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有灵无主,尸骨有主无灵。若把有主无灵的尸骨葬到相当好的有灵无主的山川上去,则可使无灵的尸骨有了灵气,无主的山川有了主人。
风水理论认为,祖墓的风水,会影响后人的命运;而一国之君陵墓的风水,则会影响整个国家的命运。历代的皇家陵寝都十分重视选择陵穴,以图皇权永固。皇陵一般都位于京师附近,如西周、秦、汉、隋唐均以长安为京师,故此这五个朝代的皇陵大多集中于长安附近;而元、明、清三代均以北京为京师,所以这三代的皇陵皆位于北京附近。
唐皇陵
唐朝帝王陵墓区,分布于关中盆地北部,陕西渭水北岸之乾县、礼泉、泾阳、三原、富平、蒲城一带山地,东西绵延三百余里。唐陵的特点是“依山为陵”,不象秦汉陵墓那样采取人工夯筑的封土高坟,而开“山陵”之先河。十八座唐陵中,仅献陵、庄陵、端陵位于平原,余均利用天然山丘,建筑在山岭顶峰之下,居高临下,形成“南面为立,北面为朝”的形势。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22公里的九峻山主峰,九峻山山势突兀,海拔米,南隔关中平原,与太白、终南诸峰遥相对峙。东西两侧,层峦起伏,沟壑纵横,愈加衬托出陵山主峰的险峻雄伟。除了四周山峦的护卫之外,更有泾水环绕其后,渭水萦带其前,山水具佳,愈加显得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由昭陵主峰迤逦而南,有座功臣贵戚陪葬墓,占地约30万亩。李世民的玄宫居高临下,陪葬墓列置两旁,衬托出昭陵至高无上的气概。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坐落在乾县西北的梁山上。据《新唐书?高宗本纪》记载,李治于光宅元年(年)葬于乾陵,神龙二年(年)重启乾陵墓道,将武则天合葬于墓中。梁山海拔米,呈圆锥形,山巅三峰耸立,北峰居中最高,即乾陵地宫所在,为陵之主体,与九峻山遥相比峻。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而形体相仿,犹如天然门阙华表捍陵。上面各有土阙,望之似乳头,俗称“奶头山”。梁山东有豹谷,西有漠谷,整个地势似一个头北脚南仰卧在大地上的人体。
乾陵因山为陵,以山为阙,气势雄伟,规模宏大,陵园有内城外成之分。内城的南、北、东、西城垣基址程度分别为米、米、米和米,城垣均为夯筑而成。内城四面各开一门。陵园内有石刻群,除内城四门各有一对石狮,北门立六石马(今存一对)外,其余石像均集中排列在南面第二、三道门之间……从南至北,计有华表、翼兽、鸵鸟各一对,石马及牵马人五对;石人十对,还有无字碑、述圣碑和六十一个“蕃酋”像,丝毫不减皇宫之气派。
唐代的皇陵一改过去积土成山为陵的做法,采用直接凿山为墓的方式。
风水学认为,山为大地的脉搏,是生气行走的地方,将墓葬在这里,能更好地吸收生气。此外,鉴于过去历代盗墓猖獗的现象,挖土堆山的做法能轻易显露墓葬之所在,而在山中凿墓室,封闭后则不容易显露痕迹。
北宋皇陵
北宋皇陵区共有八座皇陵,还有众多的皇后陵、功臣陪葬墓,均分布在今河南省中部的巩义市芝田镇八陵村北至孝义镇的区域内,东西长约13公里,南北宽约12公里。东距北宋都城东京(今开封市)约公里,西距北宋西京(今洛阳市)约55公里,是宋代东、西两京往来的必经之地。
北宋陵选址于岗阜与平原的交界地带,地形东南高西北低。陵区东接青龙山,西抵回郭镇柏峪南岭,头枕*河,足登嵩山;附近浅山区又盛产“岩棱温润,罕与为比”的上等石料,便于就近取材建造陵墓和雕刻石像。是块难得的“高山为屏,大河为带”的风水宝地。
北宋时风水同样很盛行,但术理与隋唐时明显不同,这时在葬制上信奉“五音姓利”说。所谓“五音姓利”,就是把人的姓氏分成宫、商、角(jué)、徵(zhǐ)、羽五音,再将五音分别与阴阳五行中的土、金、木、火、水对应,这样即可在地理上找到与其姓氏相应的最佳埋葬方位与时日。因此,丧葬择地选日时,若与之相合则阴阳相生,大吉大利,反之阴阳相克,主凶。
