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古城集萃三段传奇往事,一座商丘故城
TUhjnbcbe - 2021/2/21 0:15:00
郑州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324721.html

南朝看足古江山,翻阅风流旧案

花楼雨榭灯窗晚,呕吐了心血无限

每日价琴对墙弹

知音赏,这一番

——孔尚任《桃花扇》

一柄桃花扇,传世千古情;风尘有傲骨,乱世见人心。

一个东方版“乱世佳人”的故事,自年孔尚任的《桃花扇》问世以来,传遍大江南北,以多个戏曲剧种的形式,传唱数百年。直至近现代,电影、电视剧也多次翻拍了这部经典的作品。一段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在明末清初的乱世背景中,把人性、情感、道德、伦理展现得淋漓尽致。

“秦淮八艳”之首的李香君,与风流倜傥的才子侯方域(侯朝宗)相识于明末的南京,两人一见钟情。在故事中起到穿针引线作用的“桃花扇”,最初是以侯方域一柄上等的镂花象牙骨白绢面宫扇送给李香君,并题诗作为定情之物开始,发展到李香君面对命运的逼迫坚贞不屈,以死相抗,血溅定情诗扇,以及后来友人将扇面血痕点染成桃花图,再到后来栖霞山二人重逢,这把传奇的“桃花扇”见证了侯李二人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也见证了明末南朝的动荡之中,人心倾轧的乱世众生相,“《桃花扇》何奇乎?其不奇而奇者,扇面之桃花也;桃花者,美人之血痕也;血痕者,守贞待字,碎首淋漓不肯辱于权奸者也;权奸者,魏阉之余孽也;余孽者,进声色,罗货利,结*复仇,隳三百年之帝基者也。帝基不存,权奸安在?惟美人之血痕,扇面之桃花,啧啧在口,历历在目,此则事之不奇而奇,不必传而可传者也……”(摘自孔尚任《桃花扇小识》)。

孔尚任在《桃花扇》中将两人的命运以远绝凡尘而告终,但这一部以真实历史题材撰写的文学作品,现实中的主人公侯方域(—)、李香君(—)非但没有在栖霞山抛却尘缘,反而两情绵绵,携手回到河南侯方域故里,在这里,他们又经历了人生另一番悲喜因缘(详见本文后续介绍)……

侯方域的故里,时称“归德”,便是今日本文的主角——商丘故城,侯方域故居也因《桃花扇》的故事而成为这座古城的明星。这块土地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洗礼,更多的传奇故事在这里发生,桩桩件件荡气回肠……

中原大地,五千年沧桑。这是一片古老的区域,辅夏、立商,春秋为国,称之为“宋”;西汉设郡,称之为“梁”。隋立“宋州”,唐号“睢阳”,后唐“归德",北宋兴皇,“应天”陪都,南宋仓仓,金元明清,“归德”一方。直至民国,九十年前,这片古老的土地才有了一个貌似古朴、却又暂新的城市称谓:商丘。

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周成王封殷商纣王长兄微子启在此地(商朝故都之一)建国,即宋国;从此之后,中国历史上多次有称作“宋”的朝代,都与此地有着难解的渊源:终结东晋的“寄奴”刘裕以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气势建立了南朝第一个王朝“宋”,史称“刘宋”;终结五代乱世的赵匡胤,则是以归德*节度使的身份*袍加身,更是以此地(其治所)为“龙兴之地”,建立北宋王朝,以“杯酒释兵权”换来了接近两百年的太平;靖康之乱,宋高宗仓皇逃至这里(当时称“南京”、“应天府”)继承了“宋”的国祚,然后继续南逃,开启了南宋王朝一百多年半壁江山的国运。

靖康二年(年),金人攻陷东京汴梁,掳走徽、钦二帝。孟太后命吏部尚书谢克家奉“大宋受命之宝“(国玺)迎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承继大统。因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是宋太祖龙兴之地,赵构便在南京应天府南门外幸山筑“中兴坛”,登坛受命,即皇帝位,这便是宋高宗,改年号建炎,史称”南宋”。

然而宋高宗并没有实现“中兴”,“应天府”于高宗继续南逃之后沦陷。之后金、元、明、清改称“归德”。元归德府于明代弘治十五年(年)时被淹没于*河水患,次年筑土围城。正德六年(年)在旧城北重筑新城,以元代城墙为南城墙。嘉靖三十七年(年)包砖建成。

现在人们所能见到的“商丘古城”,即明正德六年重筑之城。古城设四个城门,东为宾阳门,南为拱阳门,西为垤泽门,北为拱辰门。

年,归德府城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代的南京应天府,历经沧桑巨变,已淹没在现在的商丘古城南湖水面之下。

笔者到访之时,古城到处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眼前是五百年前古朴的城墙,水下有一千年前宋代的陪都;远处遥望现代化的塔吊林立,不知未来,这片土地又是怎样一种风貌?

