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
清代四川有两府设局,一为宝川局,在成都府;一为宁远府局。
康熙七年开设四川成都府局,所铸钱币背为“川”字,九年停,二十四年又开。
雍正元年因四川铜矿未获开采。开局之议未果,十年矿成而宝川局又开始铸造。局址在成都府贡院内西边,有炉8座。
乾隆三年,因滇铜产量渐增,增加宝川局炉7座,合计15座,年铸额达到了串,十一年又增炉15座。铸钱运陕西行用,年增铸额为余串。十五年停止铸造运陕西钱而停炉7座,十九年又恢复7炉,二十年因川省议修城工,故又增炉30座,岁增钱余串。此时宝川局除增炉外仅余旧炉10座,合计40炉。二十九年又曾加铸。
四十年因川省铜不敷使用而使40炉减卯铸造。五十九年停铸。
嘉庆元年至二年,宝川局40炉开铸,五年八月至六年二月40炉计铸钱串文。
道光年间宝川局开始减卯铸造,特别是十七年以后,半年减卯直到停铸。
咸丰四年下半年,宝川局开铸咸丰钱,有小平、当十、当五十、当百等数种。
光绪二十年宝川局曾铸重1钱2分的制钱,二十四年改铸重8分的小钱,旋因无铜而停铸。
四川宁远府局是乾隆十八年时,因宁远一带行用小钱,故议设炉4座改铸这些小钱,铸完歇局。
2、山东
山东有三铸局,一为临清镇局,一为济南的山东鼓铸局,又称宝济局、宝东局,三在莱州称莱州局。
顺治二年五月临清镇局开铸,用旧遗铜铅,铸出钱币发放兵饷。至八年十月计获息
两,旋停。十年又开,十四年停,十七年复开,所铸钱背标满汉文“临”字。康熙元年复开,旋停,六年又开。十四年撤局。
顺治六年山东济南开鼓铸局,十四年停,十七年复开。钱背标“东”字。康熙元年复开,又停,六年又开,九年停。二十三年夏开。
雍正七年开济南府局,背铸满文“宝济”。乾隆三年停。
咸丰四年十一月宝济局始铸咸丰大钱。先开2炉,计有当十、五十、百三种,以前两种为多,旋因大钱不畅行而停。
光绪十三年五月,山东在烟台设炉铸钱,每文重1钱,沿宝东局旧名,拟一年内先铸10万串交户部。但宝东局钱并不多见,似很快停歇。
莱州府局于顺治十二年在莱州开铸钱币,十四年停,但顺治钱未见有背莱字者,估计钱背标的是“东”字。
3.、福建
福建有宝福局和漳州局,漳州局存世很短。
顺治六年清廷下令福建福州局开铸制钱,十三年停。十七年又开,所铸钱背为福字。康熙元年旋开旋停。六年又开,九年停,二十四年又开,三十四年又停。
乾隆五年因台湾钱贵而复开福建鼓铸局。局址福州府,设炉8座,年铸钱文有奇,所铸钱币运至台湾发放兵饷。后又停运尽数拨往福建内地。嘉庆年间时有铸造。道光四年停,后时铸时停。咸丰三年六月在局内添炉铸大钱,四年三月铸减重大钱,十一月将旧设4炉改铸铁钱,另2炉仍铸当百以下大钱,铁钱每文重1钱6分,至五年除原有4炉外,并添设4炉,以及分建官厂添设12炉,前后共计20炉,月铸铁钱文。到了咸丰九年,该局已积存铁钱几万串,无法行用,后运至天津行使,炉座停歇。宝福局大钱有好几个系列,有当十、二十、五十、当百,有的钱背铸当一十文、七钱五分及满文宝福;有的后仅有一十及宝福两满文;还有的在后郭上又加铸计重五钱等字样,形制特别。同治年间该局也曾铸造。光绪十三年,曾用机器试铸制钱,旋停。十九年又设炉8座,铸造钱币以资周转,后停歇。
漳州局仅在康熙年间开铸,康熙二十年开设,所铸钱上背有满、汉文“漳”字,二十一年停局。
4、甘肃
甘肃巩昌府和兰州府先后设局,均称宝巩局。此外清代隶属于甘肃的宁夏,也设有钱局称甘肃钱局。
设于巩昌的巩昌府局,建立于康熙六年,钱背为“巩”字,后因铜少而停铸。
雍正四年兰州府局开铸,有炉12座,七年停。