宋人王洙《地理新书》透露,北宋皇室赵姓属“角”音。而“东方木,其气生,其音角,其虫苍龙”,“角”音对应木行,木主东方,阳气在东,于阴阳地理上应是东高西下为最佳,南高北低亦好,即所谓“东高西下为之角地……南高北下为之徵地,角姓亦可居之”。如同时具备这两种地势,则必是西北低垂,东南仰高。
巩义的地貌正符合这种风水要求。用南宋人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九)一书中的话来说就是——“永安诸陵,东南地穹,西北地垂,东南有山,西北无山,角音所利如此。”
南宋皇陵
南宋皇陵区属大宋王朝陵区的一部分,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皋埠镇境内镇宝山的山岙(ào)里。
南宋与北宋相对,共有9位皇帝,葬在皇陵区的只有6位,后三位都是小皇帝:宋恭帝赵显3岁当皇帝,5岁被攻陷临安的蒙古*掳走,不知下落;宋端宗赵昰(shì,同“是”)10病死;最后一位叫赵昺的小皇帝,被陆秀夫背着跳了海。
所以,南宋的皇陵区又叫“宋六陵”。
为什么南宋陵区会选在绍兴市境内,而不是在临安附近卜选?这也是当时“五音利姓”风水理论影响的结果,大概经过是这样的。绍兴元年(公元年),随宋高宗南渡的宋蜇宗昭慈皇后孟氏(孟太后)病死,遗诏给宋高宗,要求“攒殡”。
攒殡,意思将棺材暂时集中安葬,意思是希望有朝一日讨回中原,重新迁葬于河南巩义的祖陵区。
当时大奸相秦桧把持朝中大权,孟太后这么一说,攒殡之地怎么安排,便提到了朝廷的议事日程。
宋高宗派出懂风水的朝臣出去卜地,最后相中绍兴市东南面镇宝山北面一大片平地,即当地人所说的山岙。朝臣称,这里是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但在一般人看来,这里就是一条穷山沟。
这山岙的风水到底有什么好?《绍兴府志》记载了杨华在宋宁宗死后奉诣卜地后的上奏:“泰宁寺之西,山岗伟峙,五峰在前,直以上皇,青山之雄,翼以紫金,*之秀,层峦朝拱,气象尊崇,有端门、旌旗簇仗之势,加以左右环抱,顾视有情,吉气丰盈,林木荣盛。”
从杨的说法来看,南宋皇陵这块风水宝地,可能采用了“峦头派”相法卜到的。实际上,选择绍兴做皇陵区,并非是完全如杨华所说,同时也运用了“理气派”的风水原理。
但不论是何种派法卜选出来的,选在泰宁寺附近建陵算是倒了大霉,后蕃僧杨辇真伽盗陵,就是泰宁寺和尚引来的,这也是后话。
绍兴在杭州的东南方,根据当时宋朝皇室迷信的“五音姓利”理论,正位于“国音”有利的方位。后来所有陵的山向也都得朝着北方,有人说这是北望祖陵,不忘收复河山的意思,实际是与“五音利姓”的风水方位巧合。
南宋皇陵的风水巧合,还有另外一个说法是,河南巩义皇陵区的东南面有一座山叫青龙山,而刚好皋埠镇东南面当时也有一座青龙山。这么多巧合,陵区自然就是这里了。此后,包括皇帝在内,南宋所有皇室人员死后均葬在这里。
元代皇陵
中国古代帝王死后修建皇陵,大多数会选择好的风水,大张旗鼓的修建,但是在历史上,有一个朝代的古墓竟然集体消失了!元朝的历任皇帝,他们的古墓的至今没有找到,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成吉思汗陵。
明朝叶子奇《草木子》中记载:元朝皇帝驾山崩,“用啰木两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毕,则以*金为圈,三圈定(箍两头、中间)”。然后,掘深沟一道埋葬,“以万马蹂之使平。杀骆驼于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
元朝陵墓除蒙古族人的墓葬难以找到外,其他的还是有的,比如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花官乡的元朝墓葬群。
