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桑田沧海水下名城春秋时期莒国纪鄣城
TUhjnbcbe - 2021/2/24 16:19:00
安卓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ktyx.com.cn/lehuo/baike/20201222/626.html

纪鄣城位于今连云港市赣榆区柘汪镇林子村东海中,据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载:纪鄣城,在怀仁县东北七十五里,近海,城周一里余,春秋时期是莒邑,后被齐国攻占。史料记载,这座古城历经数朝风雨,至金大定年间沉没于海中成为海淹城。那么,这座古城建于何时?因何而名?又因何沉没于海中呢?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从纪国、鄣国的起源及迁徙说起。


  一、纪国、鄣国的起源与迁徙


  纪国,金文作己,是炎帝神农氏后裔建立的姜姓国家。始建于何时已不可考。周灭商后,封炎帝后裔中的一支于纪(今山东寿光西南12.5公里纪台村),当是对服于周朝的纪国表示承认。西周时期,王权强大,周天子对各国诸候握有生杀予夺的权力。史载,周夷王时(约公元前9世纪初叶),齐哀公不知为何得罪了纪侯,“纪侯谮之周,周烹哀公,而立其弟静,是为胡公。”当时齐国慑于周王的威势,不敢公开反抗,只能归罪于纪侯,从此两国结为世仇。纪国与齐国接壤,但国土比齐国小得多,是一个较小的国家,其统治的区域有纪、酅(今山东淄博临淄区东)、郱(今山东安丘西)、鄑(今山东昌邑西北10公里)、郚(今安丘西南30公里)等城邑。西周时期,纪国在周王朝的保护伞下,齐国不敢贸然欺负纪国。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弱,齐国争霸,纪国自然成为其第一个侵略的对象。纪国为了避免被齐国颠覆,便积极与鲁国、莒国结盟,并与之建立非常密切的外交关系。鲁曾有女伯娅嫁给纪国国君,于是纪受到鲁的保护。然而,齐国亡纪之心不死,千方百计寻机吞并纪国。鲁桓公五年(公元前年)夏天,齐侯郑伯去纪国朝见,想要乘机袭击纪国,结果被纪国察觉而未能得逞。后来,纪侯又把女儿嫁给天子为后以求得庇护,但仍不免于齐国的威胁。公元前年,齐国出兵夺取了纪国的郱、鄑、郚三邑而把其人民迁到了别处。两年后,纪侯之弟纪季带着酅邑投降了齐国。公元前年春天,齐国再次伐纪,纪子帛不甘屈从于齐国,把自己的统治区交给了纪季。同年夏天,纪侯永远离开了他的国家而外逃避难。


  那么,纪侯(纪子帛)究竟外逃至何处避难呢?未见史载。清《嘉庆海州直隶州志》引《路史》云:“纪鄣,国名,炎帝后,姜姓。”《水经注》云:“淮水于县枝分,北为游水……游水又东北迳纪鄣城南,《春秋》昭公十九年,齐伐莒,莒子奔纪鄣……故纪子帛之国也。”杜注:“纪鄣,莒邑也。东海赣榆县东北有纪城。”由上可知,今赣榆区东北有纪城(或纪鄣城),而且该城是纪子帛之国的都城。应当注意,上述史料所云今赣榆东北的纪城(或纪鄣城),显然不是指远在四五百里之外(今山东寿光南)春秋时代纪子帛失国时纪城,很可能是纪子帛南逃至莒国避难,并借莒国之东鄙(今赣榆东北37.5公里)的一片荒蛮之地立国而建的纪城。鄣国,姜姓,故址在今山东省东平县东30公里鄣城。据《春秋左传集解》中说,鄣本为纪国的附庸小国。春秋庄公三十年(公元前年)载:“齐人降鄣”。当是鄣国因受到齐国的威胁而降服于齐。亡国的鄣人和纪人纷纷投靠纪子帛,聚族成为方国,称做纪国或纪鄣国。纪国向来与莒国友好,所以纪子帛及纪、鄣的遗民在困顿时迁至莒国之地以图生存也是能说得通的。纪鄣国当初依附于附近的莒国而生存,后被莒国吞并而成为莒邑。


  纪鄣城地形险要,城高壕深,易守难攻。春秋时期,莒国是东方中等国家,其疆域最大时,曾东临*海,西至今沂水县境,南达江苏赣榆,北至今昌邑县境。在大国争霸的年代里,莒国经常受齐国的欺负。鲁昭公十九年(公元前年)秋,齐王借口莒国对其不友好,派大夫高发率领*队攻打莒国,莒共公逃到了纪鄣城。由于纪鄣城防坚固,高发久攻不下,齐国又派大夫孙书攻打纪鄣。城内的一位丈夫被莒君所杀的老妇把平日所纺的绳索抛至城下,使齐师援绳而上。莒共公害怕,打开西门逃跑,齐国*队乘势进了纪鄣城。


