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房集也就是现在油坊三街(油坊、新街、柳庄)在明清时期的叫法,这个集渡口、码头、商铺、古建筑于一体的古镇位于运河西岸,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从明代到民国,依靠漕运而兴的油房集码头白天桅帆林立,夜晚渔火闪烁,运输十分繁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二十多年里,清河本地的物资交流与供应,仍主要依靠运河水运,这期间经过油房集中转的物资一度辐射到运河以西的周边地区。因此油房集素有清河“小上海”之称。
民国时期油房集略图(部分)
油房集赖以生存和兴起的卫运河前身为屯氏河,屯氏河为*河下游故道之一。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年)*河北决于馆陶,分为屯氏河。屯氏河在馆陶北又分叉,分支称屯氏别河,屯氏河的主流向东北由临清入今卫运河,在清河县境东,沿今卫运河一线在县东北潘家口经渡口驿入武城县,流经清河县境东七十余年。而卫运河原为隋炀帝所开的永济渠(即屯氏别河旧址),由洛阳过馆陶北向西北经临西县童村向东北过清河县西北部,至天津转永定分支直抵涿郡(今北京西南),赐名御河。随着朝代更替,御河淤塞,至元世祖定都大都(北京北),为统治南方,于至元二十六年(公元年)又开会通河,夏五月,御河入会通河,仍称御河。于是大运河由清河境内向东北流向改为自清河东部边境向北穿过,又称南卫运河。
南北通航的运河也为两岸的居民带来了不便,为了生产、生活的需要,运河上的渡口也应运而生,明清时期的油房集、李家口、*家口、渡口驿等都是运河上有名的渡口。因年代久远,渡口形成的时间已找不到详实的资料。《临清州志》记载:渡口驿水驿站设立于洪武二十八年(年),由此可见,运河上在洪武年间就已有部分渡口。
油房集这个位置的渡口形成时间大概在明朝永乐年间之前。修于清朝乾隆七年的北王庄《王氏家谱》记载:其始迁祖王守中于明朝洪武三十五年(公元年)迁于清河县谢炉集,其始祖颂中有“迁西复东”之说。据此推测,其始迁祖应是路经此处西迁落户谢炉集,后来又迁回此地附近居住。
史志资料记载,在明朝弘治年间已在清河县修筑码头,其位置就在油房集附近的运河西岸,期间屡有兴废,现在的油坊码头修筑于民国十六年,有码头遗址六处,青砖垒砌,挑台处铺有青石,也有的用青砖铺砌。
油房集形成村落的时间在史志资料上没有找到,由于大部分老家谱、石碑在各种灾患中消失殆尽,村里也找不到这方面的记载和传说,没有了文字的记录,即便是本地的土著居民也说不清楚家族的事迹,更是说不出村落的形成时间,只能试着从周边的古建筑及村落姓氏家谱去推测。
崇兴寺位于运河西岸,油房集东北三里处,最早修建于元末明初,初名草寺庙,永乐初改名崇兴寺。在崇兴寺遗址附近发现的“重修须弥殿”残碑中有“改崇兴,历永乐”的记载。北王庄《王氏家谱》祖颂中显示三世祖王迪“乐善好施,助修崇兴,僧人置主供拜”。
据劝礼村《李氏家谱》记载:其先祖于洪武初年由山东省莱州府胶州白布阁果社门迁居河北省清河县城东偏南忠信屯,初居草寺(崇兴寺)东,取名草庙庄,后迁草寺西北,改名劝礼村。由此可知,当时在这一片区域有忠信屯而没有油房集。再结合《王氏家谱》记载的“迁西复东”居于北王庄(崇兴寺正西)可以印证,在明朝永乐年间,油房集的位置应是渡口,即便有几户居民也没有形成村落。
油房集最早的名字出现在《清河县志?嘉靖志》生词篇“太守秦公祠,在城东南油房集”,成化十年(年)舒城人秦民悦以工部员外郎奉命主宰广平府,弘治年间乡民在油房集为秦公立生词,碑文由时任礼部尚书吴宽撰写。
嘉靖年间,浙江按察使钱如京过新集(今清河辛集),看见乡民在新集修建“崇功慕德词”,留有记录:嘉靖四年(年)冬天,钱如京由浙江乘船去京城,到临清时因天冷运河断流,于是弃舟改车继续北行,夜晚歇于油房集,斯时有乡民宗安、王景山等人迎候。可见在嘉靖初年油房集已成为一个比较大的集镇。综合上述,油房集形成村落的时间不会晚于成化年间(~年)。
对于油坊村名的来历,年《清河县志》给出了这样的记载:“油坊,明朝时北王庄王充德在此开设油房打油为生,后来李氏迁此定居,发展成村,油房遂成村名”。而据油坊、新街村民口传,明朝时由谢炉集复迁北王庄居住的王守中后裔王景山在此处开油房,后来族人发展壮大,聚居于此形成村落,形成油房集。不管是王充德,抑或是王守中、王景山打油开油房,这两种说法的共同点就是油房集的村名是根据打油开油房而来。
占据渡口的优势及打油生意的带动,形成村落的油房集发展迅猛,到嘉靖后期,王守中后裔王希儒已是富甲一邑,通过王希儒的倡导和捐赠,助修重建了崇兴寺部分大殿及修建了玉皇阁,在油房集北修建了真武庙。
随着漕运的发展,山南海北的客商落户油房集,经济日趋繁荣,方言、饮食、民俗等文化得到空前发展。清朝时山西人开设了盐店,修建了山西会馆,把晋商的经营理念也带到了油房集。
到民国时期,油房集有大小庙宇十几座,有会馆、戏楼、魁星楼等建筑;有盐店、药房、各种商行等店铺,这些都见证了油房集作为卫运河重要集镇的繁华。
原标题:《浅谈油房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