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顺,位于辽东半岛的最南端。
站在中国地图前,看整个广袤的东北平原,在这里缩成了一个小小的尖尖。
公里的海岸线外,是无边的碧蓝,深邃的幽蓝。
旅顺,海的精灵。
东北亚最绚烂的一颗海洋之心。
新石器时代,是指在考古学上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属于石器时代的后期。新石器时代大约从1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多年至多年不等。
旅顺的历史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中期。是谓“六千年悠久历史”,但“灿烂文化”确实有点不太敢担当。
因为当后母戊大方鼎在中原的冶炼之火中诞生的时候,同时期的旅顺可能刚从外地传过来几只青铜鱼钩,被当地最大的豪门大当家的用来在海边钓鱼,死后作为珍贵的殉葬品永伴他往生天国。
但“六千年悠久历史”,我们对谁也可以这样宣称。新石器时代大约从1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多年至多年不等。从新石器时代的多年前,一直到多年前,一直有人类在这块如钻石版闪亮的山海之间的风水宝地上生活,生产,劳动而生生不息。
王家村是旅顺最早的原住民居住地,人类生活遗址的时间可以推到多年前。出土的东北乃至山东最早的一块玉璇玑,证明了五千年前的旅顺口人已经可以观测天象,预见风雨。红色的小泥人,被认为是最早的旅顺口人。漫山遍野的海蛎子壳,证明了早在年前,就有一群人在这里依山傍海而居。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他们面对的海湾,叫做大潮口。
每年秋季,这里有大潮,潮水轰鸣,犹如千*万马呼啸而来,又集结而去。
常常站在这里的小山头,看着潮涨潮落。
年前的人们,是否会和我一样,站在这里,听海浪的声音?
在大潮口的海湾里,还有一条龙道,
一条明显不与海湾别处石质相近的岩石带,像一条红色的道路,从一个海边石洞中伸出,延伸进茫茫的大海。
也许,年前,这里的人,就是龙族。
天龙每天都会带着他们中的一些人,在海天间漫无目的地翱翔。
这些人一直生活到了大汉年间。
早些年,农民平整土地,经常在北大河沿岸发现汉朝的砖墓,连连绵绵,从王家村一直连到了李家沟村。
在大潮口湾的西面,有个临海的砣子,高出海平面10余米,当地称之为大砣子或东海砣子。遗址分布于整个砣子,北高南低,面积约平方米。当时从断崖观察,文化层厚约2米,夹杂有红烧土块、陶片、贝壳等,地面暴露有石器、陶片、兽骨和贝壳等。曾经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后来,由于这里建成了渔港,遗址逐渐消亡。
旅顺渔人节
每年农历六月十三,是大连市旅顺渤海沿岸渔民们祭海祈福、为龙王爷庆生、牤牛岛放生、的百年传统节日,自年正式升级、命名为大连旅顺(北海)渔人节以来,特别是在渔人节于年12月入选大连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成为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旅顺口区*府更是采取*府组织引导、民间主办、社会支持、渔民与游客广泛参与的形式,将渔人节精心打造成为了大连旅顺的集传统民俗、海洋文化、旅游休闲于一体的一个综合性节庆活动品牌和百姓喜闻乐见的惠民工程,闻名遐迩,广受欢迎。
大连旅顺(北海)渔人节是大连市旅顺口区渤海沿岸渔民们穿上传统服装祭海祈福、为龙王爷庆生的传统节日,最早可追溯到百年之前。
年区*府联合北海村进行史料采编、挖掘、整理,并对渔人节活动进一步完善,将村民一年一度的盛会改名为。
年12月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后,旅顺口区*府更是采取*府组织引导、民间主办、社会支持、渔民与游客广泛参与的形式,将渔人节精心打造成为了大连旅顺的集传统民俗、海洋文化、旅游休闲于一体的一个综合性节庆活动。
北海渔人节由来已久,早期渔民因为对于海洋的敬畏和感恩,自发性质的每年于阴历六月十三对龙王祭拜,后来慢慢的形成一定规模,成为当地比较隆重的民间节日。
年开始,北海渔人节受到旅顺口区*府的重视,从而成功的带领北海村民举办了系统的一次活动。而后北海村民正式有了比过年还热闹的属于自己的节日——“旅顺(北海)渔人节”。