元朝蒙古族人的墓葬难以发现源于蒙古族的特殊传统或说是信仰。蒙古人没有肉身崇拜的传统,认为人的肉身来自于大自然,去世了也应该回归大自然。早日安葬,灵*方可升天。蒙古人有自己独特的丧葬习俗。其特点是不同于中原汉族的厚葬久丧,而是薄葬简丧。
蒙古旧俗,人死后,如果不是一个重要的人物,就被秘密地埋葬在他们认为是合适的空地上。埋葬时,同时埋入他的一顶帐幕,使死者坐在帐幕中央,在他面前放一张桌子,桌上放一盘肉和一杯马乳。
此外,还埋入一匹母马和它的小马,一匹备有马笼头和马鞍的马。另外,他们还杀一匹马,吃了它的肉以后,在马皮里面塞满了稻草,把它捆在两根或四根柱子上。因此,在另一个世界里,死者可以有一顶帐幕以供居住,有一匹母马供他以马乳,他还有可能繁殖他的马匹,并且有马匹可供乘。
至于重要的人物,他们死后则秘密地找一个空旷的地方,在那里他们把草、根和地上的一切东西移开,挖一个大坑,在这个坑的边缘,他们挖一个地下墓穴,再把尸体放入墓穴,放入如上幕帐等必要的东西。
另据《蒙古秘史》记载,蒙古皇族下葬后,先用几百匹战马将墓上的地表踏平,再在上面种草植树,而后派人长期守陵,一直到地表不露任何痕迹方可离开,知情者则会遭到杀戮。
尤其成吉思汗的王陵具有代表性,传说,成吉思汗下葬时,为保密起见,曾经以上万匹战马在下葬处踏实土地,并以一棵独立的树作为墓碑。为了便于日后能够找到墓地,在成吉思汗的下葬处,当着一峰母骆驼的面,杀死其亲生的一峰小骆驼,将鲜血洒于墓地之上。等到第二年春天绿草发芽后,墓地已经与其他地方无任何异样。
在这种情况下,后人在祭祀成吉思汗时,便牵着那峰母骆驼前往。母骆驼来到墓地后便会因想起被杀的小骆驼而哀鸣不已。祭祀者便在母骆驼哀鸣处进行隆重的祭奠。可是,等到那峰母骆驼死后,就再也没人能够找到成吉思汗的墓葬了。
元人陵墓之隐蔽性由上可见一斑,也自然难以让人发现。
南宋文人的笔记记载,成吉思汗在宁夏病逝后,其遗体被运往漠北肯特山下某处,在地表挖深坑密葬。其遗体存放在一个将大树中间掏空做成的独木棺里。独木棺下葬后,土回填,然后“万马踏平”。为了不让外人看出曾经动土的痕迹,“万马踏平”后,还要用帐篷将周围地区全部围起来,待到墓葬地面上的青草长出,与周围的青草无异,才将帐篷撤走,这样墓葬的地点就不会泄露了。
据说中国风水在进入元代时期便跌入了低潮。就连元朝帝王死后的丧葬仪式也很简单,甚至还有元朝皇帝不相信墓葬风水的说法,这与历代帝王都注重风水的风格似乎有些异常,也更是让人难以置信。
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一个封建王朝的皇帝都非常注重风水陵墓的修建,却惟独元朝皇帝死了以后没有留下宏大的皇陵风水墓园。这也只能说明元朝皇帝死了以后的安葬仪式与其他朝代相比存在着许多不同,而断不能说明元代的皇家王朝不相信风水。
据《新元史·礼志》记载,元泰定二年(年)官方即下令禁用阴阳相地之邪说:“泰定二年,山东道廉访使许师敬,请颁族葬制,禁用阴阳相地师之邪说,时同知密州事杨仲益撰用周制国民族葬昭穆图,师敬韪其言,奏请颁行天下焉。”这是反映了元代时期帝王家族对民间丧葬礼数与阴阳相地术的约束或管制,并不代表元代帝王不信风水,只能说风水术进入元代时期官方就直接剥夺了民间百姓信风水和用风水的权利。
从此,风水术就成了帝王家族的私用术法,因此元代风水领域才出现了衰微现象,由于官方的制约,在当时的风水师自然也不会太多,更别说有什么特殊贡献的专著了,这一点可以从元代风水书籍的罕见程度上得以印证。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昌平县天寿山下方圆4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上,乃是现存最大的皇帝陵墓群。
据《明史·太祖纪》和《天府广记》记载:朱元璋幼名重人,又名兴宗,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出身寒门。17岁那年,因天旱蝗灾,父母兄弟相继去世。邻居刘继祖看他可怜,曾给坟地一块,遂得以克葬亲人。从此,“孤无所依,乃人皇觉寺为僧”。
