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康家妹子离婚后,她从街唱,顶着一路上的脏话和诋毁,后涅槃《狂浪》
●康献堂会长邀请河南省文物考古专家考察照片集锦
●沙县这位有着“十八般武艺”的儿科医生康永贵,你认识吗?
●康家人在广州番禺新桥康氏宗祠小聚
●品读梅山:探访百年宗祠康氏宗祠
●康婵玉演唱抗疾歌曲《我在家乡等你》获得国家颁发的纪念奖章
●厉害!建造中的康氏文化苑看起来就这么雄伟壮观!
●年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一到五线城市!有你的城市吗?
文章来源:康氏网;作者:康毓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府工作报告中也再次提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明确要求。这为加强文化苑内涵建设、更好地承载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而且,文化苑全面复工后,鹤壁市委书记马富国、淇县县委书记王海涛等地方领导也亲临工地考察指导,在对加快施工进度提出指导意见的同时,还提出了加大文化苑博物馆功能提升的针对性要求。因此,为确保文化苑具有较高文化品味,康献堂会长十分清醒地及早着手筹划,热情邀请河南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杨文胜、南阳博物馆馆长柳玉东、南阳府衙博物馆馆长刘绍明、南阳文物研究所副所长崔本信、南阳市古建筑研究所工程部主任李世晓等多名专家,于7月9日至11日,一同前往文化苑建设工地和卫国相关遗址作实地考察,听取他们就文化苑的主题内涵和各展馆的布展内容、结构安排提出有益建议,为下一步做好布展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因为杨文胜院长眼下正在辉县市考古发掘现场忙碌,所以,献堂会长就与南阳的几位专家商议,带上摄影记者,于9日上午9时,一同驱车直奔辉县市,也顺道先考察那里的卫国遗迹。大家在郑州短暂休息,用过午饭,继续前行。下午3时,到达辉县。与杨院长见面后,没顾得休息,就在他的引领下驱车赶往位于市东南的共城城址和琉璃阁墓群考察。共城城址和琉璃阁遗址都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院长向献堂会长赠送了自己的学术专著《中原地区两周随葬青铜礼乐器制度研究》一书后,便结合自己多年文物考古研究的实践,就这两处遗址向大家作了简单介绍。典籍里共城城址的记载,最早见于《水经注》、《史记·周本纪·正义》等文献。它始建于西周初年,因是西周共国国君共伯和的封地,故称“共城”。共城遗址不仅是目前为数不多的西周诸侯国都城址之一,而且它还凝聚了“共和行*”、“共和元年”(公元前年)等历史事件的发生,使其成为中国历史纪年上的分水岭。琉璃阁墓群是中原地区十分罕见的一处商周至汉大型古文化遗址,它经过解放前后五次发掘,共发现甲乙墓为代表的大小墓80座之多,出土青铜器数百件。出土器物几经辗转,现分处多个博物馆,据探究,现有26件甲乙墓青铜器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考古学者认为,此处当是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时卫国贵族墓地,从甲墓出土有编钟、编磬和列鼎(甚至有九鼎)看,有可能是卫国国君的墓葬。以卫国开国之君康叔为得氏始祖的康姓人,自然对这片土地怀有特殊的情感,献堂会长不禁问道:“从共城城址的位置和甲乙二墓的出土来看,这里当年应该是卫国的属地吧?会是哪位卫君葬在这里呢?”杨院长则谨慎地笑答:“我现在还不敢确定。学界对此一直存在争议,要达成共识,认定此处当时是卫国属地、确定此处埋葬的是哪位卫君,有待考古和文献典籍的新发现。我只能结合地貌特点来推测,我国的整体地貌是西高东低,但这一带却呈现西低东高的局部态势,所以成为当时比较理想的墓葬选择地。再往东不远的地方,还有一处战国时代魏国墓群,我可以带大家去看一下。”