拂去历史的尘埃,无论怎样的浮躁与虚华,也难以掩盖岁月的沧桑。毕竟这片土地曾经目睹了中原几千年的*权兴替,也见证了朝代更迭所无法割断的文化传承。

毕竟,号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的应天书院在这里生根发芽、桃李满布天下。“应天书院”始于乱世,却矢志传承圣人文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曾在此求学、任教,一所书院影响几代人,后世多少贤达才俊从这里走出,成为国家的栋梁!

(一)应天书院阅沧桑

书院是中国古代民间教育机构,最早出现在唐朝。我国现存始建年代最早的湖南衡阳石鼓书院,自唐元和五年(公元年)至今已有余年历史,可惜在抗日战争中毁于炮火,近年依清制复建。

唐朝末年,五代乱世,官学荒颓,私学方兴。文人风骨,不求功名利禄,但求往圣绝学,筑书舍,收门徒,书院日渐成型。应天书院的前身睢阳学舍,以及嵩阳书院、*洞书院都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四大书院”中的另一家“岳麓书院”则创立于此后的北宋初年。

睢阳学舍的创建,始于杨悫,兴于戚同文。《宋史》中记载,杨悫“力学勤志,不求闻达”。戚拜杨悫为师,绝意禄仕,心系太平一统、天下同文,遂以"同文"为名字。杨悫曾经劝戚同文入仕,戚同文回答:"长者不仕,同文亦不仕。"

在今天商丘古城南湖的东南部,水面上浮现出一片白墙灰瓦的“别院仙宫”。这里便是近年复建、于年竣工的应天书院。

宋代的“应天书院”建筑已经不在了。明朝弘治十五年(公元年),古*河泛滥,应天书院原址被淹埋于地下,位置就在今商丘古城南湖里。据有关资料介绍,原址在复建地址向西,直线距离约米。

应天书院门前,建有一座单拱的“状元桥”。北宋初年,天下初定,朝廷为选拔人才,实行科举考试。《宋史》中记载,应天书院的前身——睢阳学舍有五六十人登第。文人、士子仰慕戚同文之名,不远千里来到这里求学,一时间出现了“名师名校”的盛况,培养了大批国家栋梁之才。

过了“状元桥”,便是书院的大门。远远可以望见“应天书院”的匾额。

北宋景德二年(年),宋真宗追念宋州是宋太祖的“龙兴之地”,升其为“应天府”。据《续资治通鉴》记载,在此四年之后的年,宋真宗下诏,为这所民办书院赐额“应天府书院”。

书院大门两侧立柱上的对联,上联是“应天始兴学,书院冠华夏”,下联是“学子频中第,俊才擎宋廷”,高度概括了应天书院在中国教育史上的特殊地位,及其培育的人才对整个北宋朝廷带来的巨大影响。

说到这种巨大的影响,就不能不提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

应天书院崇圣殿及其西侧的“范文正公纪念堂”

在宋真宗赐匾额“应天府书院”两年之后的年,23岁的范仲淹来到这里。范仲淹是苏州吴县人,两岁丧父,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继父让他学商贾技艺,但他却只喜读书。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范仲淹了解到自己的身世,23岁的他与继父家族脱离关系,来到应天府书院,断绝家庭供给,开始了五年的苦读岁月。


  早年时的范仲淹便有“断齑画粥”的苦读经历,据《宋书》记载,来到应天府书院后,范仲淹“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而且,这里有志向、节操、才智俱佳的师生,共同研读、切磋、请教,还有大量的书籍可供阅读。良好的学习环境,低廉的学习、生活成本,为经济拮据的范仲淹提供了难得的求学机会。

公元年,宋真宗到亳州朝拜太清宫,驾临应天府,升应天府为南京,并赐宴三日。一时间人们都争先恐后一睹龙颜,而范仲淹却不为所动,一个人闭门苦读,别人劝时,他只随口说了一句:“以后见也不晚”,果然,第二年,范仲淹进士及第,27岁的他得以入仕。

范仲淹与应天府书院的命运交集不仅仅是青年求学,更重要的是后来为母丁忧守制期间,受知府晏殊之邀,执掌应天府书院。

范仲淹来到应天府书院执教时,已年近不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远大的*治抱负、丰富的阅历与广博的见识,为应天府书院的治学精神带来了新的提升,为北宋朝廷的人才培养开拓了新的局面。

