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读完《檀香刑》,泪痕干在脸上,思绪一片混乱,整夜没有睡好。至此,将浩浩荡荡的高密县故事读完,这篇充满魔幻色彩的历史小说随着孙丙的绝唱戛然而止,心中充满着千头万绪,理一段时间,再回头细细品味,才可道出所感所悟。
文中很大胆地给几位主人公取名为赵甲、孙丙、钱丁,女主人公孙眉娘,她的性格和她本名一样,美丽柔媚,有万种风情。檀香刑的名字典雅、柔和,与这道冰冷的刑法的处决方式恰恰相反,让人毛骨悚然。本文以这道“檀香刑”作为主线,穿起了孙眉娘、刽子手赵甲、赵甲之子赵小甲、猫腔传唱人孙眉娘父亲孙丙和县令钱丁的爱恨情仇,穿起了高密县的风起云涌。
县令钱丁是有魅力的,在德国没有侵犯青岛的土地时,他的前途是光明的,他玉树临风,妻子是朝廷重臣之后,予他而言,是不小的辅助,而他与孙眉娘的一见钟情,更是对他感情的充分满足。但是钱丁在过了多年安稳的县令日子之后,变得懦弱不堪。文中描写到后期,他与刘朴、春生策马夜奔的时候,大环境描写地十分热烈,随着疾风向后疾驰的夜草,逐渐高挂的清辉月亮,似乎这场狂奔就在读者的眼前。如此激昂的热血,有如昙花一现,开放的时候美丽、张扬,看到这样热血的知县,如若我是孙眉娘,也会爱上此刻的钱丁。“野火已经烧出去很远,看上去宛如一道道明亮的潮涌;清冷的夜气里,弥漫着火的芬芳气息。”苍茫的清朝大地上,如此波澜壮阔的场景,是在点燃着一场热烈的悲歌。可惜钱丁的热血只限于奔向莱州府劝说孙丙,他有莫大的勇气,也只敢针对本是弱势群体的受害者,他对人民再这样抵抗下去,只会造成更严重伤亡的担心和忧虑是真实的,在袁世凯的加封进爵面前,在德国官兵无法无天的侵略面前,依旧暴露着自己懦弱的本性。而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骨子深层次里的热血被激发出来,给了孙丙赴死的痛快,也算是有了善意的结局。
夜奔是个很浪漫的词,夜晚的冰冷与寂寞,让心中熊熊烈火的颜色显得更加鲜艳,钱丁的美好品质在黑暗的夜里,发出灼热的明亮的火光。
有人说孙眉娘的大脚,象征着独立女性,可当这位独立女性陷入爱情的时候,却对自己大脚的态度是自卑的,大概是爱情的天性,才让孙眉娘甘愿陷入对钱丁的臣服。吴晓乐的《可是我偏偏不喜欢》一文中有这样的表述:“暗恋的人,都好辛苦。当我们喜欢一个人,仿佛不彻底地贬低自己,就无从证明这份情感的高贵。把自己反复折叠,终至渺小,只求能嵌进对方生活的可怜兮兮的模样。”就像是孙眉娘“愿成为县令的一条狗”的状况。但孙眉娘办事的风风火火,在亲爹、干爹、公爹三人之间的周旋,也让孙眉娘的智慧和美丽闪闪发光,第十五章,眉娘诉说的唱段也正体现了她的美好:“如果俺大着胆子往里闯,预备着身上添窟窿。遥望着大堂屋顶青,泪珠子劈里啪啦落前胸。想起爹爹正在班房把罪受,想起了爹爹待儿一片情。想起你教儿学猫腔,流水身段把子功。儿随你走村过店把戏唱,青衣花旦小桃红。羊肉包子牛肉面,刚出炉的热烧饼。爹的孬处抛脑后,好处件件记得清。为了救爹一条命,女儿要,豁出个破头撞金钟。抖擞精神往前闯,就听到,身后一片吵闹声。”读完这段,仿若眉娘的哭诉就在耳边,悲伤而笃定。
“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仄;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这句话被世人们广为流传,现在再想,是不是也暗示着孙丙一家正和和美美的时候,必将突遭变故的命运呢?