乾隆年间甘肃钱币主要靠外省供运。咸丰四年重新开铸,设局于小仓,有炉8座,后又在省城东城根,开办新厂。至三月已铸出*铜钱当十、当五十、当百及紫铜当五百、当千,旋又铸铁小平、当五及当十。七年后专铸当五、当十钱,并添铸重8分重的制钱,且添炉8座。同治年间增铸铁钱,并铸当十及小平铜钱,种类繁多,三年撤局,光绪十四年该局又上奏恢复鼓铸,旋因累赔而停,但未见实物。
隶属于甘肃的宁夏府局(时宁夏属甘肃),又称甘肃府局,部颁铸本,顺治四年四月至月,计获息两,后因无铜而停铸,所铸钱币面文为顺治通宝,背穿上“宁”字。
5、广东
广东有广州和肇庆两府开局铸钱,广州府局又称宝广局。
顺治四年七月,广东始铸顺治通宝。康熙七年开广州府局,背铸“广”字,九年停,二十四年复开,三十一年停,三十四年又开,三十七年又
停。乾隆十年复开,在广州府设炉6座,年铸青钱文有奇,十四年加卯铸造,十九年,以盐易云南铜鼓铸,后渐停歇。同治年间宝广局复置,铸同治通宝钱。
光绪十五年,广东开始用机器铸造制钱,并迅成为机制制钱的生产中心。同时也用土法铸钱币。但数量较少。铜元兴后。机制制钱停铸。
广东肇庆府局于康熙二十四年开立,钱背标“广”字,二十六年撤局。
6、贵州
贵州在大定、贵阳两府及毕节设三局,贵阳府局后改名为宝黔局。
康熙七年首先开设了贵阳府局铸造,钱背标有贵字,但钱币实物到现在还没有找到。九年停,二十四年又曾开铸,旋停。
乾隆二十四年,将贵州毕节县局(也称宝黔局)移至省城贵阳加卯鼓铸,年可出钱串,用来放兵晌,此时有炉20座。三十七年减炉5座,四十一年又复置5炉,五十二年移5炉于大定府鼓铸,三十九年停。
嘉庆年间宝黔局仍有铸造,道光时该局时铸时停,另铸有小钱,称底火钱而被申饬、咸丰三年十一月议铸大钱,仅铸当十。
同治光绪年间宝黔局仅零星铸造,另最近贵阳发现宝黔局光绪通宝钱背当百,极为奇特。
毕节县局设立于雍正八年十月。创建于毕节县城。设炉10座,局址在毕节县城北隅,乾隆五年添炉10座,20炉分称东西炉,
乾隆二十四年移局于贵阳,所铸钱背满文宝黔。
大定府局建立于乾隆五十二年,由贵阳宝黔局20炉中分出5炉移至大定府设局铸造钱币,用来发放南陇等处兵饷,所铸钱币背标满文“宝黔”嘉靖、道光年间大定府局时铸时停,至道光二十三年仍在铸造,后停铸。
7、广西
广西仅在桂林府开局铸钱,称宝桂局。
康熙七年广西桂林府设局,九年停,复开,第二年又停,二十四复开,所铸钱币背标有”桂”字,钱局设在省城文昌门外。
乾隆七年又开宝桂局,设炉10座,于三月十五日开炉,九年增炉至20,后仅开10炉,十二年设炉11座,年铸钱串,后又增为20炉,三十五年因铜少钱多而减7炉,剩炉13座。三十八年又增炉3座,四十三年又减3炉,至四十四年又减1炉为12炉,五十九年停。
嘉庆元年九月开铸嘉庆新钱,因钱贱又减炉7座,仅存5炉,道光十八年因银贵钱贱,铸造累陪而停铸。咸丰三年十一月开铸咸丰钱,计铸有小平、当十、当五十三种。同治光绪年间史料记载均未开铸,但同治宝桂钱存世较多,似已开铸。光绪宝桂钱少见,但光绪年间广西屡次上奏言铸钱困难,也有开铸的可能。
8、河南
河南仅有开封宝河局一处。顺治四年,开封设局。六年因怀庆有铜、煤而移至怀庆府。设炉18座,十四年停,所铸钱背为“河”字。十七年又开,康熙元年又开铸康熙钱,旋停。六年复开,九年停,二十四年重开。
雍正七年开铸雍正通宝钱,背满文“宝河”,九年停。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宝河局未开铸。咸丰四年七月开铸当千、五百、百、五十、当十各种大钱。十一月饬开归、河北两道于河北地方雇匠试铸铁钱,建炉一座。年底又在怀庆、河内县购铁开炉,并在省城新建宝河钱局改铸铁钱,五年十一月开铸。到了咸丰九年,因钱日多,渐至壅滞,将省城原有的4炉及已有20炉减至8炉的怀庆局一并撤掉。
光绪二十四年,宝河局重新组建开工,每月铸10炉,可出钱串,每文重7分,光绪末年停铸。
