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牌坊后的故事大众网青岛
TUhjnbcbe - 2023/6/9 21:02:00

编者按:清同治版《即墨县志》记载,明清即墨境内各种牌坊多达座,其中即墨县城内外48座,大部分集中在县衙前的丁字街上,多为功德坊。即墨古城根据历史老照片和文字记载,邀请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阳石雕传承人刘红立团队,建造山海名邦坊、恩宠宪臣坊、总督三边坊、四世一品坊、亚魁坊、父子御史坊、世步青云坊、湖广总督坊、齐王田横坊、琅琊王氏祖脉坊等18座牌坊。

01:15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杨晓彤青岛报道

步入即墨古城东门里大街,映入眼帘的是为杨良臣、杨盐父子而立的世步青云坊。世步青云坊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年),明崇祯十五年(年)时,因即墨城遭降清的明叛将孔有德部围困,守城兵民将靠近城墙的牌坊椎为碎石,充当炮击之用,世步青云坊遂被人毁,于年7月重建。

世步青云坊为三间四柱三楼式,鲁灰花岗岩材质。牌坊的中门底梁、边门花板上浮雕的是松竹梅“岁寒三友图”,松树、竹子、蜡梅在寒冬时节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松竹梅寓意着杨氏父子不屈不挠的高尚人格;边门底梁为玉兰,寓意芬芳、纯洁、真挚;抱鼓石上的吉祥花纹浮雕寓意和谐祥瑞。

世步青云坊正题额为“世步青云”,系集明代状元杨慎字帖经阴阳刻而成。副题额为“敕授太原通判杨良臣暨敕授文林郎南直隶沛县知县杨盐”,由即墨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尹杜快题。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说的就是即墨杨家这样的人。作为地方望族之一,杨家有着严谨的家风,“诗书传家,积学力行。”

即墨杨氏是明清时期的书宦世家。从明初到清末的余年间,杨氏门第不绝于仕途,有不少名声远播者。如杨良臣单骑抚“寇”、杨盐不媚上官、杨遇吉乞兵解围即墨城等故事至今为人们乐道。清同治版《即墨县志》收藏了30多部杨氏的诗文集。

杨良臣为山东即墨人,明弘治十一年(年)考中戊午科举人,初授安徽太平县令,为*宽厚,爱护百姓,太平县士民曾绘《太平鸣琴图》以颂扬其德*,后调任山西黎地县令。其在任五年,平抚占山为王的“暴民”四次,皇帝褒称其“忠勤可嘉”,擢升太原府通判。杨良臣为人重孝道,讲义气,是《莱州府志》中唯一被列入“孝友”者的即墨县人,祀即墨乡贤祠。

清廉被誉为“江北第一”的杨盐系杨良臣三子。万历八年(年)出任山西吉州学正。当年,吉州发生连年灾荒,很多官员选择不上报朝廷,或谎报百姓安居乐业。杨盐目睹灾民惨状后,作《流离叹》呈送朝廷,使得朝廷发赈灾粮,让更多的老百姓得以活命。在任沛县县令期间,将因功所获的奖金数百两,全部用于救济百姓。

靠着“祖父传家惟孝友,子孙继世在诗书”门风的传承,即墨杨氏一族,在明清两代,仕宦不绝,人才辈出,共出4名进士(含举人),13名举人,1名知府、1名通判,12名县令,贡生43名,庠生、廪生、太学生等名,七品(含七品)以上官职80名。

在即墨古城东门里大街重立的“世步青云”坊,正展现了杨盐与父亲杨良臣扬名后世的功业,也体现杨氏世代相承“孝友忠勤,道德厚重”的厚重家风。

1
查看完整版本: 牌坊后的故事大众网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