许多文章中的傻子的角色,都会在说疯言疯语的时刻,道出一些真实的窘境。在孙丙被拔去胡须之后,似乎终于给孙眉娘了一个理所应当去与钱丁相见的理由,孙眉娘拿起刀想要借为父报仇的机会冲向钱丁时,与赵小甲的对话就令人汗毛直立。
“她去了前屋的灶间,用铁笊篱把狗腿捞出来,控干了汤水,撒上了一层香喷喷的椒盐,找来几片干荷叶,把狗腿包好,放在篮子里。她从小甲的家什筐子里,挑了一把剔骨用的尖刀,用指甲试了试锋刃,感到满意,就把它藏在篮子底下。小甲纳闷地问:老婆,你拿刀子干什么?杀人!杀谁?杀你!小甲摸摸脖子,嘿嘿地笑了。小甲说:不,是杀你自己。”小甲的话语冷静而惊悚,也道出了这场猫腔戏最终的悲伤结局,虽然眉娘并没有死。
赵小甲以为自己得到了老虎胡须后的幻想,也非常有意思,将人们看成各种野兽,引用豆瓣的一句评论:“就像一场动物狂欢,一场人间悲喜剧。”这样的描写太过生动,吸引着我从赵小甲的眼中,找寻每一位主人公的动物像。
在落后的时代面前,每一位主人公都成了受害者,仓皇而逃的太后皇帝、残破的江山、进攻而来的德国官兵,都成为了这场迫害的作俑者。知县夫人——曾国藩的曾外孙女,相比而言,虽然并没有着太多笔墨描写这位大家闺秀,但也能感觉到,这位夫人封建传统,但也温柔体贴、智慧正直。钱丁与孙眉娘的感情固然浪漫,还有着“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相遇,但此类浪漫是建立在这位夫人的痛苦之上,还是让人极其恼火。夫人虽然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裹着一双小脚,但也能给予第三者自己的惩罚,还能在紧要关头,保护这位自己丈夫的情人,是智慧的,是正直的,在山河残破之时,以身殉国,更是深明大义的。莫言在夫人死亡之时的描写十分让人动容:月光照在余的身上,也照在了余的心上。月光啊、多么明亮的余光啊、余平生没有见过这般明亮的月光,余再也看不到这样明亮的月光了。余顺着月光往前看,一眼就看到了夫人面色如纸躺在床上。夫人她凤冠霞帔穿戴齐整,一纸遗书放在身旁。上写着:皇都陷落、国家败亡。异族入侵,裂土分疆。世受皇恩,浩浩荡荡。不敢苟活,猪狗牛羊。忠臣殉国,烈夫殉夫。千秋万代,溢美流芳。妾身先行,盼君跟上。呜呼哀哉,黯然神伤。
刽子手的工作非常血腥,在自己的手中杀死一条生命,需要非常强大的内心。赵甲以及他师从的“姥姥”,都会在行刑以前把自己扮作神的代替,似乎是一场对自己手下逝去生命而必须表达出来的麻木态度,而就算给自己伪装的多么麻木,连赵甲自己都必须承认,戊戌六君子的死亡对他来说,是一场沉重的打击。刚烈的生命死于昏庸的朝廷之下,刽子手的钢铁心脏都会抖三抖。这位把“杀人”做到淋漓尽致的状元,在为戊戌六君子执刑之后,也销声匿迹了多年。书中写到的由这位刽子手执行的刑罚,将赵甲近乎神话色彩的描写,对女戏子、刘光第凌迟的完美行刑、檀香刑的最后一刑,都展现了莫言超高的写作手法,不管是通感,还是共情,每一场刑罚下来,都让读者感受到亲临现场,甚至觉得自己就是行刑之人、受刑之人,感受到每一刀的锋利与刺痛,听得见每一块肉掉落、每一滴血滴落的声音,看得见每个人脸上痛苦扭曲的神情,这真是极好的描写刑罚的片段。
这一场轰轰烈烈王朝末期的暗黑大戏,终在孙丙的“戏,演完了……”中,落下了沉重的帷幕。猫腔表演者为了救孙丙而来的牺牲,让喵呜喵呜声不绝于耳,猫腔的唱段魔幻而现实,将这场故事缓缓唱来,这是一场反殖民的抗争,激发着国人对热血横流的民生的辛酸,对末代王朝哀从中来的悲怆……
许多人读完后,都觉得莫言对于刑罚的描写过于恐怖,但我却觉得这些并不恐怖,只觉得真实、复杂,也许我对一些事物的接受程度已经超过了我对自己的预料。莫言在一次采访中说到:“从人性的角度讲,每个人,其实都是受刑者、观刑者、施刑者三位一体。我相信当年在菜市口处决戊戌六君子时,那观刑的人山人海中,大多是可以用善良来定义的百姓。但那些刽子手,之所以要那样夸张地表演,就是为了满足这些善良的看客的需要。而那些受刑人,之所以能够那样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其中也有为了看客而表演的成分。这样,受刑者、观刑者、施刑者,就是一种合谋的关系。我这样写,是希望人能认识自己。回家问问你爸爸,让他给你讲讲文化大革命时,有多少善良的百姓,变成了残酷的帮凶。当然,在受刑者、观刑者、施刑者背后,还站着一个集团,这些人,是受刑者、观刑者、施刑者共同的主人。”
这段话似乎也印证着这种心理,尽管残酷而暴虐,但仍愿去驻足观看,历史事件太复杂,人太复杂。一位网友写的评论十分可道出此刻的意味:“朴质文字散发着浓浓的土壤气息,绝不标新立异,却滋生出荒唐辛酸的百态万物,氤氲起古今如一的末世之相。”
莫言还在采访中说到:“我的小说中,当然也写了理想和希望,《檀香刑》中,所有的人都死了,但我让那个身怀六甲的孙眉娘活了下来,这难道还不是理想和希望吗?我曾经在小说结尾处写上过“让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这样的理想之歌,可惜让编辑删去了。真是遗憾,他们的武断,毁了我理想主义作家的名声。”
末世的残酷爆发之时,我们仍要相信,鲜红的太阳会有升起的时刻。“清冷的夜气里,弥漫着火的芬芳气息。”这是我在整篇文中最喜欢的一段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