范仲淹执教期间,勤勉督学、以身示教、创导时事*论,推动宋初学术、书院学风转向“经世致用”,为推动应天府书院兴盛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特别是他倡导的“以天下事为己任”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

范仲淹任教第二年,学生王尧臣、赵槩考中了状元和探花,成为朝廷的栋梁。

范仲淹对寒门子弟极为爱惜,充满“共情”,这当然和他自己的身世有关。唐宋八大家中独占三席的“三苏”的举荐人、伯乐张方平,少时聪慧家贫,范仲淹曾悉心栽培。张方平后来与王安石前后官至宰相。

北宋理学家、教育家孙复,其幼年家贫,父早亡,但其力学不辍,饱读六经,贯穿义理。范仲淹得知后,对其多有资助,安排他在书院半工半读。孙复后来创立的“泰山学派”对后世影响很大,其门生文彦博、范纯仁出将入相,成为国家柱石。

在北宋的朝廷上下,直接或间接受到应天府书院、范仲淹文化熏陶的精英人士不胜枚举。这种文化影响,体现在大宋的文化思想、文治武功方方面面,范仲淹及其后的富弼、张方平、孙复、石介、张载、文彦博等在*治、*事、外交、文化、思想、教育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北宋景祐二年(年),应天府书院改为南京府学,正式编入官学系列。据《宋史》中记载,从这里走出去而后留有传记的名人,统计可达38人之多。北宋庆历三年(年),南京府学升为国子监,这次升级,使它与东京汴梁、西京洛阳的国子监,并列成为北宋最高学府,成为全国仅有的三所“国”字牌学府。

东京、西京国子监,招生门槛是“三公子孙”,南京国子监招生的条件则是“七品以上官员子孙和庶人俊秀”,开辟了国子监招收平民百姓子弟的开端。

应天书院崇圣殿

今天的应天书院,进入大门后正中央面对的是一座雄伟的大殿,名字叫“崇圣殿”,殿内正中是孔子的雕像,两侧分别是著名的儒家十弟子:曾参、闵子骞、冉耕、子贡、子路、颜回、子思、冉雍、宰予、冉求。

从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到戚同文的“天下同文”,发展到范仲淹“以天下事为己任”,再到南京国子监“招收庶人俊秀”,巨大的文化进步、教育进步,背后依靠的是中华几千年一脉相承的文化信仰,依靠的是杨悫、戚同文等人于乱世之中“力学勤志,不求闻达”的文人风骨,加上宋代统治者“扬文抑武”的*治理念,造就了民族文化在北宋一朝达到了辉煌的巅峰。

然而历史总是周而复始地上演着王权的兴替。应天府书院也随着北宋末年的兵乱而毁掉,金、元归德府学和文庙则再也难以恢复往日辉煌,直至明代弘治年间的*河水患将这一切淹埋在今天的南湖水底……

厚重的文化积淀已沉入水中,遥望眼前那若有若无的“历史再现”,心中不免感慨万千……书院的建筑可以重建,文人的风骨却令人缅怀千年……

今天的应天书院,有着宏远的目标规划,眼前却只完成了一期的建设工程。浩瀚清幽的水面,崭新空旷的院落,一时间让人难以体会那种厚重的历史文化带来的心灵冲击。

明代的归德府,人才辈出。明万历二十九年(年),归德知府郑三俊,继承范仲淹的治学兴学精神,建成范文正公讲院,像范仲淹一样亲自执书讲学。官至户部尚书的侯恂、南京国子监祭酒侯恪、户部侍郎兼兵部侍郎叶廷桂、大学士宋权等,都是他的学生。

前文中《桃花扇》的男主人公侯方域,就是户部尚书侯恂的儿子,他后来撰有《壮晦堂文集》十卷,《四忆堂诗集》六卷,与李香君返乡后专心学问,成为明末清初三大散文家之一。《壮晦堂文集》中侯方域本人撰写的《李姬传》为我们从另一角度讲述了《桃花扇》的故事……

(二)贞烈凄婉《桃花扇》

李香君,苏州枫桥人,本姓吴。其父原是一位武官,因系东林*成员,被魏忠贤一伙阉*治罪后家道败落,飘泊异乡。八岁时,她被秦淮名伎李贞丽收为养女,随养母改姓李,名李香,号香君,绰号“香扇坠儿”。

