区周边区域对人口的吸引力逐步增强,人口集聚呈现多中心化趋势,人口分布不均衡持续改善。平度、莱西城镇人口加快集聚,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增幅居全市前列。“十四五”期间,青岛计划实现40万大学生在青就业创业。
到年,青岛城镇化率预计达78%左右
《意见稿》提到,到年,青岛市的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将稳步提升,城乡发展差距明显缩小。实施更加积极、更为包容的人口集聚策略,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8%左右,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城镇常住人口。
到年,要打造世界知名的青岛都市圈,共建胶东经济圈,优化提升现代化中心城区;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城市空间利用方式初步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更加优化,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城市人才入乡机制初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基本建成,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降至2.2左右。
此外,《意见稿》还提出了青岛新型城镇化年远景规划——到年,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迈上新的大台阶,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开放型城镇空间形态更加完善,产业发展与人口布局更加协调,建成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基本建成美丽青岛,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质量、绿色发展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均衡度持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成功开创强城强乡互促发展新局面,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降至2左右。
推动公共资源依据实际管理服务人口规模配置
《意见稿》中提到,践行“来了就是青岛人”的理念,建立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推动公共资源依据实际管理服务人口规模配置。
与此同时,青岛还要全面放宽城镇落户限制,进一步优化分区域、分类别、差别化落户*策,在全面放开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落户限制的基础上,加快推动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大幅放宽落户限制,*岛区、城阳区、即墨区全面取消落户限制,以居住和社保缴纳年限作为主要落户依据。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还将优化完善居住证制度。推动以居住证为载体为非户籍常住人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完善与居住年限等条件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拓展居住证功能,不断增加居住证所附着的公共服务项目和办事便利,将保障性住房(含公共租赁房)纳入居住证基本公共服务范围。
允许符合条件的入乡返乡创业就业的高校学生、退伍*人、拥有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原进城落户农村人口回农村落户,被投靠人在农村具有宅基地使用权和户籍登记,投靠人在农村实际居住生活,可以申请办理夫妻投靠、未成年子女投靠父母、父母投靠成年子女,促进人口双向流动。
全面清除城市落户隐形门槛,重点简化稳定住所和关系证明文件要求。允许租房常住人口在公共户口落户,优先推动进城就业生活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新生代农民工等重点人群便捷落户。增设社区集体户,承接无合法固定住所、无单位集体户、无亲属投靠等人员落户,发挥“兜底”功能。
“十四五”期间,实现40万大学生在青就业创业
站上开放发展新风口的青岛,开放包容的气质愈发凸显。《意见稿》提到,统筹城镇中等及以下收入家庭、新市民和引进人才住房保障需求,实现城镇常住人口住房保障全覆盖。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完善长租房*策,扩大小户型、低租金的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按照规划建设租赁住房,推动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
“十四五”期间,青岛计划实现40万大学生在青就业创业。统筹发挥企业、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及公共实训基地作用,强化农村转移劳动力、高校毕业生、退役*人、失业人员、贫困人口等重点群体职业技能培训,增强技能素质教育供给与产业新旧动能转换需求匹配程度,提高非户籍人口在城市就业的稳定性和质量。
在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方面,青岛将非户籍常住人口纳入流入地义务教育、普惠性学前教育、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保障范围,纳入社区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免费提供健康教育、妇幼保健、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控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优化社区生活服务网络,打造包括物流配送、便民超市、家*服务等在内的15分钟社区服务圈。
面对“老龄化”的趋势,《意见稿》提到,到年,全市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0%,每个镇(街道)至少建成1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每个社区至少建成1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
带动胶东经济圈共建区域创新体系
在产业方面,《意见稿》提到,青岛将引领建设胶东滨海科创大走廊,集中建设3~5个辐射作用强的科教产融合园区,带动胶东经济圈共建区域创新体系。要推进产业园区社区化,加强居住、公共设施和公共空间配套,打造集研发、生产、居住、消费、人文、生态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功能区。实施工业用地保护区制度,划定工业集聚区控制线,预留预控重大产业项目战略储备空间。
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大力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航空航天等产业,建设“东方氢岛”,打造国家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前瞻布局生命健康、量子信息、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未来产业,抢占发展制高点。
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支持极地科考、深远海探测、载人潜器、深海空间站、海洋观点等基础研究,建设海上综合试验场。加快建设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国家深海基因库等重大项目,推进超算中心、海洋科学考察船队、大洋钻探船、海上综合试验场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透明海洋”“蓝色药库”大科学计划,攻克重大前沿科学问题,掌握核心技术。
到年,青岛城市建成区8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意见稿》中强调要实施城市绿道、立体绿化工程,因地制宜建设“街头绿地”“口袋公园”“山体公园”,规划建设骑行、步行和复合类慢行系统,为市民提供更多休闲活动场所。在海绵城市方面,到年,青岛城市建成区8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在轨道交通方面,重点规划建设青岛西至京沪高铁二通道铁路、青岛经平度至莱州铁路。构建胶东高铁环形通道,建设潍烟铁路、莱荣铁路青岛段。建成地铁1号线、2号线一期(西延段)、4号线、6号线一期,加快8号线(南段)建设,推进轨道交通三期规划建设,实现轨道交通主城区基本成网,城区联系更加顺畅。
在公路网络方面,到年,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公里。提升国省道路网通达能力,拓宽改建国道、国道、国道局部路段,推进青岛蓝谷—胶东国际机场—沈海高速快速通道建设。
在市*路网方面,建设胶州湾第二隧道,推进杭鞍快速路二期—辽阳路快速路、银川路快速路、跨海大桥高架路二期工程等快速路建设,新建环湾路—长沙路、海尔路—银川路等立交工程,实现快速路系统“成环成网、互联互通”。推进太原路东延段、株洲路、唐河路-安顺路、太平路隧道、宁城路、嘉陵江路、珠江路、天山一路、柳州路等主干路建设。记者朱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