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作为孔孟之乡,文化大省自古就有着文化大省基因,有清一代,自顺治三年到光绪三十年()停止科举,二百五十八年间,山东共出了6个状元。他们是聊城的傅以渐、邓钟岳;济宁的孙如谨、孙毓桂;潍县的曹鸿勋、王寿彭。六个状元,分配三县,巧呀!更奇的是傅以渐是满清开国状元,而王寿彭则为光绪二十九年癸卯中的,除了下一科甲辰由刘春霖唱收台戏外,他也算是压轴的了,所以称之为山东的末代状元。
王寿彭这位末代状元王寿彭,字次篯,一字述亭,同治十三年(年)甲戌十二月初三生于山东莱州府潍县南关(今潍坊市寒亭区)。这个潍县曾因为郑板桥做过县令而远近闻名。他本是一个寒士,那时寒士想求出身,只要抱着书本死啃,一旦取得科名,青云得路,便脱却斓衫换紫袍,一举成名天下知。
他二十七岁进士第一名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入进士馆学习法*,曾随载泽、端方五大臣被派赴日本考察*治、实业、教育等,回国后写了《考察录》一书。年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他被张宗昌张督*请去授予山东省教育厅厅长一职,同时兼任山东大学校长,于是就有了山东大学还在用的一块牌匾就是出自他手了。
王寿彭平常工书法,颇有名气,时人以得其片纸只字为荣。在家乡留有不少墨迹,以楹联、匾额、题扇居多。当年“山东大学”的校牌即为他所书。现在潍坊市博物馆存一刻石,即清末进士陈恒庆为曹鸿勋临《九成宫醴泉铭》作跋文,由王寿彭所书。他的著作除《考察录》外,还有《靖盦诗文稿》。
小楷作品从他的书法上看,没有清末主流书法魏碑的踪迹,更让人感觉有唐味十足,这种味道还比较浓烈,从他传世的作品上来看,以楷书和行书居多,而且也此最为精到,他笔下的楷书浑厚大气,端庄秀丽,小楷俊秀工整,不仅仅有颜体的浑厚,还有赵孟,董其昌的神韵,让人感觉有血有肉,用笔老辣,出入皆有法,点画舒张开合,十分到位,结体上以方正为主。
虽然字理行间中还有点馆阁体的意味,便是不可否认线条匀称的处理,粗细变化,还有章法布局上看,都深得古韵,难得的中规中矩的传统书法。可见他对古法的研究是颇有心得的,同时这种传统文人的性格也可一窥。
在他的笔下看不到当时风气正盛的魏碑,那种种野性之美。文字在他的笔下流丽多姿,用笔婉转圆润,有赵体的流美,也有颜体的浑厚,显得非常洒脱飘逸,有一种落落大方之感,王寿彭书法是也是典型的书生书法,让人总忍不住多看上几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