侯方域是明代户部尚书侯恂之子,祖父及父辈都是东林*人,都因反对宦官专权而被黜。才华横溢的侯方域到南京赶考时,遇到了豆蔻芳龄的李香君。相同的社会价值观,使两个人在面对阉*时同仇敌忾。再到后来恰值李自成进京,崇祯皇帝在北京煤山上吊,大明王朝覆灭,阉*拥立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南明小朝廷,对东林*人再次大肆迫害。继而,清兵入关,大举南下,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就是在这样风雨飘摇的社会大背景下展开……

(以下蓝色字体为侯方域《李姬传》原文,来源于网络)

李姬者,名香,母曰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博,输千金立尽。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张学士溥、夏吏部允彝急称之。少风调皎爽不群。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

(“壮悔堂”内侯方域、李香君塑像,图片来源于网络)

雪苑侯生,己卯来金陵,与相识。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初,皖人阮大铖者,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持之力。大铖不得已,欲侯生为解之,乃假所善王将*,日载酒食与侯生游。姬曰:“王将*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侯生三问,将*乃屏人述大铖意。姬私语侯生曰:“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王将*者殊怏怏,因辞去,不复通。

未几,侯生下第。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羁,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歌矣!”

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姬叹曰:“田公岂异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卒不往。

(侯方域故居“壮悔堂”,图片来源于网络)

字里行间,一位美丽、聪慧、有才华、有见识、有担当的贞烈女子形象跃然纸上。李香君忠实于真挚的爱情,勉励侯方域保持气节,敢于抗拒权贵的诱惑与威胁,其高尚的气节操守在言行举止间得以完美的展现。

孔尚任的《桃花扇》使李香君的故事蜚声海内,许多游人慕名来到商丘古城,一睹侯方域的故居“壮悔堂”。不巧的是,笔者于年十一期间来到商丘古城,恰赶上“壮悔堂”连同其对面的侯府(侯恂故居)正在施工改造,未能亲眼目睹里面的建筑陈设。遗憾之余,从网络搜索几张以往的图片,聊以慰藉。

孔尚任的《桃花扇》中,侯方域与李香君两人最终远绝凡尘;电影版的《桃花扇》中,两人最终久别重逢,香君喜出望外。而当侯方域脱掉外衣,呈现一身清朝官服,香君大惊,知道侯方域变节降清,便严厉斥责,并撕碎定情诗扇,以示决绝。侯方域自惭形秽,黯然而去……

艺术作品中的结局,是结合其作品主题思想的虚构。真实的生活中,人性更加复杂,现实更加残酷,更多的无奈让人生充满酸楚。

现实中的男女主人公双双携手,回到侯方域故里。由于身份地位的差别,他们隐瞒了李香君的过往,以吴氏女子、侯方域妾的身份住进了西园翡翠楼。在这里,李香君与公婆和睦相处;与侯方域元配夫人常氏相敬如宾,姐妹相称;与侯方域鱼水情深,琴瑟和谐。从年到年这八年时间里,李香君生活得平安、舒适,也可以说是她一生中最为幸福美满的时期。

(李香君居住的“翡翠楼”,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就在侯方域去南京为香君求子、寻亲的时候,李香君身份的问题终于暴露了。公公侯恂这位前户部尚书,知道李香君曾经秦淮歌伎的身份后,怒不可遏,大发雷霆,当即命令李香君滚出“翡翠楼”。后经人讲情,才心不甘情不愿地让她住到离城十五里的侯氏柴草园——打鸡园。

那里是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凉村落,而此时李香君已身怀有孕。婆母和常氏夫人得知此事,深感同情,二人一再向侯恂求情,侯恂才勉强答应派一个小丫头去那里服侍。

侯方域在江南寻亲求子回到商丘之后,发现李香君被赶到城郊打鸡园,心如刀绞,悲愤至极。他多次在父亲面前长跪,替香君辩解,请求父亲收回成命,但最终遭到的还是无情的训斥。年春,李香君在打鸡园生下一个儿子,但因为自己是下九流,身份低贱,孩子不能随侯方域姓侯,只能随自己姓李。孩子生下不到几个月,李香君便在郁闷绝望中,患肺痨离世,终年三十岁。坟墓埋在村东头。

侯方域在痛苦与内疚中,在李香君墓前,树碑撰联:

卿含恨而死 夫惭愧终生

在李香君去世仅一年后,年仅三十七岁的侯方域,也在忧闷中走完了自己充满惆怅悔恨的人生之路。

现实生活中的侯方域与李香君,也曾坚强,也曾彷徨。李香君贞烈刚强,也无法与残酷的封建礼教以及凄婉的命运抗争;侯方域有刚有节,有时却又软弱可叹,一是曾经参加清廷科考,留下“人生污点”,二是无法与父命抗争、保护香君。近年有很多学者在分析侯方域后来将原“杂庸堂”改名“壮悔堂”的含义,分析他内心深处的多重矛盾:正值壮年,碌碌无功名(其中各种辛酸);虽然意在守身忠节,却又有“人生污点”;至亲至爱着李香君,却对她的遭遇“无力回天”。这一桩桩、一件件,每一件对他都是撕心裂肺的痛……

秦淮无语话斜阳,家家临水应红妆

春风不知玉颜改,依旧欢歌绕画舫

谁来叹兴亡!

青楼名花恨偏长,感时忧国欲断肠

点点碧血洒白扇,芳心一片徒悲壮

空留桃花香。

——孔尚任《桃花扇》

(三)天惊地恸战睢阳

与前面两段朝代更迭时期的故事不同,下面这段故事体现的是,正是由于它的坚守,保住了大唐王朝的国运;牺牲了一座城市*民的生命,换来了大片国土的安宁。这座被牺牲的城市当时叫做“睢阳”,唐之前叫“宋州”,唐之后叫“归德”,现在叫“商丘”;故事发生在唐朝中期著名的“安史之乱”,故事的主人公叫张巡、许远和众多爱国忠烈的将士、平民。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睢阳保卫战”。

“张巡祠”坐落在商丘古城南门外,是为纪念“安史之乱”中保卫睢阳而殉国的张巡、许远等人,于年重建。张巡墓坐落于此。

唐代天宝十四年(公元年)冬,安禄山发动著名的“安史之乱”。《资治通鉴》记载,他率领步骑精锐号称二十万,初以讨杨国忠为名,“烟尘千里,鼓噪震地”。当时大唐王朝历经数十年的太平盛世,“猝闻范阳兵起,远近震骇”,兵锋所指,所向披麾。所到之处,守将不战而逃或者望风而降者比比皆是,叛*长驱直入,很快便占领了东都洛阳。

公元年元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唐玄宗自毁长城,一代名将封常清、高仙芝先后被杀、哥舒翰被逼出潼关战败导致潼关失守,唐玄宗被迫南逃蜀中。颜杲卿、颜真卿、郭子仪、李光弼等组织武装力量在河北、山西与叛*展开拉锯战。当时职别很低的真源县令(今河南鹿邑)张巡,以对大唐坚定的忠心、微薄的兵力(由一千发展到三千人)、超群的*事才能,在雍丘(今河南杞县)、宁陵对叛*组织了有效的抵抗,成为当时成功阻挡叛*武力扩张的主要力量之一。

公元年元月,安禄山死于内部谋杀,其子安庆绪继位,派大将尹子奇率十三万叛*围攻地处睢阳渠要冲的睢阳城(今河南商丘)。叛*的目的是夺取睢阳,卡住运河,扫荡江淮。睢阳太守许远自度其实力不足以抗敌,就邀请当时据守宁陵的张巡来协助自已一起保卫睢阳。张巡意识到睢阳城地理位置至关重要,叛*一旦攻陷睢阳,进入江淮,大唐的经济实力将遭受极大打击,双方的*事实力也将会此消彼长。张巡随即放弃宁陵,率兵三千入驻睢阳与许远三千八百人合兵一处,共保睢阳。

张巡*事才能卓越,在守雍丘时便对叛*搞过“突然袭击振声威”、“城垣轰破木栅围”、“束蒿灌脂焚敌胆”、“敌疲我扰巧夜缒”、“声东击西盗敌粮”、“计赚木材毁敌房”、“诸葛再世草借箭”、“再出奇兵敌仓皇”一系列*事打击,一时间声名大震。在睢阳保卫战中,张巡更是突显了随机应变的*事谋略,据《资治通鉴》记载,“张巡于城中夜鸣鼓严队,若将出击者;贼闻之,达旦儆备。既明,巡乃寝兵绝鼓。贼以飞楼瞰城中,无所见,遂解甲休息。巡与将*南霁云、郎将雷万春等十馀将各将五十骑开门突出,直冲贼营,至子奇麾下,营中大乱,斩贼将五十馀人,杀士卒五千馀人。”张巡想要射尹子奇而不认识他,就削蒿草为箭,被射中的人庆幸自己没被射死,就向尹子奇报告张巡没有箭了,张巡见状,令南霁云射杀尹子奇,正射中其左眼,差不点抓获他。“贼为云梯,势如半虹,置精卒二百于其上,推之临城,欲令腾入。巡预于城潜凿三穴,候梯将至,一穴中出大木,末置铁钩钩之,使不得退;一穴中出一大木,柱之使不得进;一穴中出一木,末置铁笼,盛火焚之,其梯中折,梯上卒尽烧死……贼又于城西北隅以土囊积柴为磴道,欲登城,巡不与争利,每夜,潜以松明、干蒿投之于中,积十余日,贼不之觉,因出*大战,使人顺风持火焚之,贼不能救,经二十余日,火方灭。巡之所为,皆应机立办,贼伏其智,不敢复攻……”

