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是古代重要的区划单位,面积一般较大。胶东半岛范围相对有限,因此州的数量也不多,人们所熟知的就是登州和莱州。其实,除了这两个名称之外,“光州”和“牟州”也曾出现在胶东历史上。下面就重点介绍一下其中的“光州”。
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南一北两个光州,北面的光州在山东,南面的光州在河南。两者后来虽然都取消改名,但河南光州改名较晚,且附近还有带有光字的地名,如光山县等,因此知名度更高。而胶东的光州,年代较为久远,知者相对不多。
(北魏时期光州示意图)
胶东半岛的光州,治所在掖县,与后来的莱州相同,因此不少人将光州等同于莱州。但严格来说,光州与莱州并不能完全等同(最多跟唐初的莱州相同),因为就辖区而言,光州几乎相当于莱州和登州之和,胶莱河以东的地区,大致都是光州地界。
追溯历史,胶东半岛的光州是在北魏时期设立,比南朝梁在河南设立的光州,要早数十年。两者在南北朝曾并存过一段时间。
关于胶东光州的设立时间,《太平寰宇记》记载:“皇兴四年(公元年),分青州置光州。”
皇兴是北魏献文帝的年号,提到献文帝,大家可能不太了解,但他的儿子广为人知,就是大名鼎鼎的北魏孝文帝。献文帝在位时间不长,在他的本纪中并没有找到设立光州的记载,或许是因为当时州郡太多的缘故。
不过,在《魏书地形志》中,有关于光州的记载,以此来看,北魏设立光州一事应无疑问。
在汉代十三刺史部当中,胶东半岛属于青州地界,延续至此,光州分出,这也意味着胶东半岛逐渐与青州脱离了关系。
光州的范围有多大,史料记载,领郡三、县十四,户四万五千七百七十六,口十六万九百五十。三个郡分别是东莱郡、长广郡和东牟郡,十四个县是掖县、西曲城、东曲城、卢乡、昌阳、长广、不其、挺县、即墨、当利、牟平、*县、惤县、观阳,基本包括了现在胶莱河以东的区域。
莱州的“莱”取自东莱,登州的“登”取自文登,那么光州的“光”,是从何而来呢?
对此,《太平寰宇记》载:“取界内光水为名。”《隋书地理志》也记载:“东莱郡旧置光州……有掖水、光水。”其中,掖县以掖水得名,光州则以光水得名。
这条“光水”掖县境内的哪一条河呢?对此,清代修撰的《掖县志》中有提及,志称:“三里河,城南三里,即光水也,州以水名,出寒同山,后溪经仲家洼西北流入掖西河。”
如今的莱州市境内,有个仲家洼子村,在莱州南路半壁店子立交桥附近。打开电子地图,放大比例尺,在村庄的西面,的确可以找到一条河,附近有个小区,就叫“三里河子小区”,想必这就是古代的光水了。
水不在深,有名就行。光水虽然不是大河,但胶东半岛曾以此为名,也算是青史留名了。
光州这个名称,在胶东历史上存在了大概一百多年的时间。在此期间,有许多任的光州刺史,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郑道昭。他在北魏永平三年(公元年)以秘书监、荥阳邑中正的身份,出任平东将*、光州刺史。在光州任上,他留下了不少石刻碑文,如今莱州云峰山上就存有古迹。
隋朝建立之后,开皇五年(公元年)改光州为莱州。自此之后,莱州逐渐成为这片土地的代称。但光州的区划虽然取消,名字在如今的莱州市仍有体现,市区有一条主干道就叫光州东街、西街,有名的莱州一中,就在这条路上。当地还有一款光州啤酒。“光州”地名之影响,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