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故城县建国镇老武城县河西街历史
TUhjnbcbe - 2023/8/31 20:55:00

1、属地的变迁

现在的故城县建国镇河西街在年之前属于山东省武城县,之后以卫运河为界划归河北省故城县。年在河西街建立抗日民主武城县*府时,将其划成建国、和平、民主三个自然村,取义“和平、民主、建国新阶段”之意。在抗日战争以前的历史中一直是武城县县城的城区,因运河(包括称御河时期、卫河.时期和大运河时期)在城中穿过,县城的河西之街市和居民区被称为“河西街”。其历史可追溯到北宋时期,距今已有近千年,可谓久矣。

00:57

一、武城人、地的变迁

河西街系原武城县的一部分,也是保留下原武城县城原貌的一部分,根据郝金龙对古地理和叶景涛对移民的最新研究,分述如下:(一)武城的变迁

武城之名始于大禹之七世孙姒武,是有史记载的第一书证,因系孤证,并未得到普遍的认可。《史记》曰:“赵平原君胜封东武城。”这是关于“武城”存在的最权威的记载,平原君赵胜(前年一前年),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宗室大臣,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之弟。这个时候的武城县治在今故城县盐厂村西南。晋太康年间(-年)去“东”后仍称“武城”。北齐曾迁到清河县西北,隋朝又迁到故地,隋炀帝开运河(即永济渠)时尚在故地。唐调露元年(年)县城南迁十里至今故城县王行杖村一带。便与运河有了不解之缘,北宋熙宁九年(年)因“羊角旋风”坏城,东移十里在御河东的东流村置县城,即老武城焕光大桥(有桥弓子部分)南,县治在此近年,至年运河初次展宽,将原西关迁至东关村东。

年卫运河再次展宽,将原城址东侧辟为河道,“运东”的武城今已不存矣!至此“河东”“河西”隔咫尺的永济渠而治的“武城”,只存留今被称为“建国”的半璧,业已近半个世纪,远近百姓仍称其为“武城”或“河西街”,此河西街即日本侵略者被赶跑后(年),到新中国建国前,曾为冀南*区的武城县城

2、居民的变迁

今故城县在年前分属故城县和武城县两县所辖,河西街属武城县府直辖,建国镇的其他村庄不属同一基层组织管理,到年“运西”归属河北省时,河西街三村仍属县城,其他村则属祖杨公社,这是我们能记忆的历史。

1.北宋*患踏上南迁之路

考究历史,河西街居民则十分复杂,自北宋庆历八年(年)后,武城县全县受*河北流影响,人口多居于沿清凉江高地和沿运河高地,河西街在运河高地上的东流村,熙宁九年(年)县城迁此后人口有所增加,多居于沿河的石闸街一线,所以说“街南头”是河西街最早的聚集地。随后*河的泛滥不断(共79年),平民百姓多数逃难他乡,一直到北宋灭亡的年,名门大户举族南迁,如武城名门崔氏家族几乎全部南迁。2.金朝时再次南迁金朝曾自建隆四年(年)下令,从东北地区迁徙全部女真人(20-50岁)到华北汉人地区,命下之日,“比屋连村,屯结而起”。到华北后,将其原有的*事组织“猛安(简单理解为千户)谋克(百户或屯)”转为屯田*,计口给田,以充口食。在汉人的村庄间,星罗棋布地散居四方。以放牧为主的女真人到此地后转为农耕,多奴役当地汉民,再次导致汉民的南迁。到蒙古拖雷克恩州(在今武城县)以后,金宣宗将有生力量迁于汴京,到金元战争结束,武城县有户,口人,每户平均1.2人。3.元朝的百年人口减少

金末人户比例失调,过不了30年此地已经人户寥寥,估计元末整个县城也不足人。为什么这么说呢?《武城县志》说,到明洪武二十四年(年)全县仅有户,人口人(此数字未记*户)。运河以东约占1/3强,运河以西满打满算也不超过人,运河以西的武城县所有人口,相当于今天的两个中等自然村的人口。这户中还包括从登、莱州来的部分洪武二十二年(年)移民。有人将明初此地人口稀疏归罪于燕王朱棣,显然是不合理的。4.明清人口变迁