离开琉璃阁遗址,车子东行几分钟,在一条乡村道路上停下。大家下车,站立路边,杨院长指着路南侧一片插有小彩旗的地方,对大家说:“那一片就是辉县固围村战国墓地。”上午刚下过雨,积水太多,大家无法走近观看,只能站在路上听杨院长做简单介绍:此墓地位于辉县东约6公里的固围村,曾在——年间被盗,有文物流失海外。年,前中央研究院的发掘又因抗战而终止,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再次发掘,加上河南考古研究院多年来的进一步发掘清理,这里发现战国大墓三座、中小型墓两座。墓中随葬品多被盗走,但从发现的精美玉器、错金银铜车饰及鼎的规制看,墓主人当为诸侯。更宝贵的是,墓中发现魏国布币,确证此为战国魏国墓地。他还告诉献堂会长等,辉县的地理位置特殊,这片土地掩埋了很多春秋战国的历史故事,近年来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一直在这一带进行考古发掘,或许哪一天会有意想不到的新发现,能给卫国史研究者和你们康姓人建设文化苑提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献堂会长满怀期待地表示:“谢谢!有你们各位专家学者的支持,我心里就踏实多了。”大约6时许,按照此行考察的路线,大家告别辉县,驱车朝卫国故地鹤壁方向驶去,当晚入住鹤源饭店。
10日上午8:30,大家登车出发,前往古卫国康氏文化苑工地,这是此行考察的中心任务,各位专家要一起为文化苑内涵建设出谋划策。鹤壁市*协原主席张俊成得知,也赶来与大家同行,真诚展现他一直对此文化项目的关心和倾力支持。9时许,车子抵达朝阳山下。大家一下车,就被工地的景象所吸引了,站立在“古卫国康氏文化苑项目简介”巨幅标牌前,看着文化苑鸟瞰图和文字说明,听罢献堂会长对文化苑建设的初衷、选址、设计和布展内涵的构思介绍,都惊叹文化苑规模宏大,称赞献堂会长和康姓人有气魄、有眼光。杨文胜院长深情地说,康氏是西周姬姓正统皇室传人,选在始祖康叔治卫建功故地建造文化苑,一定能做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康氏优良家风这篇大文章。柳玉东馆长则以堪舆学视角评价文化苑地势优越,背倚大山,怀拥平原,向偏东南,兑卦吉利。可以肯定,古卫国康氏文化苑的地势就已昭示其必将成为一座有影响、有特色的博物馆,有独特吸引力的旅游景点。刘馆长和崔所长则一致表示,听献堂会长的介绍,可知他对西周和卫国历史的钻研是下了功夫的,收集的资料一定相当丰富。致力于古建筑设计施工的李世晓主任,则提出自己整体谋划、统筹安排、穿插流程、有效轮转的施工设想。张主席与献堂会长交往已久,自文化苑立项至今,一直给与真诚关心和支持,也不无感慨地对各位专家说,凭我对献堂会长的了解,他是一位少见的有浓厚文化情怀的企业家。
献堂会长一行在文化苑工地
献堂会长本已安排工地人员作了准备,想让各位专家先到办公室稍事休息再到工地,但大家都被高处的施工现场所吸引,要先睹工地建设场境。而此时正有炎阳直射朝阳山东麓,为减少各位登高攀爬的体力消耗,大家就乘车直达工地最高处康叔祠前。屹立于此的康叔祠框架巍峨,雄姿初现,献堂会长向大家介绍,受疫情影响,原订购的俄罗斯木材不能入境,计划调整思路另开渠道,争取尽快购得木材,尽早开始下阶段屋面斗拱施工,力争年底康叔祠能完好竣工。大家移步康叔祠北侧,查看了正在紧张施工的康氏书画院工地后,顺势而上,绕康叔祠后的平地来到其前面回填起的平台,走进去仔细观看支撑这座宏大建筑物的竖柱横梁,走出来可眺望东面次第排列的各建筑物基础,一览福建德成宗亲承建的和集堂工地上铲车回填基础的忙碌景象。置身于此,谁都能在想象中感受到康叔词应有的神圣与庄严,领略到文化苑整体规模的恢弘气势,因此大家都不禁发出赞叹:“文化苑建好,景象一定壮观!”。于是,献堂会长邀大家在此合影,留作此行的纪念。然后,便引领大家绕行走下康叔祠前的平台,依次指点、介绍各建筑物的基础、功能和初步布展构思。大家缓慢移步,边看边听,而卫君堂基础旁摆放的数十个青白色大型石柱础则吸引各位驻足观看。工地技术人员告诉会长,这是昨天供货厂家才运到的,还没顾上一一检验,今天就麻烦各位帮助验收。各位文博专家都曾品鉴过雕琢精美的古旧石柱础,但这样天然清新的原材初雕石柱础却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