后来,风云际会,逐鹿中原,定鼎金陵,位登大宝,于是便追尊四代,建仁祖淳皇帝陵于凤阳,并命皇太子到泗州(今江苏泗洪县)祭告祖考妣。由于年代久远,祖先当年葬地的确切位置已难以确认。
因此,皇太子一行就只好站在泗州城上望河凭吊。可是,洪武十七年(公元年)农历十月十二日,族人朱贵声称他已找到朱元璋祖父当年的居处和葬处,并随之公布了一个风水故事:
朱元璋的祖父生于宋末元初,为江苏句容县通德乡朱家村人。后天下大乱,遂携家渡淮,到泗州定居。每遇红白大事,当地百姓常推他做司仪。有一天,他在屋后杨家墩下的一个土坑里正躺着歇息,忽然来了一老一少两个道士,那老的指着熙祖所卧之地说:“若葬此地,必出天子。”小道士问道:“何以见得?”老道说:“不信可以插个干树枝试试,肯定生叶。”
接着,急呼熙祖起来。熙祖听到他们的对话后佯装睡熟。于是,两个道人插完树枝便扬长而去。十日后,熙祖赶早去验,果然枯枝发芽生叶。于是巧施调包计,拔去生枝,另换枯枝。过了一会儿,两个道土赶来。那老道见枯枝未发,而熙祖在旁,因此心生疑窦,指着熙祖说:“肯定被此人换去。”转身又对熙祖道:“若想发福,死后葬此,家门当出天子。”
说完悻悻而去。元泰定四年(公元年),熙祖去世,遂葬该地,不等封土,即自成坟。
这一年末,朱家又迁到钟离之东的盱眙县木场里。一天,朱元璋的母亲遇一异人,修须奇貌,头戴*冠,身着朱衣,给了她一丸白药。这药神光闪闪,一吞下,即身怀六甲。
第二年,即元天历元年(公元年)九月生下一子,这就是朱元璋。此时离其祖父葬期只有一年。
因为朱贵认坟有劳,朱元璋除了恩赐给他田宅钞锭金带衣服等物外,还特别授予他一个祖陵奉祀四品官,并许其子孙世袭管理署事。
十三陵风水为何难保大明昌盛风水,在我国是一个非常有诱惑力的话题。在古代,特别是汉唐以后,上自帝王宫室、陵墓,下至官署、寺庙和民宅,在选址和营建过程中大多都深受风水理论的影响。最初,风水只是古人寻找墓地时使用。
它的理论大概是:葬地内有生气,生气可以带来福音。而生气在地里是流动的,遇风吹就会失散,遇水流拦挡就会停止不动。
所以,古人寻找墓地,都是选择生气凝聚的地方,即风吹不到、有水流可以阻挡它流动的地方。后来,人们将风水概念扩大到城市、民居等领域。为了加以区别,人们将风水划分为阴宅风水和阳宅风水两大类。
明代帝陵的卜选,就是在阴宅风水术的指导下进行的。卜选的方针是:四面有山,左右和前面有水;山水曲折变化;龙(陵后的山脉)、穴(陵墓中安放棺椁的地方)、砂(陵寝风水格局中龙以外的其他山脉)、水(河流)之间的相配关系等等。
十三陵陵址的卜选最初始于明永乐年间,为了求得吉祥的墓地,明成祖命江西风水师廖均卿在昌平境内寻找墓地。
后来他在这一地区找到“吉壤”,叫*土山,山前有龙虎二山,形成风水宝地。经朱棣亲自踏勘确认后并封为“天寿山”,并于年开始修建十三陵的第一座陵墓——长陵。十三陵所处的地形是北、东、西三面环山,南面敞开,山间泉溪汇于陵前河道后,向东南奔泻而去。陵前6千米处神道两侧有两座小山,东为“龙山”,西为“虎山”,符合东青龙、西白虎的四灵方位格局。
用风水理论来衡量,天寿山山势延绵,“龙脉”旺盛,陵墓南面而立,背后主峰耸峙,左右“护砂(山)”环抱,向南远处一直伸展至北京小平原,前景开阔。陵墓的“明堂”(基址)平坦宽广,山上草木丰茂,地脉富有“生气”,无疑是一处天造地设的帝陵吉壤。在中国传统风水学说的指导下,十三陵从选址到规划设计,都十分注重陵寝建筑与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谐统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设”的完美境界,用以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