明初,武城县仅有三个乡,即居贤乡(在运河之东)、治平乡(运西原武城县南部)、德化乡(运西原武城县北部)。治平乡人口多数聚于建国镇沿运河一线的毛店、草寺、曹口、河西街、庞堂和沿今清凉江一线的百尺(东西桥)、儒林、尧头、五头的高阜地带。《武城县志》为区别移民,称原居民为“土民”,

估计河西街“土民”人数在人左右明朝初期武城县的县下设“乡”,以收缴钱、粮、草、米。河西街外围村庄属于治平乡,从洪武二十二年(年)自山东东部开始移民,以后再次自山东移民,r直到洪武末。为安置移民,沿运河一线在庞堂、姜庄村附近设置“马圈屯”,

到明嘉靖二十一年(年),马圈屯就已超过人。清末河西街外围的马圈里见左图2—29o马圈屯或马圈里仍是河西街外围基层组织,与河西街互不统属,以此估计人口,河西街仍不足人,居住地以今建国村南端为主。

清初又有大量人口逃亡,据清顺治七年(年)统计,治平乡原额T(T:16岁以上的男劳动力),逃亡To德化乡原额丁,逃亡To马圈屯,原额人丁丁,逃亡丁丁,见在丁丁。所以到清乾隆年间(—年)人口才有明显的增长,估计河西街三村自此以后才粗具规模。一直到清道光年间取消“屯”和“乡”而设“里”的乡组织管理时,马圈屯改称“马圈里”,河西街仍属武城县西关。

通过上述讨论得知,整个武城县在元初仅有老、弱、残、茶,到元末的近百年间已赤地百里,河西街仍存有宋、金时期的遗民,应该是毫无疑问的。燕王朱棣“靖难之役”对河街没有造成什么伤害。据移民专家曹树基推测,这一区域移民尚未居住安稳就发生“靖难之役”。武城最早的迁民在洪武二十二年(年),多数迁民,尤其山西迁民在洪武二十八年(年)后才迁入,在此居住才三五年,为避战火大多返回原籍避难,朱棣为帝后M次返回武城,重返武城时引来很多登州人、“老舌鸟窝”人,自然这些人都是称“永乐移民”。所以说,河西街在千年以来人脉未断,文化传承未泯,属故城县最古老的城镇

3、运河变迁的见证者

只有在明中期有了《武城县志》后,才有了县域事件的记载,因金元两代年文化的断代,明中期之前关于武城县的文化信息几乎为零。清朝末至今,由于故、武两县的*区变革,新《武城县志》不记载运西,新《故城县志》搜罗不全故城南部资料,再度陷入文化断层。为接续文化断层,郝金龙先生作了不懈的努力,对古武城的河渠研究中,不少篇幅提到武城,如《古武城考》《永济渠在故城的来龙去脉》《北宋*河与永济渠》《金元永济渠变迁》《羊角旋风导致移武城县》等。兹仅复述武城对运河历史的见证。(一)河西街高地的年代

今天河西街系千年武城县城的孑遗部分,处在周定王五年(前年或前年)*河决口后的淤积高地上,今建国村、和平村绝大部分处在周定王河土层上,系今故城县最古老的地面。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经汉*河在屯氏决口和北宋庆历*河决口均未对河西街造成重大灾难,西汉元封二年(前年)屯氏别河东阳支沿蔡河在巩庄向东北绕过河西街高地;屯氏别河绎幕支在过祥家洼(今故城县南端与清河交界处)、要庄,在今良尧村北入今运河,在焕光大桥北东折进入今武城县腹地,仍然绕过河西街高地;北宋庆历八年(年)*河在河西街以东14里,再次绕过河西街高地。所以北宋时期才将武城县治迁到千年不遭洪灾,而且水系丰满的风水宝地上。(二)与运河的不解之缘