《资治通鉴》评价,张巡行兵“不依古法教战陈,令本将各以其意教之。”不搞教条主义,战术灵活多变,“自兴兵,器械、甲杖皆取之于敌……临敌应变,出奇无穷;号令明,赏罚信,与众共甘苦寒暑,故下争至死力。”

睢阳保卫战之初,身为睢阳太守的许远,职位高于张巡,“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许远出于对大唐江山的忠诚,对睢阳守卫责任的正视,以及对张巡*事指挥才能的充分信任,对张巡说:“远懦,不习兵,公智勇兼济,远请为公守,请公为远战”,自此将*事指挥权全权交给张巡,自己则负责筹集*粮和战争物资,搞好后勤工作。睢阳城破之后,许远被执送洛阳,至偃师,不屈而死。许远以其对国家忠诚的意志、坦荡的胸怀,千百年来为后世所敬仰。

张巡不但擅长守城,也注重攻心,瓦解敌*。“贼士攻城者,巡以逆顺说之,往往弃贼来降,为巡死战,前后二百余人”,可以想见,其他没有来归降的叛*将士,其*心也一定会受影响,战斗力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如果仅限于守城,而不积极出击,终会处于被动局面。张巡则利用自己士气高昂和叛*急于得城的弱点,多次主动出击,出其不意,以少胜多,使叛*防不胜防,或歼灭叛*有生力量,或夺取叛*粮食装备。由于叛*南下为了直取江淮富庶之地,完全可以绕过睢阳南下,但因张巡善于用兵,常常主动出击敌*,使敌*在未攻下睢阳等地时,不敢轻易南下。因此,睢阳保卫战不仅仅守卫睢阳一城,而是牵制了叛*的大量兵力、物力。同时,由于长安方面的战争形势变化,叛*在长安已亟待增兵救援,睢阳保卫战却令叛*其分身乏术。

睢阳城在张巡、许远率领的众多爱国将士、平民的坚守下,以不足万人的兵力历经大小战事四百多次、杀敌十二万。但终究由于*粮接济不上、临淮唐*因首领(贺兰进明、许叔冀)互相钳制而对睢阳不施援救,导致睢阳城在坚守十个月后(年十月),陷落敌手。

睢阳城陷落之时,张巡西向跪拜,“臣力竭矣,不能全城,生既无以报陛下,死当为厉*以杀贼。”张巡的忠贞节义也感染着身边的人,南霁云被俘,张巡招呼他:“南八,男儿死尔,不可为不义屈。”南笑曰:“欲将有为也,公知我者,敢不死”。张巡、南霁云、雷万春等三十六人慷慨赴死。

睢阳城破三日后,新任河南节度使张镐率*赶到,大败叛*,重新夺回睢阳。张镐上任之初,得知睢阳告急,便急速赴援,令濠州刺史闾丘晓出兵营救。闾丘晓却担心战事失败祸及自己,迟迟不肯出兵,坐视叛*攻城。张镐重新夺回睢阳,杖杀闾丘晓。

睢阳保卫战中,叛*大将尹子奇所率十三万大*被完全吸引牵制在睢阳城的周围,他们既无法回师救援危在旦夕的长安城,也无法破城南下,这样极大地削弱了长安、洛阳方面叛*的*事力量,使长安九月得以光复,洛阳在睢阳城破十天后被收复。

张巡墓

唐代文学家韩愈曾在《张中丞传后叙》一文中评价此次战役:“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

*事地理巨著《读史方舆纪要》评价睢阳保卫战,“论者谓睢阳坚守,既足以挫贼之锋,使不敢席卷东下,又即以分贼之势,使不得并力西侵,江淮得以富庶全力赡给诸*。贼旋荡覆,张、许之功,于是乎伟矣。”因此,睢阳之战死死挡住叛*南下通道,对保卫江淮,支撑整个平叛战局以及战后唐王朝重建社会经济都具有重大意义。

历史上,包括当今,对睢阳保卫战也有批评和诟病的声音,那就是在最后*粮断绝的时候,《资治通鉴》记载,“茶纸既尽,遂食马;马尽,罗雀掘鼠;雀鼠又尽,巡出爱妾,杀以食士,远亦杀其奴;然后括城中妇人食之;既尽,继以男子老弱。人知必死,莫有叛者,所余才四百人。”战争的残忍,逝者已逝,生者无以评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那样的宝贵,但在战争面前,却又是那样的脆弱。以“人道”评价战争,语言会显得别样的苍白。逝者已逝,面对为保卫这座城池、保卫江淮献出宝贵生命的所有将士、百姓,只能以四个字表达无尽的敬意:“死得其所”!!