每年渔人节的一大早,村民就开始忙碌的为这热闹的一天做准备。凌晨4点就在活动地点开始搭台准备贡品,一切都在井然有序的进行中。每个渔民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期盼着以这样一种方式祈祷来年的风调雨顺。
整个祭海的仪式在主祭人的祭词宣读结束之后开始,渔民们焚香祭拜,祈福求平安,喜悦中又藏不住那份朴实。
每年的这天,大家都会备好几艘船和许许多多样式海产品幼苗,开到海岸线十几公里以外的“牤牛岛”,让这些幼苗回到大海。
相传在很久以前,北海村就生活着一群靠海吃饭的村民,他们一直过着富足的生活。
忽然有一天海里来了一只不知名的恶蛟,闹得海面波涛喧天,村民们也出不去海,日子过得一天不如一天,这件事后来被龙王得知,率虾兵蟹将与之斗了几天几夜,也未能分出胜负,后来龙王无奈求助天庭,为民请命。找到太上老君,老君得知哈哈大笑,给了龙王一只五彩神牛,并告知龙王,此牛乃我坐骑青牛化身,带他去制服那孽畜罢。
龙王当天便返回人间,趁着恶蛟深夜正酣,放出这五彩神牛,只看着神牛迎风见涨,一下压在那恶蛟的巢穴上面,恶蛟瞬间被制服,这神牛便化作了今天的牤牛岛,那恶蛟也再也不能兴风作浪了。是日恰逢阴历六月十三。
后来百姓为了感激龙王,就每年都在阴历六月十三这天搭台祭拜龙王对百姓的恩德。
因为怕那恶蛟又出来兴风作浪,所以每年村民在龙王生日这天都会去牤牛岛周边观察一圈,没有动静方能安心。
这便是北海渔人节的来历。
猪岛传奇
国家海洋局公布了首批“可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名录,我市有8个无人岛位列名录,位于旅顺口区北海街道北海村的猪岛就是名录中的一个,它的经历很丰富。
上世纪90年代以前,猪岛迎来了一拨又一拨居民,困境中村民曾到岛上讨生活。
明皇后裔
明朝灭亡,有一支明朝后裔逃离京城,逃到北海附近的一座荒岛避难,在荒岛上建立家园。后来根据自己的朱姓取名朱岛,又怕被清朝官兵发现丧命,取朱岛谐音改为猪岛。清朝日渐强盛,岛上人们变成了地道的渔民,已无心改写历史,由于小岛的生活受海洋天气影响极大,便逐渐搬迁到陆地上生活,在北海一带建立家园,繁衍生息。
麻风病院
天气晴朗的时候,站在北海村海边,可以清晰地看到大海中央的猪岛。猪岛的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距离最近的岸边有9海里,驾驶快艇得花将近二十分钟,从远处看,该岛就像是一头趴在海面上的小猪,所以,被称为猪岛。从小生活在北海村的王心年对猪岛最近几十年的历史很清楚。
提起猪岛很多老人的第一反应是“麻风病院”。原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将一座麻风病院迁到了这里,当时还有不少的麻风病人和医务人员一起迁了过来。在这个麻风病院搬来前,还有几户人家在岛上生活,由于麻风病院要搬到这里,这几户居民就搬离了该岛。麻风病院在这个岛上运转了3年左右的时间,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很快搬走了。当年猪岛上麻风病院医务人员使用过的房子至今还保存完好。在麻风病院之后,*府还将一个短期徒刑的监狱搬到岛上一段时间,几年之后也迁走了。
世外桃源
从麻风病院搬走之后,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猪岛迎来了一拨又一拨的居民。猪岛位于渤海湾,当时,渤海湾的大对虾、各种鱼类资源很丰富,尽管猪岛上曾经开设过麻风病院,但北海村村民并没有因此嫌弃它,它周围丰富的渔业资源还是吸引了不少处于生活困境中的村民到岛上讨生活。
在岛上生活时间最长的是一对金姓老夫妻,他们是北海村村民,一生都没有子女。在麻风病院搬走后不久,这对老夫妻就来到岛上生活,当时夫妻俩40多岁,上世纪80年代末,老两口先后在岛上去世。在这个过程中,北海村的一些生活困难的居民冲着猪岛附近海域的渔业资源,搬到岛上生活,渡过难关之后,他们又离开了。竟去猪岛的交通不便,也没有任何基础设施建设,更没有学校,除了那对金姓老夫妻,其他居民呆的时间都不长。一拨又一拨的居民就像走马灯似的。
捕捞育种
在北海村老人们的心中,猪岛的地位还是很高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的大队还在猪岛上开设了捕捞场和育种场。村民都上岛劳动过,对这个岛有着很深的感情。上世纪60年代,猪岛周围的渔业资源很丰富,一船能打上来上万斤的大对虾,各种鱼更多,撒下去一网,就能网上来渤海湾的大刀鱼,像小*花这些鱼他们根本不稀罕,都扔回海里。当时的大队发现了这个“商机”,就带着村民们到猪岛上开设捕捞场,当时有好几十人长年在这里捕捞作业,这为当时的大队带来了不少的经济收入,也改善了村民们的生活。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为了培育出优良的玉米种子,大队选择了这个远离外界干扰的地方,他们在猪岛上仅有的耕地上培育着玉米种子,由于没有其它花粉干扰,猪岛上培育出来的玉米种子质量超好,名声在外。