上述河西街的史前高地,以今建国村石闸街土地为标志,见证了河西街与大运河的不解之缘。1.见证永济渠

京杭大运河与隋唐大运河(永济渠)不是一回事,而是两个不同时期和不同地理方位的两个体系。今天所见的京杭大运河系金末所开,在临清北利用了金明昌六年(年)疏通的卫河河道,经由河西街,再到郑口,在河西街仅用了永济渠不足千米。永济渠则为隋炀帝征高丽时于年首开,并非平地开河,而是巧妙地利用了汉代的*河决口形成的自然河道,经今临西县、清河县,在*屯镇进入故城县境,行蔡河河道,经赵里村、王行杖、冯王庄、何刘屯、南召是屯氏别河东阳支,因再向东北则入低洼地不能行船,才于马庄村北向东南开新河,过秋胡墓仍向东南,过今建国邮*所北到老建国公社西的大湾,并向西南,然后向东通过古石闸入今运河。石闸即《清河县志》上记载的“河西减水闸”,在今建国村石闸街南端,此位置亦系汉屯氏别河绎幕支。永济渠在“沉船遗址”向北,与今运河的交叉点即是“沉船遗址”,北距“焕光大桥”约米,向北过《武城县志》所说的“东流村”,这就是史志所载之“永济渠东”,过东流村后再向北到“涣光桥”北的“小钓嘴”,今村已搬到运河大堤之东,永济渠在小钓嘴拐向东,再偏东南过今东、西徐村间流向今武城县城南(原历亭县)。永济渠在河西街的流径见页图1—32o

隋炀帝开永济渠后不久即遇天下大乱,却造就了唐朝的年基业,与隋唐永济渠的繁华是分不开的。武城县治所在王行杖时就扼冀鲁之咽喉,系永济渠上的一大都市,到北宋庆历七年(年)王则领导穷人起义,波及武城,王则被杀的当年*河淹没武城,永济渠停航,熙宁九年(年)“羊角旋风”将县城夷为废墟,将县令家眷悉数卷入空中。可见风水坏到极点,才选择了“东流村”这块风水宝地,表明东流村即永济渠沿岸的村庄,即使无人居住石闸街的土地,也见证了永济渠。2.见证熙宁运河

北宋熙宁三年(年)朝廷开通了新运河,在焕光桥南仍利用永济渠,焕光桥北则向祝官屯方向开河,去接庆历*河到郑口方向,河西街仍是熙宁年间新旧运河的见证。3.见证金朝的卫运河

金明昌五年(年)*河北流完全断流,御河(故城段为蔡河)也失去效用。到金泰和五年(年)利用卫河水行漕,在今临清北卫河即已行今运河了!“沉船遗址”的卫河水则是自南而来,建国村的石闸节制的不再是永济渠,而是节制清河县来的“一字河”洪涝之水了!河西街在此时见证的是南来的卫河。4.见证京杭大运河

元世祖忽必烈在至元十八年(年)始到至元二十六年(1年)开会通河,河西街就与杭州连接了。至元三十年(年)元代大运河全线通航,时坐船可南通杭州,北达大都了。5.见证大运河的破败

京杭大运河经元、明、清和民国的繁华,到建国初仍见舟帆相贯,20世纪70年代运河拓宽,县城夷为行洪区,唯我河西街仍在见证断续的些许污水。在中国历史上可能也不会再找到与大运河相伴如此长久的城镇,难怪郝金龙先生说:“大运河申遗文献中未将河西街(建国镇)列入,真是莫大的遗憾!”