*民团结,十个月之久,睢阳固若金汤,这种*民团结的画面成为历史上的经典。“人知必死,莫有叛者”,守城*民面对忠死国家,大义凛然,敌寇怎能不望而却步,这也正充分体现了正义的力量和正义之师的感召力。

忠烈亭

张巡等人的高尚气节,深深地影响着后世历代仁人志士,文天祥以张巡为榜样鼓舞自己的抗元斗志,他在《正气歌》中写到安史之乱中的两大悲剧式英雄人物张巡、颜杲卿,“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其忠贞节烈的爱国情怀。

张巡以其英勇的战争故事留名于后世,但在其入仕之初,却是文职官员,小小清河县令,曾于任满后,张巡被召回长安。当时正值杨国忠当权,有人劝他投靠杨国忠,定会被重用,但他却拒绝,答道:“这正是国家的怪事,京官不能当啊。”于是,尽管他在任内治绩优良,但由于其气节和傲骨,他被调到真源县(今河南鹿邑)再当县令。

这里,附以张巡守睢阳时的一篇诗作,表达后世对这位节操崇高、才能出众的爱国将领的缅怀:

守睢阳作

张巡

接战春苦来,孤城日渐危

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

屡厌*尘起,时将白羽挥

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

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

无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

(四)商丘故城探沧桑

三段传奇往事,一座商丘故城。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哈佛大学的华裔考古学家张光直教授从美国上世纪60年代的航拍照片上发现:在商丘古城及其西南部的方向,地下隐约叠压着几座古城的遗址。随后,他极力建议中美联合发掘商丘古城,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找到这里的先商遗址。四年之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美国哈佛大学皮博迪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在坦荡如砥的豫东大平原的一层层*沙之下,找到了从上至下叠压着的明弘治十五年之前的归德府城、宋代应天府南京城、隋唐时代的宋州治所宋城、汉代梁国国都睢阳城和西周宋国故城。

这一层层叠压在历史中的文明奇迹,立体地再现了商丘自建城以来近五千年的古城变迁史。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可以说,一座商丘故城,就简要浓缩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史。

现在的商丘古城,除了五百年前的归德府城墙,完好保留至今的古建遗迹已并不多,除了侯府和侯方域故居“壮悔堂”以外,堪称经典的应属八关斋、文庙和穆氏四合院。

八关斋里珍存着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真笔题记。八关斋全称《有唐宋州官吏八关斋会报德记》,八棱石幢,立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年)。

睢阳保卫战后三年至五年,史思明、史朝义先后两次围攻睢阳,李光弼派田神功赴睢阳解围,睢阳当地*民对其感恩戴德。唐代宗大历七年(年)四月,田神功得热疾,睢阳举行八关斋会为田神功祈福,以报其解救睢阳的恩德。为记录这次活动,颜真卿应邀而来,撰文并亲笔书写了这篇《有唐宋州官吏八关斋会报德记》(以下简称“八关斋碑”、“石幢”)。

八关斋碑命运多舛。后来唐武宗灭佛时,石幢随开元寺而毁。当时,地方官吏因石幢巨大,不便搬动,便将碑文錾凿数处,就地掩埋于土中。唐宣宗大中五年(年),宋州刺史崔倬找到残石幢,在前刺史唐氏之家得其模石本,将缺字补齐,重新立起。

明弘治十五年(公元年)夏,*河泛滥,水决入城,睢阳城被滔天洪水所吞噬,石幢被浸泡于水中。正德年间重建归德府城,新城址“为避洼趋高乃徙而北之”,新城北迁,八关斋碑从城内变成了城外。

明嘉靖二十九年(公元年),巡按御史王楠念鲁公(颜真卿)“风节高世”,将旧碑加亭,亭北新作堂三楹,以僧徒守之,题其堂曰“颜鲁公祠”。

明崇祯十一年(公元年),八关斋碑因“下临濠水久之浸及碑”,郡人张翮为使碑不受损坏,迁往就近高处。为此,侯方域曾作《新迁颜鲁公碑记》,“所谓坤舆之神奇,历千载如一日欤!以故虽间有残阙,而轶致可寻。”

