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与非根
今天完成了大一的最后一次作业,侯旭东老师《中国古代文明》的期末论文(对自己姓氏、祖先相关历史的考察),突然有感而发想写点什么,来探求自己的“根”,或者“非根”。
寻求自己姓氏的相关历史,寻找自己的祖先,无疑是一个“寻根”的过程,它一瞬间就能够激起着自己的故乡记忆,甚至让人对不曾谋面的曾曾祖父辈的故乡产生亲切与怀念。如此看来,寻根似乎就是寻找一个个故乡的过程。那么,我的故乡又在何处呢?没有了故乡的人,是否就是“无根”的呢?
谈谈我的故事吧。我出生在山东烟台莱州的一个小村子里,之后由于父母工作等方面的原因辗转了山东、河北、西藏、云南等多地求学、定居。那次我把老家的特产分享给舍友,他突然问,你所称的老家是哪个地方。好问题,我该认为哪里是我的“老家”呢?我喜欢吃山东的海鲜,云南的鲜花饼,西藏的牦牛肉,这些东西我都会在潜意识里认为是老家的特产。我看到这几个地方的人,也会亲切地认为他们是同乡。可是,这些地方又为什么能够成为我的故乡呢?我并不会说任何一种方言,不会在哪个家乡呆上很长的时间,也不曾深入地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故乡与其他地方的区别又在何处呢?
故乡,故乡。故乡能指与所指的错位似乎并不少见。记得一篇写缅怀旅游产业发展下的古镇的文章,“我来到自己的家乡,却成了游客”,”只能背起我的家乡,一起远方流浪。”;记得旅居美国的北岛写下的诗,“祖国是一种乡音/我在电话线的另一端/听见了我的恐惧";还记得《主持人大赛》中的一篇讲稿,“你为之奋斗的他乡,又何尝不是你难忘的故乡,它更像是一种信仰,它让你站在这里,却看到更远的地方。”
那么,究竟什么是“根”,什么是家乡?故乡是一个空间概念,还是一个时空概念,还是纯粹的人的观念?
更进一步说,既然迁徙造成的故乡错位已经形成了某种”超省域“,转认他乡为故乡,那么随着人口流通的进一步增强,”超国家“能否成为现实呢?
建设家乡。建设哪一个家乡?我不知道。
不过,潜入各类家谱与文献中去寻找家乡的起源,倒也的确让我感受到某种”家“的感觉。《山东烟台莱州杨氏考》原文是篇“学术性”比较强的文章,因为姓氏分布等等数据都是需要第一手的,要严格地说明引用的来源,考据的过程。但还是为他加了一个抒情化的结尾:或许我们并不需要一个明确的、显赫的先祖去证明自己从何而来,也从不需要通过自己的成就去证明我们能够光宗耀祖——宗族并不是荣耀性的、外在显露的,而是自省式的,存在于内心的——我们会发现祖先们也是普普通通、有血有肉的人,会因生活而挣扎,也有可能做出某种崇高的或者并不高尚的事,我们只需要找到一个有所凭依的脉络,通过这种脉络让子孙无论走的多远,都会记得来时的路。
记得来时的路。来时的路呵,
来时的路比远方更远更凄凉,
像窗花褪去了玻璃窗。
没有乡音的凭恃,
我该如何辩白这是我的故乡;
没有宗族的网络,
谁又替我辩白这是我的故乡。
谁的祖上是武将,热血填胸膛;
谁的篱边菊花*,又把旧事量;
都是南墙。
我不回头,不回头的走向远方。
永渠
.6.25
按照惯例附上大作业原文,算作学术拙见其五
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