4、街区

观音街、石闸街、刘家街并称建国村,后街及宋家湾一带为民主村,原来的清凉寺、三官庙、八郎庙、山西会馆、前街、老太平街一带为和平村。这几个村中都有庙宇存在,合乎北方村落“无庙不成村”之说。将人们记忆中的河西街以图示之,即页图2-30o

观音街是因观音庙而得名,观音街坐落在观音街的西部北侧。石闸街因在梁窑村(梁窑村在县志记载中称为梁家窑渡口)和建国村之间有一道石闸而得名,大涝时节制运西地区排水,西与一字河相接。后因运河河道拓宽和梁窑村屡受河水侵袭,搬出大堤外,而原来的南北一段石闸街也早已成为大堤。

刘家街是因为刘姓居民区而得名。和平村附近的清凉寺在乾隆版《武城县志》中有明确记载,据传寺外有一大片桑树林,传说中的秋胡之妻曾在此采桑。三官庙中奉祀民间信仰的三元大帝: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八郎(蜡)庙内前大殿供奉玉皇爷,后殿供奉八蜡神(驱除虫害的神)。

5、武城大桥

老武城大桥,建成于年,原名武城大桥,后因年与夏津县合并,当时任夏津县长的陈仁全为大桥改名焕光大桥,赫然书于大桥横梁上,有人说系县长儿子的名字而不屑,也有一种说法武城县城原来有个城门,叫“生光门”。我推测给大桥起名时,县长或什么人想到了“生光”二字,觉得既然城门有“生光”,大桥更加焕发光芒,那就“焕光”吧,现在远近仍以武城大桥相称。

年3月拍摄

大桥用的是苏联图纸,其中武城和临清选了苏联专家的设计图纸,两座桥按一张蓝图建造。包括我在内的本地人都以为武城大桥独一无二,实则沿河南行几十公里,就可见到一座武城大桥的孪生桥——临清运河大桥。

钢筋混凝土结构,桥身由三个大桥墩支撑,上面一个大桥拱,弧线优美,恰似一道彩虹斜跨长河两岸,桥拱一端在河西岸偏西北,河东一端偏东南,

年建成之时就只有桥拱和一段下坡,下坡向南一点就是老县城的西门,年展宽运河河道,把老县城区划为泄洪区,县城搬迁到旧城西北,老县城的西关搬到了东关以东,运河东大堤东移,大桥又接了一段引桥,此时的桥头已经差不多是在老县城的东门了,老县城址下挖近两米深,成了河滩地,即所谓行洪区,运河枯水期就是一片良田。因为西关东移到东关以东,当时还被成为武城四大怪之一,四大怪:“评剧团,没人听;西关挪到东关东;县委的井打在河当中;工业局的汽车拿人拥。”第一怪评剧团在当时太普及了,每个县都有,听腻了;第二怪即是讲的西关东移后仍称西关之事;第三怪是说武城县委东移之后新井水质不好,饮水成了问题,只得在到成了河滩的原址来打井,故有此说;第四怪说的是当时的工业局买了一辆旧汽车,因为电瓶破旧打不着火,经常要好多人拥(武城俗语“拥”字当“推”讲)着才能启动。

武城大桥在当时的德州地区算是最大的跨河大桥了,桥拱下的一个大的孔洞,可供大小船只经过,几个桥墩伟岸挺拔,小时候经常爬上去玩耍。桥拱呈弧线形,造型优美,特别是在朝晖或夕阳映衬之时,桥下波光粼粼,桥上行人如梭,加之西岸老堤上绿树成荫,桥两侧各有一段堤坡由青石镶嵌,缝隙中青草葱茏,野花烂漫。桥两侧各有一条青石铺就的台阶,经常有村民担水往返其上,那时候的运河水是活水可以吃的,石坡入水处更是天然的搓衣板,老河西街上的大姑娘小媳妇都去那里洗衣服,老人们常说河水洗衣服特别下泥,意思就是洗得干净,洗出来还特别滑溜。老河西街上人们有个习惯,就是洗衣服拿呱嗒板砸衣服,木板隔着湿衣服砸在青石上,呱嗒呱嗒的,随即就可听见桥下的回声,清脆悦耳绕音不绝,甚是有趣。桥南不远处的河床正好有一段弯,河滩里农田连片,长堤随河就势弯弯绕绕别有一番韵味,站在大桥上无风自凉,每到夏天老桥变成了人们晚上乘凉的绝佳去处,两侧的人行台阶上坐满了老老少少,海阔天空,谈天说地。