明崇祯十五年(公元年),*府*为防李自成起义*攻城,开始加固城堤,与护城堤相毗邻的“颜鲁公祠”被拆除,石幢因其巨大而幸存。八年后,清顺治七年(年),国史院大学士、太子太保宋权因丧返归故里,见石幢残破,又加亭复盖。侯方域再作《重修颜鲁公碑亭记》,其中提到宋权此番作为,乃欲“借鲁公以激发天下之忠义”。

经考证,现存八关斋石幢两截为唐代原石,现存于八关斋珍宝馆内,被毁前石幢通高约2.7米,八面宽度略有偏差,为46—51厘米。全文字,文后有篆书两行32字,为篆额。

文革期间,石幢被毁前,距“锁龙井”西北角2米左右,石幢上有八角亭,亭南有一门,其余七面镶嵌着历代文人雅士题跋及书法碑刻作品,后被烧石灰了。据参与者回忆,一部分人用工具砍砸石幢上文字,一部分人用大麻绳拴住石幢上半部欲将其拉倒,因石幢历经千年本身就有裂纹,在其外力的作用下出现断裂倒塌。唐代原石现存于八关斋珍宝馆内,现在在亭中所立,为年依明代拓剪裱本《八关斋会报德记》重新刻立。

归德府文庙大成殿

现在的商丘古城中保存比较完好的归德府文庙,始建于元代,后历经毁坏以及原址复建,现存建筑应为明代建筑。年底和年初,淮海战役总前委和中原二月会议曾在此举行晚会。

文庙大成殿面阔七间,进深三间,为单檐歇山式建筑,红墙琉璃绿瓦,屋脊正中饰一宝瓶,两端置鸱吻,垂戗脊下均有兽形浮雕,房顶由32根胸围1米的明柱擎起。檐下无斗拱,四周平出耍头承托檐部。值得一提的是,大成殿四角各设一根浮雕斜撑,结构简明别致。

明伦堂

归德府文庙与全国各地其他大多文庙前殿后学的建筑布局不同,学堂“明伦堂”建在文成殿右侧,形成了左殿右学的独特建筑格局。据介绍,现在商丘小学生的启蒙教育仪式“开笔礼”就在“明伦堂”举行。

商丘古城中还有一处保存比较完好的“穆氏四合院”,是清代穆炳坛家族的宅院,穆炳坛是清代归德府城内的富商,也是当时商丘古城内的“七大家、八大户”之一。现为商丘艺术博物馆所在地。

“穆氏四合院”现存中宅院和堂楼院,有房28间,只有当初整个建筑的三分之一。中宅院正房5间,进深3间,明三暗五,前出后包,青砖小瓦,五脊六兽,为歇山式建筑。前有过厅3间,东西厢房各3间。门窗隔栅皆为木雕透花图案,设施古朴秀丽。

门窗隔栅皆为木雕透花图案,设施古朴秀丽

门窗隔栅皆为木雕透花图案,设施古朴秀丽

门窗隔栅皆为木雕透花图案,设施古朴秀丽

门窗隔栅皆为木雕透花图案,设施古朴秀丽

三段传奇往事,一座商丘故城。

年1月8日,通济渠商丘南关段发掘出河岸码头遗址,这是中国大运河考古首次发现城市河岸,也是通济渠考古发现的最大的码头遗址。通过清理河岸遗存可以发现当时建筑密集,贸易繁荣,堪比北宋著名画作《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场景,为隋唐至北宋时期中国大运河历史研究增添了重要的考古资料。

厚重的文化积淀已沉入水底,遥望眼前那若有若无的“历史再现”,心中不免感慨万千……一所曾经“远近学者皆归之”的应天府书院,多少贤达才俊怀着“以天下事为己任”的理想而大展宏图;一出东方版“乱世佳人”的《桃花扇》,绘出了乱世风尘中的铮铮铁骨;又怎堪,那场惊天地、泣*神的睢阳保卫战,多少智勇之士,忠*义胆,怎能不令人缅怀千古……

一件件,一桩桩,或凄婉,或悲壮,荡气回肠。忠烈节义,在这片土地上历经千年,薪火相传。民族之光,虽暴风骤雨而照耀于世;中华傲骨,纵赴汤蹈火仍屹立东方。

土木君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城集萃三段传奇往事,一座商丘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