9、湖北
湖北曾在武昌府、荆州府、襄阳府及勋阳开炉铸钱,武昌局即宝武局。
宝武局开立于顺治三年,十四年停,十七年又开,因在武昌钱背铸“昌”字。康熙元年旋铸旋停,六年开,九年又停,二十四年复开,二十六、三十六年因湖北钱轻小,不堪行用而严加申饬,甚至停用背昌字钱。三十九年停铸。雍正七年复开,十一年又停,此时钱背铸满文宝武。
乾隆八年复开宝武局,设炉15座,年铸钱串,十二年增炉5座,后又增至20座,专铸重1钱2分的大钱。十八年因修城而加倍铸造,四十三年裁炉10座,五十九年停。嘉庆元年复开,三年因铜铅不继而暂停。以后时铸时停。道光年间开铸次数不多,至十五年时请停铸。
咸丰四年开铸制钱及大钱,七年因胡林翼攻克武昌,故又新设宝武局,七月开炉,设炉10座改铸大钱为制钱。同治元二年两年仅铸钱串,至光绪十三年又开始设炉铸造,有炉10座,年铸余串,旋停。
二十二年始用机器铸制钱,同时也用土法铸造,局址在武昌铁*局西偏。
荆州府局开设于顺治五年四月,至八年七月计获息两多,八年停,九年复开,至十四年裁局,所铸钱背为荆字。
襄阳府局开立于顺治五年,九年停铸撤局,所铸钱币背标“襄”字。
郧阳钱局于顺治五年十月开铸,至八年十一月时获息达两有奇,十四年停铸。
10、湖南
湖南有常德府局和长沙府局,后者又称宝南局。
顺治四年湖广常德府局开铸,顺治八年停铸。
长沙府局开铸于康熙六年,钱背标南字。九年停,二十二复开,二十六年因所铸钱小而被朝廷禁用,三十九年停铸。雍正七年又开,局址在长沙小吴门内,座北朝南。八年至十年底计出钱串,有炉5座,旋停。乾隆六年又开5炉鼓铸,以收回小钱,十七年因湖南铜多,添炉5座,合计10座,二十一年又增至20座,二十四年又增至20座炉铸钱,所铸钱调甘肃。五十九年停铸。嘉庆元年又开铸,八年减10炉,仅余5炉,后又增至15炉十九年又减至10炉,以后经常停铸。咸丰四年闰七月先行试铸当十、当五十、当百三种大钱,旋因难行而停铸,后又将大钱改铸为制钱。一直到光绪二十二年才又援案开铸重8分8厘的制钱,至二十五年因铜铅价格太高产量日少而停铸,从此未再铸造。
11、奉天
奉天设有两个铸局,一为顺治年间设立的盛京钱局,一为清末光绪年间的宝奉局。
盛京钱局于顺治四年开铸,仅铸造了一年.顺治五年停局。
宝奉局开立于光绪二十五年,奉天机器局用机器制造制钱,钱背为满文“宝奉”及汉文“官板四分”字样,每文重5分,月可造串余.旋因铜元兴起而停。
12、吉林
吉林仅光绪末年时设立有宝吉局,铸造制钱。
光绪十三年,吉林在省城迎恩门里旧官铁互房安炉试铸制钱,有4座炉,十六年因火灾而减2炉,十九年又减1炉,仅剩1炉。
后吉林又用机器制造制钱,钱背均用满文“宝吉”。
13、江苏
江苏有江宁府局。后称宝宁局、宝安局,苏州府局称宝苏局。
顺治五年开江南江宁府局。江宁原为明代的铸钱中心,至顺治初年时仍有四厂。八年改为三厂,计有炉座,一厂为宝源局,一厂为开通厂,一厂为广铸厂,并将运同二局厂合并于广铸厂。九年减至座,十年又加至座,达到炉。炉铸钱达文,顺治年间江宁府铸钱获息甚巨,十四年停。该局一厘钱背为江字,十七年又开铸背满汉文“宁”字的顺治钱。
康熙元年铸康熙通宝,旋各地铸局均停,仅留江宁府局,因该地为驻防重地。九年停,二十四年又开。雍正九年,安徽开局于江宁府,因当时安徽布*使司驻于江宁府,故江宁局钱背用“宝安”字。雍正十二年停。
一直到光绪十三年,江宁才又开铸制钱,设局于藩司署内。依照宝苏局办理,后又用机器铸造机制制钱多种。
康熙六年开江苏苏州府局,七年增炉至座,九年停,二十四年又开,到雍正年间,该局仅存炉?2座,十年停。乾隆五年因钱阶日昂而复开,设炉16座,年铸造额文嘉庆年间也一直开铸,但局工私铸很多。道光年间除十九年有暂停开铸的记载外,尽管减卯铸造,但是坚持下来了。