大桥前身是一座木桥,在武城大桥南约米处,应就是后来的建国扬水站那块。战争年代在木桥北侧有*子修建的炮楼,炮楼周围挖了战壕,就为了守住木桥这条交通要道。八路*为了端掉*子的炮楼,截断*子的援兵,用小船载满秫秸,从南边顺水而下,在两个桥洞间拦上几根棍子,把火船拦在桥下,木桥遂被烧毁。从而切断了河东河西*子的交通。木桥也算是为了抗日英勇捐躯的“烈士”吧。冀南区武城县随即迁入河西街,年即率先跃入解放区行列

6、市场

老河西街作为老武城的一部分,许多娱乐设施都在河西,比如戏园子、澡堂子等,河西曾有条街道称为堂子街。河东、河西有一座木桥相连,自古以来依靠运河蒙荫,往来船只频繁,我们小时候经常会见到纤夫拉船的身影,再后来人们偶尔会见到大小轮船牵引着十只八只装载着各种货物的船。河西街南、北两端河岸都有水运码头,从船上卸下的物资包括建材、化工材料、煤炭、布匹、食盐、红白糖、大米等等。物流通畅从而带动两岸的经济繁荣,让这一带物阜民丰、商贾云集。又因地处武城、夏津、清河、故城的交界地,是一个商品流转的集散地,方圆百余里都知道武城四、九赶大集,二、七赶小集,老街区内店铺林立,老建国中学的旧址就是一座山西会馆,历史上晋商与徽商齐名,可见当时的老河西街商贸之繁荣。后山西会馆撤销,在会馆守馆的一户山西王姓人就落户在和平村。除了外地商家之外,本地买卖也相当兴盛,就在现在的老建国百货商店往西往南那两条街上,汇聚了五家大商户,有焦炭行、公顺杂货行等(河西街市场区和邻近民居见页图2—31)o

外祖母的家就住在老太平街上(后来的枣市),有处大的杂货铺面,九间门脸,名“公泰”。据他家老人说,他的祖辈开始就是从来往船只上挑卸杂货贩卖起家的,两处买卖很火爆,曾经显赫一时。每年元宵节闹龙灯、玩玩意儿的时候,店铺外摆几张八仙桌,放几挂鞭炮,还要把各类点心、糖果、烟卷分散给玩玩意儿和看热闹的百姓。早期的河西街南头即石闸街,是非常繁华热闹的。这里当时虽然居民仅有三四十家,但也能称得上店铺林立,加工作坊应有尽有。从南往北商家店、高家店(即高昇店,主要经营日用百货)、肖家店、刘家茶馆、加工厂(曾经是碱厂,后改作食品加工厂)、李家饭馆、王家茶馆等,还有笼算铺、木工作坊、白铁加工、农具修理、糖坊、肉坊、磨坊、轧坊……

原来的老头牯市在石闸街上。那时买卖牲口都要经过中间人,即经纪人,当地人把这个行当叫头牯经纪。可不要小看了这个行当,在当时农耕时代,骡、马、牛、驴都是田间主要的劳力和道上的主要旱路交通工具、所以当时用骡马成群来形容富裕的大户人家,小农小户往往要积攒多年才能买得起一头牲口,再者不见得人人都懂得牲口的品相和年龄,所以就需要一个经纪人来从中协调,那时的买卖双方是不能直接讲价钱的,需要由经纪人来“暗箱操作”。所谓暗箱,可以是双方宽大的衣袖,也可以是一个特制的一尺来长的布筒,两个人把手伸进去,先报身后报零,身既是大数。比如一头驴卖家想卖元,就先伸出百位数五,后出十位数六,再有小零头再继续出。然后经纪人再向买家报身报零,从中协商,获取差价。一般来说,买家不知卖家卖了多少钱,卖家也不知道买家到底花了多少钱,类似现在说的吃完原告吃被告一样,这个职业现在基本不存在了。

