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坊渡口南面三里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南李庄,村子坐落在运河西岸,村里有千余人,村民大部分姓李,且李姓有两个,分为南李和北李。当问起村子的来历时,村里的老人给出了这样的说法,以前在村东的运河上有个渡口,在渡口上摆船的是一位李姓老者,于是起村名叫李家口,清朝时期改成了李家庄,民国时期在西北双城集附近也有一个李庄,为了区分这两个村子,因此地位于油坊集南边,故改李家庄为南李庄。自古以来村庄的命名带有一定的历史性,受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风俗、民生及迁徙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村名也是五花八门、各式各样。名字的第一个字以姓氏、方位、地域名称等为主,例如前郭屯、安家那、油坊集等;而最后一个字则以村、庄、屯、口、集、铺、阜、营、寨、那、坊、驿等作为后缀,来说明村庄命名时的背景、地理等,而以口作为村名的村庄大都分布在运河沿岸。运河上的口不外乎这两种情况,一个是决口,那时候运河曲折多弯、河堤不高,泄洪不畅,一遇暴雨就容易造成决口。再就是渡口,水与人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有水的地方必有人家,河流在养育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人们走亲访友、生产生活等因河受阻。“隔河十里远”这句俗话就说明了河流对两岸居民交通的影响,这时候应运而生了渡口。明朝及以前运河两岸河堤较矮,河床时常变换。河床亦称“河槽”,河谷中被水流淹没的部分。随水位涨落而变化。其形态受地形、地质、土壤、水流冲刷、搬运和泥沙堆积的影响。分平原河槽和山区河槽两类。在平原河槽中,一般将枯水期水流经过的河槽称“枯水河槽”,亦称“基本河槽”或“主河槽”;洪水期水流漫溢到两岸滩地上,形成很宽的河槽,称“洪水河槽”。受当时生产力及河床改道的影响,修桥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是修不起来的。而运河并不太宽,风浪又小,一人摆船即可运送,且大小都行,非常方便,所以就形成了好多的渡口,以便于两岸村民日常生产和生活,明朝初期南李始迁祖李贵真由山西洪洞县迁居于此,受年代久远、朝代更替、兵荒马乱及各种灾患的影响,南李的老家谱已失迷,有些故事只存在于族人的口传中。北李始迁祖李福源在明朝洪武年间由山东莱州府胶州白布阁果庄门迁居清河城东南三十五里草庙庄(后改为劝礼),传至八世祖李天升于清朝康熙年间由劝礼村迁于李家庄。在清朝时期,与李家口隔运河相望的是夏津县*庄村(现在已没有这个村名),村子并不大,有“小*庄、十八家”之说,位置在河堤与运河的中间的河滩里。*庄也可能是“皇庄”的误写或避讳叫法。据传清朝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时,都是由运河乘船而行,运河两岸留下了好多的故事、传说及驻留遗址。*庄就是乾隆皇帝在油坊附近停留的驻兵之所,而李家口也留下了一个与皇帝路过此处有关的遗址,就是现在南李庄村民说的“高园”,高园位于村南,原摆渡口的正西面,方圆十亩地上下,高于地面4~5尺,原来建有房子,地基由三合土夯制而成。据说是为了方便皇帝的接见,当时的官府在此地修建了这个院落,方圆百里的官员提前住在这里等着一睹龙颜。民国时期倡导新文化,在这里办起了小学堂,后来逐渐废弃,解放前期拆除。上世纪六十年代又在上面修了土坯房子,做了二十多年的小学校,八十年代末房子被拆掉。年在高园东南多米的地方发现了一个石磨盘,为石磨的上片,直径四尺,厚度一尺左右,上有莲花图案及四个大字“福禄大吉”,为阳刻凸字,其中福字里面的“田”中间只有横划,竖划看似特意缺失。考虑古时有避皇帝名讳的习惯,此字应该是故意这样写的。据此推算这个石磨盘的时间应为清朝早期,为了避讳顺治皇帝福临,把福字写成了这样。通过咨询这方面的能者得知,这么大的石磨可以供千人吃饭,所以当时的李家口应该是比较繁华,人员流动较多的村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几十年来,全村人民和睦共处,积极向上。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各展其能,互帮互利、村民生活逐年改观,近几年在村“两委”及支部书记李文凯的带领下大力发展经济,改善村容村貌,美化民居环境,日新月异的南李庄正在全面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进……
(方志清河)
提高防护意识预防疾病传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