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升新
正文
距莱州城东南15华里,巍然屹立着一座大山,此山三峰携手并眉一字相连,远看宛如古代文人书房里精心雕刻的玉石笔架,故名笔架山,又称云峰山。因为云峰山独有魏碑而闻名于世,故还称文峰山。
文峰山名胜古迹以魏碑最为著名,魏碑座落在云峰山阴的半腰之处,此碑是一块高2.8米,宽.6米的天然石崖凿刻而成,碑上刻有个字,字大约6公分,为山中诸刻之冠。魏碑刻于北魏永平四年(),是南北朝时期北魏光州(今莱州)刺史郑道昭为其父郑羲文灵公歌功颂德而立。
此碑为下碑,上碑在平度县(今平度市)天柱山之阳,所刻内容基本相同,一个内容刻两碑,这在历史上极为罕见。其原因在碑文中有明确记载:“上碑离此山四十华里天柱山之阳,此碑以石好故于此刊之。”由此可见,郑道昭为使其父功德名扬天下而流芳百世,对石质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和研究。
郑道昭,河南荥阳人,自称中岳先生,北魏大书法家。据《魏书》记载:“道昭,少而好学,博览群言。累官国子监祭酒秘书监。好为诗赋凡数十篇,称‘一代文宗’。”郑道昭于北魏永平三年至延昌元年(—)出任光州刺史、平东将*。延昌二年(51)至四年任青州刺史。在任“*务宽厚,不任威刑,为吏民所爱”。郑道昭所处的年代是魏晋南北朝我国书法艺术从隶书向楷书发展的大变革时期,他的书法可贵之处在于能继众家之长,为我独用,力图创新,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使书法艺术达到了创新境地。
郑道昭的字体是由汉隶演变而来,介于隶楷之间,有隶的结体,楷的美感,篆的气势,草的情味,繁的姿态,简的风度。碑额:“荥阳郑文公之碑”七个大字,用笔棱角峥嵘,挺拔轩昂。碑文用笔方中掺园,左右开张,采用篆隶笔法,具有隶书波挑笔画的鲜明特点,有时流露出行书笔意。
当代著名书法家沈尹默在《郑文公下碑》拓本跋语中说:“通观金碑,但觉气象渊穆雍容,骨势开张洞达;若逐字察之,则宽和而谨粟,平实而峻肆,朴茂而疏宕,沉雄而清丽,极正书之能事。”清代书法家包世臣在所著的《艺舟双楫》中说:“北碑体多旁出,《郑文公碑》字体独真正,而篆势分韵,草情毕具,真文苑奇珍也。”
后来康有为在所著的《广艺舟双辑》中说:“北碑草感于魏,莫备于魏,凡后世之体态无有不备。”他把郑碑列为“妙品上”。盛赞郑书“体高气逸,令人想象无尽”。郑碑“体兼众美,可以说是集魏碑之大成”。这是历代著名书法家得出的结论。郑碑的独特风格,生动地体现了南北朝时期我国书法艺术的崭新风貌。从《郑文公下碑》至云峰山顶有20多块摩崖刻石,形成了气势雄伟的天然碑林,字体各有特点。
从《郑文公下碑》右侧沿台阶而上,有一块高大摩崖。这就是郑道昭描述与“道俗”挚友论经讲道的《论经书诗》刻石。摩崖高达8米,字比《郑文公下碑》大两倍,共20行,字。这处刻石运用大起大落的笔法,纵情挥毫,方园兼备,中锋用笔,偃笔而入,形成了爽朗明快、洗炼大方、潇洒自如的豪放气势。当代书法家认为“北朝善书者众,像《论经书诗》这样纵横跌宕,气势磅礴的并不多见”。
登上虎头岩,穿过神泉洞,面北而立的石壁是郑道昭的《观海童诗》,刻石高1.15米,宽1.65米,共1行,字,字大如掌,文笔雄健而有逸趣,诗兴笔致交汇成章。“山游悦遥赏,观海眺白沙。全轩接日彩,紫盖通月华。腾龙霭星水,飞凤映烟家。往来飞云道,出入朱明霞。秦皇非徒驾,汉武岂空嗟。”此诗写出了梦幻般的仙境,表达了作者郑道昭登山观海的喜悦心情和抚今追昔的无限感慨。虎头岩下有一天然石室,内有四行《咏飞仙室诗》题刻。
由《观海童诗》刻石上行,历代刻石层出不穷。悬挂在半空绝壁上的“欲界清都”四个大字,是明朝天启年间郢都李宗仪所书。绕过“欲界清都”,左峰为郑道昭《左阙题字》,右峰为郑道昭《右阙题字》、《九仙之名》等诸多刻石。“云峰之山”四个大字题刻在云雾缭绕的主峰极顶。北魏郑道昭刻石散见于光、青二州的云峰、大基(今莱州)、天柱、百峰(今平度)诸多峰峦之中,共有40多处。刻石集中保存完好的以云峰为最。北宋著名金石学家赵明诚任莱州知府期间,首次将云峰刻石载入其书法名著《金石录》之中。
至清代乾嘉之后,碑学之风大为兴盛,云峰刻石更被众多书法家、金石家推崇,当时的钱泳、刘熙载、阮元、包世臣及晚清的康有为等相继著书立说,至此云峰山魏碑与郑道昭显赫于世,写魏碑之名家辈出,临摹魏碑之士日增甚广。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云峰山名胜古迹引起了*和国家以及各级*府的高度重视。兴建了云峰山山门牌楼、郑道昭纪念馆、《郑文公下碑》碑亭、云峰山主峰亭等群体工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莱州经济的腾飞,云峰山将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