7、赶会

河西街的会不是老年间说的庙会,而是物资交流大会,每年有春季和秋季两次,分别在农历四月和九月,所以当地百姓也说是四月会和九月会。建国镇地处冀鲁交界处,原本是武城县的城关,和现在的武城县老城镇隔河相望,武城大桥把两个城镇紧紧联系在一起,每到赶会时,不但本县里各乡镇供销社去搭大棚卖东西,周围县市的比如清河、临清、夏津、平原甚至德州的百货公司都来,在马路两边搭起大棚,服装鞋帽、日用百货等等一应俱全。逢赶会便是周遭十里八乡百姓的节日,因为会上不但货物比平时赶大集的时候丰富许多,而且还有各种风味小吃和许多平时看不到的娱乐节目,像马戏团、曲艺团、歌舞团、驯兽表演、铁壁飞车,还有摇地摊变戏法的,戏园子里有唱戏的,而且经常是两个戏班子轮流开锣,河北梆子、京剧、豫剧、评剧都是当时为百姓所钟爱的剧种,名副其实吃喝玩乐加购物一条龙了。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那么这里就先说说吃这一项。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各地的风味小吃更是丰富,赶会了,哪家哪户也得腾出两天工夫来,带上老婆孩子去凑凑热闹,顺便带孩子打打牙祭解解馋。我们建国镇上最有名的莫过于郭庄煩饼,每逢赶会,郭庄煩饼棚一拉溜二三十个,一家挨着一家,都挂着郭庄熄饼的牌子,至于是不是都是郭庄村的人就不知道了。郭庄是个村子,据说那是他们村里的传世手艺,村里的人学会了这绝活就可以各处去开煩饼棚,大都是临时搭建的席棚,几张简单桌椅,垒个灶台便可开张做生意。郭庄愷饼,其实就是一种馅饼,一般来说馅是羊肉的或者猪肉加芫荽的,也有用韭菜的,正宗的还是芫荽馅,芫荽一定是去叶取茎,因叶子味苦影响口味。还有那灶台得是三节通的,一节上架着铁烙,一节灶网上铺一层小石头,还有一节是坐水壶的,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柴火的热量;想必这也是经过长期实践摸索出来的经验。面要和得软俗称水面,包住馅后,轻轻擀几下,皮要薄还要匀实,以手拍平,先在鑿子上烙一会,等面皮稍硬成型,再转移到那层石头上烙,直至完全熟透刷上少许油,就可以吃了。柴火要是豆秸最好,豆秸有油脂而且不急不虚且有豆香味,烙出的愷饼味道才最地道。现在很少种豆子了,自然也就没有豆秸可烧,只好用劈柴代替,始终觉得味差了很多。那个时候在会上逛一个上午,晌午时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坐在熄饼棚里,女人孩子要上几个煩饼,棚里白开水可以敞开喝,男人们再要上二两散白酒,这煩饼既是下酒肴也是管饱的饭,吃着、喝着、议论着哪个棚里的货色好、哪里的东西便宜。女人们各自抖搂着买到手里的衣服布料,叽叽喳喳相互品评,孩子们则显摆去哪个场子里看演出了,哪段相声说的如何有趣、铁壁飞车如何惊险、跑马戏有多厉害,反正各个煩饼棚里都是人声鼎沸一片繁闹。

会上除了煩饼,启然还有好多好吃的,比如大大小小的包子,经济又实惠,还有炸油条、油炸糕、徹子。油条是很常见的一种食物,但是它在那个物资贫乏的年代里也算是美食,而且在老河西街还有一个很特殊的名字一一麻烫,麻烫是指长条形的油条。还有一种,是做成圆圈形状的,或者麻花形状加了红糖的那种。同一类的还有油炸糕和徹子,徽子这种食品历史也很悠久了,把面抻得很细挽成有规则的盘状入油炸酥,这个原本很平常食物,却深得大文豪苏东坡的偏爱,不惜为之挥毫:“纤手搓来玉色匀,碧玉煎出嫩*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按此推算,徽子应该是宋朝以前就有了