十三陵的选址考虑了天干的因素(即天时,天时考虑三、六、九)、人的因素(明代十三代皇帝陵墓都建在此)、地的因素(土质很差,以虎山为最差。也许它原来的土质是好的,到现在已经发生变化)。这个十三陵是一个聚人气、才气的风水宝地,就像故宫一样,虽然朝代变换,民族却愈加强大。当然,十三陵虽然是风水宝地,但是,也保不住大明王朝的千秋万代,在中国历史上,朝代更替几乎具有某种神秘的必然性。
*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说:“年,是为万历十五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枕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所以将明朝的灭亡完全归罪于十三陵的风水也是不恰当的。
清朝皇陵
清朝皇帝的陵墓群有三处:北陵、东陵和西陵。
清北陵位于沈阳市内北部,本名昭陵。为清太宗皇太极和他的后妃的陵墓。
清东陵、西陵则是清朝入关以后的皇帝陵墓群。清朝从年入关,到年被推翻,统治中国多年,共有十个皇帝,分别葬在东、西陵。
清东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古帝陵建筑,共建有皇陵五座:顺治皇帝的孝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咸丰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以及东(慈安)、西(慈禧)太后等后陵四座、妃园五座、公主陵一座,计埋葬14个皇后和个妃嫔。
清东陵坐落在河北省唐山市的遵化市境。
清代帝王在选勘陵址时,以中国传统的“风水学”理论为依据,刻追求“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的山川形势,以达到“天人合一”的意象。
清东陵正是这种理念的最佳体现。陵区东侧的鹰飞倒仰山如青龙盘卧,势皆西向,俨然左辅;西侧的*花山似白虎雄踞,势尽东朝,宛如右弼。
靠山昌瑞山龙播凤翥,玉陛金阙,如锦屏翠障;朝山金星山形如覆钟,端拱正南,如持笏朝揖。案山影壁山圆巧端正,位于靠山、朝山之间,似玉案前横,可凭可依;水口山象山、烟墩山两山对峙,横豆陵区之南,形如阙门,扼守隘口。马兰河、西大河二水环绕夹流,顾盼有情;群山环抱的堂局辽阔坦荡,雍容不迫。
这天然造就的山川形势,对于镶嵌于其中的陵寝形成了拱卫、环抱、朝揖之势,实为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清西陵则始于雍正皇帝。传说雍正的皇位系篡改康熙遗诏,他怕死后遭到父亲训斥,所以另辟蹊径,兴建了清西陵。后来,乾隆帝创建了昭穆之制,孙子和爷爷葬在一起。
昭穆之制刚执行到嘉庆,就被道光破坏了,他本应葬在清东陵,因地宫渗水拆除后迁至清西陵。
清西陵位于保定市易县梁各庄西,周围群峦迭嶂,树茂林密,风景极佳。东有燕下都故城址,西望雄伟的紫荆关,北枕高耸挺拔的永宁山,南抵滔滔东流的易水河。
清代孙鼎烈在《永宁山扈从纪程》中这样描述清西陵:“山势自太行来,巍峨耸拔,脉秀力丰,峻岭崇岗,远拱于外,灵岩翠岫,环卫其间”,这正与“山势层叠深远,不宜孤峰独秀”的要求吻合。
“陵寝以风水为重,荫护以树木为先”。在清西陵余公顷的土地上现有约两万株古松挺拔屹立,更有20多万株幼柏茂密丛生,因此清西陵被冠以“华北地区最大的古松林”之美称。清西陵镶嵌在这浩大的松海林涛之间,正所谓“乾坤聚秀之区、阴阳合汇之所”。
西陵有帝陵四座:泰陵(雍正)、昌陵(嘉庆)、慕陵(道光)、崇陵(光绪)。后陵三座:泰东陵、昌西陵、慕东陵。妃陵三座:泰妃陵、昌妃陵、崇妃陵。此外,还有公主陵、阿哥陵、王爷陵等一共14座。
年,末代皇帝溥仪(宣统皇帝)的骨灰也葬人清西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