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戒台寺千佛阁
明信片的背面是一幅从山顶上俯拍的黑白照片,远景是光秃秃的群山,近景的脚下则是依山而建的寺院建筑群。友告诉我这是北京门头沟的戒台寺。戒台寺令我顿感亲切,我的初中时代是在门头沟长大的,但那时候却从未去过,到现在为止也仅仅去过两三次而已。这质朴而陈旧的片勾起了一探究竟的欲望。明信片是由北京德商德胜洋行发行,不过我在查阅《外国在华工商企业词典》时,遗憾并未查到该洋行的企业信息。在某网站售卖的老照片里,我还真就发现了这家商行的门头,与旁边砖瓦结构的商铺比起来,门头上刻着“德胜洋行”的建筑明显高出一大截,建筑装饰亦是“洋气”的多。德胜洋行外景(右侧建筑)来源网络
德胜洋行应该是一家兼具了邮*代办功能的德国在华机构。因为我听过这样一个有鼻子有眼儿的故事。年9月4日,也就是我这张明信片寄出后的一个月的功夫儿,东城区的乾鱼胡同里,正在内城巡逻的巡警,发现一群人正扎堆儿在一个人力车夫周围凑热闹,巡警上前观察,只见这名叫李二的车夫手里拿着一张印有大清朝皇太后慈禧圣容的明信片与他人品头论足着。李二随即被“请”进了巡警部,从李二口中得知,这明信片系德胜洋行公开售卖的。巡警厅厅长知道各国君主御容照在民间可购买悬供,以示尊重信仰。但可从没见谁将大清国皇太后的圣容印在明信片上,还当做信函之物在市面上寄来寄去,这可是“有失国统”的大事儿啊!此事上报民*部,又转到外务部,以“因中西方文化差异,皇太后圣容印在明信片上是大不敬之事,理应禁止”云云,通报给德国驻华公使雷克司。一张明信片竟然引起了“外交风波”,雷克司旋即通知德胜洋行停止销售印有慈禧像的明信片,对于销售出去的也尽力撤回。文中所述正是发行这枚明信片的德胜洋行,其原名叫卢德威洋行,系德国人所开代邮机构,也就是邮人所称的客邮局。明信片的背面图案上方,印有一行很有意思的字“戒台寺,德国大使馆警卫队的度假胜地”。末代大清国的国土竟然成了德国人的度假胜地,想来似乎有些许的悲哀与无奈。明信片正面
右上角贴有大清邮*发行的蟠龙1分邮票,销有中英文三格式邮戳“北京(二)农历七月十六B”,年分不清。片左侧贴有两枚年德国在华邮局发行的加盖中国币值(无水印)2分邮票。所销客邮局戳不清。片正面销有与背面一致的邮戳,清晰显示为北京德国邮*08年8月13日。也就是盖销北京农历戳的次日。从正面文字可知,明信片书写时间为8月11日。说完了跟明信片有关的故事,咱们再来一同探秘这戒台寺背后的奇闻轶事。年千佛阁老照片(来源网络)
历史上中国著名的的寺庙往往随着朝代的更迭,经历着创建--损毁--重建--更名等轮回。戒台寺也不例外。这座距潭柘寺仅8公里,距京城35公里的京西门头沟马鞍山麓上的寺院,有着多年的历史。从现存碑记考证,寺前身是唐高祖伍德五年(年)的慧聚寺,辽道宗清宁年间法均和尚隐居此处,在辽咸雍五年(年)在寺左建菩萨戒坛,日度达数千人,声名远扬。到了元代(年),高僧月泉长老还主持修葺寺院,到了元末寺内殿堂及戒坛均毁于兵乱。明宣德九年(年),知幻大师刘道孚受皇帝恩赐金币主持重修工程,历时6年于正统五年(年)竣工,英宗皇帝赐额“万寿禅寺”。到了清代,该寺未见重大修茸,仅光绪十七年(年)对罗汉堂、千佛阁及牡丹院略加修葺。可见当年知幻大师刘道孚在重修时,所用料材以及工艺都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年千佛阁老照片(来源网络)
这张明信片的使用时间是年,印制发行时间也不会太早,距恭亲王出资修葺也仅仅过去16年左右,明信片图中的戒台寺显庄重而素雅,置身于苍松翠柏之间。北京流传着一句老话“潭柘以泉胜,戒台以松名”,戒台寺的古老松树是我所见过的北方寺院中最高大粗壮且形状奇特的,历经千百年依旧是苍穹翠绿,最著名的当属“自在松”、“卧龙松”、“九龙松”和“活动松”。游历此寺的乾隆皇帝还在此留下“题活动松诗”的石碑,其中一首是“摇动旁枝老干随,山僧持以示人奇,一生空谷千声应,借问神通孰所为”,你随意拨动一个松枝,整棵树的树叶都会跟着摇动起来,据说年前已经为世人所闻。“戒台以松名”名副其实。50年代千佛阁外景(来源网络)
从这枚明信片你可以从寺院建筑群中,轻而易举的分辨出戒台寺的中心建筑。没错,居于左上角2分客邮右下角的这座建筑,它就是放置有尊大小不一佛像的“千佛阁”。据称,登阁放眼,可望百里。照这说法儿,岂不是连京城都尽收眼底了吗?令人遗憾的是,这年明信片上的千佛阁已是“绝”影。解放后,随着戒台寺佛事的停止。寺院被园林局接管,并辟为公园。年千佛阁被拆除。拆除的原因有二,一说系为了保护文物落架保存;二说是天坛斋宫修复工程需要大量的木料。我倒更倾向认同第二观点,因为自从千佛阁拆除后,阁中拆下来的木料都不见了,导致复建工程始终无法启动,佛龛中的佛像也大部被毁。年,戒台寺千佛阁复建工程启动,原有留存的部分柱础等石构件排上了用场,使用木料0多立方米,其中用于阁楼支撑的里围金柱系从非洲进口的铁红木,每根长21米,重量更是超过4吨。设计人员根据同期建成的戒台殿以及留存的老照片作为复建依据(千佛阁属于官式建筑,通过斗拱斗口的尺寸,即可推算出整座千佛阁的体量),复建工程通过彩绘、防腐、防潮的一麻五灰等十三道工序,最大程度恢复了历史原貌,还获得了北京市建筑行业质量最高奖项--结构长城杯金质奖。现如今的千佛阁保存有尊佛像,其中最高的一尊卢舍那佛高近7米,千佛阁盛名再一次得以重现。有时间真要再次重游戒台寺,摸摸千年古松,对比一下千佛阁的今昔风貌,可否?参考文献:《一张没有发行的明信片》张敏原载于《中国教育报》智慧女神的猫头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