赶会时候还有小孩子的各种简单零食,汽水、甜么秸,还有缠糖。先说汽水,最早的汽水其实就是凉水加糖精。笔者小时候就在家门口卖过,几粒糖精一点食用色素调成橘子汁颜色,拿几个杯子灌满,几块洗干净的玻璃盖上,一张吃饭桌,摆在那儿,一分钱一杯,小孩子们便趋之若鹫,那个年代里孩子们还没怎么见过带颜色的水,一天下来居然也能收入几大毛钱一一那可是由自己自由支配的钱呢。缠糖是麦芽糖熬成的,拿两个小棍缠着吃,越缠越白,那种糖吃起来很滑,所以总是吸溜吸溜地吃,现在想小时候愿意吃,估计就是喜欢随吃随缠的过程,和糖瓜糖藕是一个系列的。谁还记得吃甜么秸?所谓的甜么秸就是甜高粱的秸秆,类似于甘蔗,在比较嫩的时候伐下来,去了皮下嘴咬了嚼几下吐渣,里面汁水很甜,那东西吃一路吐一路渣

8、姓氏与名人(一)姓氏

老河西街上的居民姓氏庞杂,这是有各种原因的,老武城的历史也就是河西街历史,从武城县治的迁移和明初移民来看,县城的居民应当有一部分随城而迁,这一部分人就应该是武城县的原始居民,从宋迁县城来此到近代,在此居八百多年,期间从商、从*、逃荒避难人员都有在此落户生根的姓氏,再有燕王扫北后,北方地广人稀又从III西洪洞县迁来一部分居民,又增加了人口密度,更丰富了姓氏。主要姓氏有:张王李赵秦马高庞高尹朱于郭刘闫姜单祁随徐纪郝宋亢焦商程谢....

河西街王氏家族:始祖王朝凤,字鸣岗,山东登州府蓬莱人,夫人闫氏,官居云骑尉,相当于现在的骑兵团团长职务,驻*在山西。明末永乐年间,在大迁移时代,王朝凤接到诏书,调往山东武城驻防,时年王朝凤年事已高不愿调防,又不敢违命,让其外甥杜学悻冒名顶替舅舅王朝凤驻防武城,所以云骑尉王朝凤的名字沿用至今。(本资料由王如刚、王文提供)族谱中记载始祖王朝凤生二子,即二世祖王国翰、王国斌。王国翰居曹口,至今已十四世。王国斌定居河西街繁衍至今。河西街王氏字辈排列:朝、国、玉、庆、仁、令、木、九、家、文。河西街王氏一族有分散在巩庄、于姑屯、旧城等地。(本资料由王俊如、王宝树提供)遗憾的是本族谱的河西街一支没有整理出来。(二)名人——刘振堂

刘振堂(1-)故城县建国镇(原武城县河西街).人,济南武术传习所毕业,随王子平、孙禄堂等名家练习摔跤、内外家拳械功夫,后入旧*队出生入死,屡立战功。七七事变后回家经商务农,为八路*游击队做了大量地下工作,解放后在京城各个公园义务授拳,弟子满京城。年回老家故城建国镇民主村,直至去世,授徒过百,将中华武术的种子扌蕃撒在老家这片热土。刘振堂老人在晚年跟随四子刘国胜在现在的鸡市胡同的东北角处居住,小时候笔者家与刘国胜叔家颇多交往,经常看到刘老坐在其家门口的大槐树下,白须飘然,登门拜师者很多。其时年岁已高,但依然身体康健,习武不辍,广收门徒,为家乡传承和发扬武术事业做出贡献。

1
查看完整版本: 故城县建国镇老武城县河西街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