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滚动浏览全文↑↑
“千年古县”保存着人们对特定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有认识和思考方式,记录着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和审美理念,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山东目前共有74个“千年古县”,其中,有15个古县已有余年的历史。
1、即墨多年
“即墨”因故城(位于平度市古砚镇大朱毛村一带)地临墨水河而得名,其名称最早出现在《战国策》、《国语》、《史记》等历史典籍中。
春秋战国时期就是齐国通商名衢,秦代置县,汉初成为胶东*治、经济、文化中心,隋朝建城于现址,已有多年建城史。年,德国强租胶州湾,把青岛从即墨分割出去,历史上先有即墨、后有青岛。
2、莒县多年
夏为莒部落,商属姑幕国,周为莒子国。
西周到春秋初期,莒国疆域相当辽阔,拥有31个城邑,相当于东临*海,北到山东省胶州、高密,西到蒙阴,南到苍山、郯城、临沭和江苏省赣榆的范围。到春秋中后期,因屡遭征伐,莒国疆域日小。
战国时期,公元前年为楚所灭(另说齐先灭莒,后又为楚所取)。秦灭六国后始行郡县制,莒国改称莒县,属琅琊郡,治在莒城。唐、五代初属河南道莒州,后属河南道密州。宋属密州。
金元属莒州,州治莒县。
明省县入州,属青州府。清称莒州,治在莒城,初承明治,中升直隶州,后为散州,先属山东布*司青州府,后属山东省沂州府。年改州为县,先后属岱南道、济宁道、琅琊道,年裁道后直属省。
年7月莒中县改称莒县,驻莒城,隶属山东省滨海专区。年属沂水专区。年属临沂专区。年12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莒县由临沂地区划归日照市管辖。
3、东阿多年
春秋时,置柯邑,原属卫国,后属齐国。战国时改称阿邑,仍隶齐国。秦废封建置郡县,始称东阿县,属东郡。自秦已来,相沿至今已余年,其间除刘宋一度将东阿并入谷城县,解放后一度将东阿并入茌平县外,一直相沿。
4、平原多年
西周初,为齐国西境之下邑,城址在现王庙乡张官店东,因地处平原而名为平原邑。秦以平原邑置平原县。西汉高帝六年(公元前年)置平原郡,郡治设于平原县。北齐天保二年(年)县城由张官店东迁今地(原属绎幕县)。隋初属德州,后属平原郡。唐中期属德州。清初至清末,属济南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年初,平北县并入平原县,属德州专区;年原恩县东部划入平原县,改属聊城专区。年复属德州专区。现属德州地区。国务院年12月17日批准撤销德州地区设立地级德州市。此县归德州市。
5、茌平多年
秦行郡县制,置茌平县,属东郡,治茌平(今韩集乡高垣墙村)。汉属兖州部东郡。公元9年改茌平县为功崇县,25年改功崇县为茌平县,属兖州部济北国。三国时为魏地,属冀州部平原郡。晋、南北朝治鼓城(今乐平铺镇土城村),属济州部平原国。后魏属济州部平原郡,北齐并入聊城县。隋初复置茌平县,治兴利镇(今杜郎口镇杜郎口村),属贝州清河郡;隋末并入聊城县。
年复置茌平县,属河北道博州博平郡,年并入聊城县。年复置茌平县,治今城,属山东西路博州。元属东昌路总管府,明、清属东昌府。年属东临道,年属东昌道,年改属山东省*府,年属山东省第六专员公署。
年8月属平原省聊城地区行*督察专员公署。年11月平原省撤销,改属山东省聊城专区专员公署。年7月属聊城地区行*公署。年8月属聊城市。
6、高密多年
据《金楼子·兴王篇》记载,“高密”是大禹的字。梁元帝萧绎在书中说:帝禹夏后氏,名曰文命,字高密。战国时,始有高密之名,亦为齐地。据《水经注》应劭曰:“县有密水,故有高密之名”。秦灭六国后,推行郡县制,置高密县,属齐郡,后改属胶东郡。
