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红色地名故事丨孙家疃街道棉花山
TUhjnbcbe - 2021/8/16 23:05:00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为庆祝建*百年华诞,环翠民*现推出《红色地名》栏目。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进棉花山,走进历史,探寻红色基因的传承脉络,感受不一样的地名文化魅力。

地名溯源

棉花山(MianhuaShan)在威海城区北部,孙家疃街道境内。同名主峰海拔.8米,位于偏东处。明代在山上设烽火台,嘉靖《山东通志》载为庙后峰墩,以山前有海神庙得名。乾隆《威海卫志》“武备”中记为庙后墩,“卫境图”中却记为棉花墩,相传因山顶形似棉花桃得名。但庙后、棉花读音相近,可能是谐音演变所致。山以墩名为名,呈东西偏北走向,向南、东、北三面绵延迄海。主要峰岭有松顶、双顶、雕山、菊花顶、古陌岭、远遥墩等,海拔在~米之间,构成城区北部天然屏障。植被主要由松树、刺槐等组成。山中有明代烽火台和清季海岸炮台遗址。滨海地带有连林岛、半月湾、猫头山等自然景观。现已开辟为旅游区,沿海筑有环海旅游路,通公共汽车。

棉花山反击战

年10月13日,国民**占领了棉花山。东海*分区司令员彭栋才即带领独立二团、独立三团回师威海,亲自勘察地形、了解敌情后,向华野东线兵团首长许世友、谭震林请求:乘敌立足未稳,迅速组织反击。胶东*区批准他的请求,并令已调入北海*分区指挥的东海独立一团,急返威海参加反击战。

14日晚,独立三团二连配合威海警卫营进攻棉花山,毙、伤敌百余人。16日晨,国民**出动多人进攻雕山,遭到独立三团坚决阻击,被打退四次,下午三时许,停止进攻。17日晚9时,东海*分区指挥所属的独立一、二团开始向占领棉花山的国民**三二二团发动反击。炮火攻击之后,独立一团以迅猛的攻势,抢占了棉花山南侧大部分高地,炸毁敌地堡多处。独立二团二营在副团长彭云清的带领下,冒着国民**密集的火力,反复实施冲击。国民**凭借居高临下的地形和武器装备的优势,与独立一、二团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经过8个小时的激烈战斗,棉花山阵地数次易手,终因装备太差、弹药不足、通讯工具落后、步炮无法协同等原因,反击战未能奏效,部队于次日晨撤出战斗。独立一团仍回烟台外围待命,独立二团、独立三团留守威海,打击敌人。

一个个红色地名,就是威海的精神坐标。这些红色地名,是学习地方*史,传承红色基因的“金钥匙”。让我们共同重温红色历程,传承革命精神。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红色地名故事丨孙家疃街道棉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