到上世纪90年代,猪岛上的居民陆续搬光了,这里也就逐渐成为无人岛,后来,就被一些商人承包经营了。据北海村居民介绍,猪岛周围的海域现在的渔业资源大不如从前了,以前常见的大对虾和大刀鱼现在已是难得一见了。过往的老年村民不时也会停下来观望一下,尽管透着厚厚的雾看不清什么,老人们也会感叹:猪岛跟以前不一样了。
九头大山
青翠的九头山、蔚蓝的渤海湾,使滨海的袁家沟显得灵气十足。作为市级自然保护区,集餐饮、娱乐、海湾浴场于一身的九头山旅游度假村不仅有天然“氧吧”的美誉,还有秀丽的自然景观、美丽的传说、天然雕刻的老君石、仙人洞和小石林
相传,九头山下水深万丈,海底龙宫中的老龙王心地善良,他掌管的九头山海域总是风平浪静。这一带的渔民非常感激老龙王,每年农历六月十三,渔民们杀猪宰羊祭海,感谢老龙王的恩德。老龙王的九个儿子长大后,老龙王把王位传给了最善良、最有管理能力、最有威望的大儿子,并把九个儿子的躯壳分别钉在九头山的九个山头上。后来,老龙王虽然病故了,但其灵*却和九个儿子的灵*守在一起,保佑着九头山海域世代平安。现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三已经成了旅顺近海渔民传统的祭海节日,旅顺口区已连续举办了多届“渔人节”。在九头山的北麓海岸,有一天然的岩石,形状神似一个坐禅的老道,被当地人称之为老君石,相传咸丰年间大旱,许多百姓被饿死。人们来到这里祭祀天地,祈求太上老君降雨解救受苦百姓。据传此后不久真下了雨,人们就在在九头山南坡建了一座老君庙。工建成的老君庙与老君石相距不过2里,隔海湾相望,让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造物的神奇。
在九头山靠海的一面是一处峭壁,当地人称为“半壁江山”,峭壁上有一神奇的天然景观——五间房。在海上观看,就像是五间石屋镶嵌在峭壁上。来九头山,不能不下海游一圈。因为周边居民很少,这里的海水几乎无污染,在浅水区甚至能看到鱼儿在自由游弋。
北海大潮
每年秋末,这里都会出现海潮奇观。大潮从渤海汇成巨浪,向着弧形大潮口冲撞而来,开始呈扇形,后来越涌越窄,加上滩高水浅,潮头慢走,后浪推前浪,一堵海浪墙就迎面扑来。浪峰高达十余米,直冲云天,瞬间跌落,飞花碎玉,十分壮观。
北海龙道(韩坚柱整理)
大连旅顺口区北海村的西北方,海边有个石洞,洞口宽约2尺,长达余海里的古龙道,从这里逶迤延伸到渤海的海底,最后直插天津塘沽,它裸露于地面的颜色呈铁青色,伸向海里的部分呈赭石色,显得非常古朴庄重,令人称奇。近几年吸引了不少国内资深地质专家、教授、学者前去考察据有关地质资料记载,远在1.6亿年前,地球最后一次大变迁,把旅顺口北部从大海中“解放”出来,形成半岛形状。于是,这条古龙道便随之浮出了水面,至今它一直坚守着潮落“来”,潮起“去”的大自然规律关于这条古龙道,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旅顺地区大水,玉皇大帝亲自去排灾,这次他不乘豪华的吉祥白云,而是改骑天庭里那条憨厚忠实的古龙。年轻貌美的女娲得知后,悄悄地通知了四大天王,限他们一周内抢修出一条“古龙道”。当时正值盛夏,骄阳似火,大部分天兵天将因中暑都在月宫休养。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困难多,一时难坏了众天官。如果硬是用人工修筑,恐怕工期延长,耗资太大,这样不仅会误了“大帝”的行期,更会影响“大帝”的工作日程,不但百姓不买账,弄不好参与此事的大官们将受到连累。时间转眼过去了5天,就在众天官如热锅上的蚂蚁无计可施之时,机智的二郎神献上了一条既省时又省力的计策,这就是让天公、水公和雷公三位神仙联合搞一次地壳大变迁,在地壳变迁中修一条古龙道,供玉帝下凡用。经过三位神仙的精诚合作,仅用一昼夜就神速般地、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古龙道的全部工程。雷雨过后,秋高气爽,众天兵天将也恢复了往日的神勇,护卫着玉皇大帝顺利地完成了这次考察任务。返朝途中,当玉帝得知庙岛列岛、蓬莱仙境等诸多新景观就是在这次古龙道的修筑中一并完成时,龙颜大悦,连连赞赏。大帝来到旅顺上空,看到大水肆虐,就让古龙用尾巴划出了一条排水沟,让水流进大海,这条排水沟也就是今天的龙河。
古龙道,一条令人称奇的古龙道,而今它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