西汉时,先后属胶西国、胶西郡。西汉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改胶西郡置高密国,治高密。公元9年(新王莽始建国元年)改高密为章牟。东汉复称高密,改属北海国。三国时,高密地归魏,属青州城阳郡。西晋时,属青州城阳郡,东晋改属青州高密国。
南北朝时期,先属南朝宋青州高密郡,后属北朝魏青州高密郡,后改属胶州高密郡。隋时,属高密郡。唐时,县属河南道密州。五代建置、隶属相沿。北宋,县隶属京东东路密州。金,县改属山东东路密州。元代,县属山东东西道益都路胶州。
明初,县属青州府,明太祖洪武九年(),改属莱州府。清初相沿明制,清光绪三十一年(),县属胶州。民国时期,先后属胶东道和莱胶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密县初属胶东行*区滨北专区,年改属胶州专区。年3月划归昌潍地区,年5月更名为潍坊地区,年10月地改市,为潍坊市。县均属之。年5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高密县,设高密市(县级市),归潍坊市代管。
7、定陶多年
定陶古称陶,上古时期为华夏部落活动的核心区域,因尧又叫陶唐氏,遂得名为陶丘。公元前年(秦始皇二十六年)始置定陶县。
历史上曾12次为国,8次为郡,2次置*,终以县至今。西汉建元三年(前年)改济阴郡,后又改为定陶国,东汉时又改为济阴郡。唐代,定陶为镇。明洪武四年(年)县城迁至今地。
8、肥城多年
西周时期,今县域内建有“肥子国”,境域属兖州之域。西汉初年(公元前年)始置肥城县,属兖州刺史部泰山郡所辖。二千二百多年来,县境为郡、为县、为镇代有沿革。东汉章帝末年撤销肥城县,境地分属济北郡卢县、蛇邱县和东平国富城县。隋开皇初年,废肥城郡,保留肥城县,属济州辖,隶属兖州。隋末,废肥城县,境地属济北郡管辖。
唐代年复置肥城县,属东泰州辖,隶属河南道兖州。年(贞观元年)撤肥城县,境地并入博城县。年改博城县为乾封县。年,改乾封县复为博城县。年再次改称乾封县。元代年复置肥城县,隶属山东东西道济宁路。明代年(洪武二年),肥城县改属济南府。年(雍正十二年)改属泰安州,隶属山东布*使司泰武道。年属岱北道。年属济南道。
年9月,隶属泰西专员公署。年5月,归属泰安专员公署。年10月划归聊城地区。年7月划归济南市。年5月复归泰安地区。年8月,撤销肥城县,设立肥城市(县级),仍为泰安市所辖。
9、乐陵多年
公元前年(汉高祖五年)置县,为都尉治。年(建安二十五年)置乐陵郡,址在县西南30里。三国时改郡为乐陵国。晋属乐陵郡。北魏初属义兴郡,后改属沧州乐陵郡。
年,属沧南专区。年,属德州专区。年,属惠民专区。年乐陵、商河两县合并,称商河县,属聊城专区。年9月,改属淄博专区。年1月,商河县更名为乐陵县。年,乐陵、商河分县,属德州专区。年,属德州地区。
年9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乐陵县,设立乐陵市(省辖县级市),由德州地区代管。
10、阳信多年
西汉高祖五年(前年)置阳信县。因治所为韩信自燕伐齐屯兵之地,又居古笃马河之阳,县名由此而得。东汉初属冀州刺史部渤海郡。东汉延康元年(年)改属乐陵郡。曹魏时沿之。唐贞观八年(年)阳信县改属德州。五代属棣州。北宋属河北东路棣州。金属山东东路棣州。元属中书省济南路棣州。明初属山东省承宣布*使司济南府武定州。清雍正十二年(年)阳信县属山东省武定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属垦利专区。年5月改属惠民专区。年11月惠民专区与淄博市合并为淄博专区,同年阳信县并入无棣县,属淄博专区。年撤淄博专区复置惠民专区,同年10月复置阳信县,属惠民专区。年属惠民地区。
年3月,惠民地区更名为滨州地区,阳信县随属。
11、临朐多年
据《竹书纪年》和《齐乘》载,今临朐境少昊世为爽鸠氏、帝尧时代为帝子丹朱、虞夏时期为季萴、商朝为诸侯逄伯陵的封地。西周,今临朐境称骈邑,为纪国所辖。战国时临朐地为"齐之朐邑"。西汉初,始设临朐县,因县城东临朐山而名,属齐郡。隋朝,开皇六年()改昌国为逄山县,复设般阳县,属青州。大业初,改逄山为临朐县,般阳并入临朐,属北海郡。唐朝初,废临朐,置般阳县。武德五年()重设临朐县。武德八年()般阳并入临朐县,属河南道青州。