  二、纪鄣城的历史功能


  历史时期的纪鄣城东、南两面临海,是一座风景秀丽的海港城市。《水经注》云:“游水又东北迳纪鄣故城南……游水东北入海。旧吴之燕岱,常泛巨海,惮其涛险,更沿是渎,由是出。”这里所说的游水乃是历史上淮水的一条支流,它南从淮水分出支流后,分别流经涟水县、朐县(今海州)、利城,流入今赣榆县境后流经祝其县故城、计斤县故城、汉赣榆县故城、纪鄣城。游水从纪鄣城南入海。从前吴国到燕国、齐国去,因惧怕大海涛险,不敢走海路,转而沿游水一路北上,从纪鄣城南入海口登岸。由此可见,纪鄣城在历史上就是一座海河两用的港口城市。纪鄣城东面又靠荻水河入海口,它位于两条河入海相汇处,隔荻水河是岚山群峰,以岚山群峰为屏障,纪鄣城成为船只云集避风的天然良港,海运和河运舟楫十分便利。据此,史学家推测,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从海上攻齐,因嫌邗沟涛险迂远,进*路线大体是自江而海,由海入淮,再从淮水支流游水一路北上至纪鄣城处登岸转陆路攻齐。从水路进*既省时、省力,又减少*费开支,可谓一举数得。据说秦代方士徐福就是从古纪鄣城集结东渡的。《中国航运史》指出:“关于出海口,当于徐福村东10余里之古纪鄣城最为恰当。徐福从徐福村附近出海后,当沿海州湾北上,至琅琊湾中斋堂岛、沐涫岛,令童男童女更衣,再北上经胶州湾之徐山,过徐福岛入大海东去。”


  因为纪鄣城地理位置优越,所以该地成为历代*权必争之地。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纪鄣城,南北朝时期为戌守处,萧齐建武二年(年),青、冀二州刺史王洪范遣*主崔延袭魏纪城(纪鄣城),克之。”


  三、纪鄣城的沉没


  纪鄣城位于今赣榆区兴庄河以北的海岸线上,年出版《赣榆县志》云:“赣榆兴庄河以北的沙质海岸走向近于南北,与盛行的强东北风略成斜交,又与常年沿岸潮流方向基本一致,在沿岸潮流的冲刷下,海岸缓慢向内陆蚀退。海岸被冲刷退蚀的速度以绣针河口至柘汪口为最。”旧县志记载,北魏太和(—)间,纪鄣城在海岸西数百米。一日三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其海岸不断被侵蚀,海侵陆退,曾经风景秀丽的濒海古城——纪鄣城,却于金大定七年(年)被海水淹没,清乾隆(—)初沦为潮间带,潮落“城之西门犹可见”,今已在海中数公里以外了。


  纪鄣城沦为水下城,的确是一件憾事。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正当人们对其逐渐淡忘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据海头镇离休老干部姚公籍讲述)年的某一天,海头镇茂盛渔业老板雇佣南朱皋、北朱皋两村的数十名青年男子,步行去山东省岚山头挑带鱼(当地人称鳞刀鱼)回海头镇卖,当他们从海头镇出发一路北行到达柘汪镇东林子村东时,海水正在跌潮,纪鄣城的部分城墙及石柱露出水面,人们立刻被眼前情景惊呆了。突然,有人惊叫道:“你们看,这是老年人经常讲的古纪鄣城现身了,给我们赶上了,是个好兆头。”人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其中有个胆大的人建议道:“既然千年古城现身,我们不如从此直接过海好了。”大家都认为这个办法可行,于是人们纷纷卷起裤脚,小心翼翼地沿着城墙及石柱径直过海到达岚山头,竟然比原来绕路过海近了20多里路。挑鱼人在海中奇遇纪鄣古城墙的消息不胫而走,一传十,十传百,传遍了整个小镇,一时间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虽然这件事情已过去多年,当时的挑鱼人也多已离世,但是现在海头镇许多老人每忆及此事时仍然津津乐道。挑鱼人见到纪鄣古城墙的事件,足以证明二十世纪三四年代,每逢退潮时还是能够见到部分古城墙的。


  其实自兴庄河口至荻水河口之间的岸线为侵蚀性海岸,自乾隆初至今已内侵约15千米。民国14年(年)以来,潮水内侵土地余公顷。如柘汪镇的沙河子村,位于镇驻地南,传说一百年前叫牛角庄,因庄被海水淹没而迁此,又因庄后河里多沙而取庄名为沙河子;柘汪镇的大新庄位于镇驻地东南,约五十年前叫桥南庄,因庄被海水淹没而迁此,改庄名为大新庄;原九里乡的下木套村原址被淹,迁到新村址后仍沿用原名;原九里乡新坨、小簪子两村因海侵被迫迁出原址后村名消失。海头镇小口村东边海堤内有一座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所建造的*用碉堡,当时距海约50米,现已完全没入海中了。


  据柘汪镇响石村的老渔民说,小沙以东的海中有一道水深约10米的槽流,从西南到东北,这个槽流就是古游水河道入海处的痕迹。


  历史上的纪鄣城依山傍海,繁荣发达,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史书上曾将纪鄣城列为赣榆县八景之一,可见其风姿非同一般。桑田沧海,岁月无情,尽管纪鄣已沉入海中,但却给人们留下永远抹不去的记忆,相信有一天,考古学家会从中能打捞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彻底揭开这座“水下城”的全部奥秘。

——《连云港史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桑田沧海水下名城春秋时期莒国纪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