明、清两代,设临朐县。明时属山东布*使司青州府,清时属山东行省青州府。
民国初,废府设道,临朐县属胶东道。民国十四年改属淄青道。民国十七年(年)废道,临朐县为省直辖。民国二十七年(年)改属山东省第八行*督察区所辖。
12、鄄城多年
春秋时期,为卫国鄄邑。战国时期(前年-前年),属齐国甄邑。秦朝,改甄邑为鄄城。西汉(前年-8年),初始置鄄城县,因境内鄄邑而得名。
民国二十年(年),“濮鄄分治”,于濮县河东地区复设鄄城县,仍属山东省第二专署。年,并鄄城县入濮县,属山东省第十行*督察专员公署(驻聊城)。年,濮县改属山东省第十六专署(驻菏泽)。年,成立鄄城抗日县*府,属运西专署。
年8月,鄄城县属平原省菏泽地区专署。年,属山东省菏泽专署。年10月,属济宁专署。年6月,又改属菏泽专署。自此,一直属菏泽管辖至今。
13、安丘多年
夏商两朝为斟寻国地。西周属淳于国。春秋时境内分属杞、莒、纪三国。战国时大部分属齐。少部分属鲁国。汉高祖八年(公元前年),封将*张说为安丘懿侯(侯国),治所在牟山北,汶河南岸,自此始有安丘之名。公元前年(汉景帝中元二年),置安丘县,属北海郡,治所在今城南高地上。
在历次改朝换代中,安丘曾更名诛郅、牟山、辅唐、胶西等。宋开宝四年(公元年),改胶西仍为安丘,沿用至今。
金、元属密州,明、清属青州府。中华民国成立后,属胶东道、莱州道。年撤道直属山东省。年3月,安丘县改称安丘市。
14、巨野多年
巨野县因古为大野泽而得名。
公元前年,巨野属宋国,至公元前年,改属齐国。秦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年),设置昌邑县(治所在今大谢集镇前昌邑村),属砀郡。西汉初期,巨野县境内有昌邑县;西汉中期增置巨野县和乘氏县。公元9年(新朝建兴帝王莽始建国元年),撤销山阳郡,改为巨野郡,以巨野县城为治所。公元25年(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撤销巨野郡,恢复山阳郡,治所在昌邑、巨野、昌邑两县兼属山阳郡和兖州。
公元年(隋炀帝大业二年)撤销乘氏县,并入巨野县。公元年(唐高祖武德二年),巨野县属郓州东平郡。公元年,巨野县改属河南道郓州。公元年,*河大决、淹没巨野、撤销巨野县。公元年(蒙古至元六年)恢复巨野县,迁往任城的济州,还治巨野县。公元年(明朝洪武元年),设济宁府于任城,巨野为属县,隶属于山东布*使司。清朝初年,巨野县属兖沂曹济道、兖州府、济宁州。公元年(清朝雍正二年),改济宁州为济宁直隶州,巨野为属县。公元年(中华民国元年),巨野县属山东省济宁道。
年8月20日,平原省人民*府成立。巨野县隶属平原省湖西专区。年7月20日,撤销湖西专区,巨野县改属山东省菏泽专署。
15、寿光多年
夏朝,属斟灌国。商朝,寿光地是逄伯陵的封域。西周,属纪国。春秋战国时期,属齐国。秦朝,废封建,置郡县,寿光地为剧县、益县,属齐郡。西汉,公元前年,置寿光县,属青州刺史部北海郡管辖,自此史书始见寿光县之名。公元年,于寿光县南置闾邱县。到大业初年,撤闾邱县,并入寿光。此后,寿光县境域基本趋向固定。
唐、宋、元、明、清各代,寿光县治均在今县城。唐代隶属河南道青州北海郡,宋代隶属京东路青州北海郡,金时属山东东路益都府,元代隶属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明代隶属山东布*司青州府,清代隶属山东青州府。
年8月,寿南县并于寿光县。县级机关移至今县城,隶属山东省昌潍专区,年昌潍专区改为昌潍地区,年7月改称潍坊地区,年10月改称潍坊市,寿光县均隶属之。3年寿光县撤县设市。
太骄傲了!
没想到
咱阳信竟有多年的历史
给咱家乡点赞!
阳信,咱永远的家
来源:阳信微生活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