咸丰四年开铸大钱,五年在淮城,清江添设官钱局,开炉铸造当百、五十、十文大钱,清江所设称宝苏局。后又加铸当二十、五十文大钱。五年三月又试铸当五、当十铁钱。八月清江停铸。同治年间也曾开铸,光绪十三年又大量铸造光绪通宝制钱,并委托广东用机器铸造,
光绪二十五年因土法铸造累赔而暂停,三十—年又开铸当五制钱,与铜元制钱掺用,旋停。
14、山西
山西有三个铸钱局,即大同府局、宝晋局(太原府局)和阳和局。
大同府局于顺治元年十月开铸,到五年六月计获息两9钱。
顺治六年移局至阳和城,八年停,十年又开顺治十三年又移阳和局于大同,改铸钱幕“阳”字为“同”字,十四年又开,十七年又开铸背满汉文同字顺治通宝,第二年减20炉为10炉。康熙元年铸康熙通宝,旋停,六年又开,十年撤局。
宝晋局初叫太原府局,顺治二年开立,钱背标原字。十四年停铸,十七年又开。第二年移大同镇局10炉至太原府,使炉座增至20座。康熙元年初铸康熙通宝钱,旋停,六年复开,九年又停。雍正七年又开,钱背铸满文宝晋,计设6炉,九年停。
乾隆十三年复开宝晋局鼓铸,设炉10座。年铸青钱串,十七年停。十八年又开,仅剩6炉,二十一年增炉5座,达11炉。至十九年后仅开4炉。
嘉庆年间宝晋局继续鼓铸,道光九年时仍有4炉,旋停。二十二年又开4炉,咸丰三年宝晋局铸铁钱,四年底铸当十大钱,九年宝泉局在山西平定州设宝泉分局,铸铁钱解京。后改为晋省接办,有炉29座,六月减炉14座,
存15座,此时局存铁钱已达15万数干串,无法畅行,旋停。同治四年仍开4炉。到光绪年间因
铜贵,至二十五年开始开1炉,第二年又加1炉,铸重7分4厘重的制钱,每月出钱2千串。
阳和局于顺治七年二月在阳和开立,至八年十月停炉止计获息两8钱.十三年移至大同。
15、陕西
陕西有两个钱局,一为延绥钱局,一为西安府局,即宝陕局。
顺治三年六月延绥钱局开局铸造钱币,所铸顺治通宝钱幕为延字。用明代旧遗铜铸造,钱成后发放兵饷,四年四月后因铜少而停铸。
西安府局即后来的宝陕局,开立于顺治二年,十四年停,十七年又开,所铸一厘钱背陕字。康熙元年旋铸旋停,六年复开,九年停,二十四年又曾开铸,旋又停。乾隆十三年又开陕西局,设炉10座,钱幕铸满文宝陕,每年铸钱串,十五年因停川钱运陕而增炉10座,二十八年后减卯铸造,五十九年停。嘉庆年间仍有鼓铸,道光年间屡请缓铸,后又减卯铸造。咸丰四年开铸大钱,有当十、五十、百、五百、千等种类,另铸有小平钱及铁钱,九年后停铸大钱。光绪十三年又遵旨开办铸钱,旋因铸钱1串,赔钱—文而停。
16、台湾
台湾属福建,有台湾府局即宝台局开炉铸钱。
康熙二十七年,福建巡抚奏请在台湾就地铸钱,以免由福建海运铜钱至台,部颁样钱背文为满汉文“台”字,钱局设在台南府东安坊,因所铸钱小,故不行于内地,三十一年始停。
雍正年间又恢复铸造,钱背为满文宝台。
乾隆年间台湾所需钱由福建铸造后运入。故未开铸。咸丰年间,因全国开铸大钱,该局又加以恢复,销旧炮铸钱,大钱有当十、百、千三种,旋停。
17、云南
清代云南是铸钱重地,清*府在云南设立了一系列的铸钱机构,以维持清*府的货币流通和财*,它们有昆明的宝云局,大理府的大理府局,禄丰县和蒙自县、文山县的县局,沾益州局、东川府局即宝东局、广西州局、东川府新局、顺宁局、曲靖局、永昌局、楚雄局、广南府局,此外宁台厂也即山铸钱。
清代云南的滇铜还运至四方铸钱,是清代铸钱的和铜生产的基地。
宝云局是顺治十七年时在昆明先设立的昆明府局,铸顺治一厘钱,钱背标“云”字。康熙年间还有铸造,康熙二十四停铸。四十四年,因云南青龙、金钗等铜矿开采日丰,清廷在云南大量设局。从此云南渐成为清*府铸钱的重心,省城宝云局设有21炉,至雍正五年添炉4座,铸钱运至四川、广西、湖广行使。乾隆五年又添炉10座,达35炉开铸制钱。十五年又减10座,存25座。四十一年又添1炉,后又添2炉,至四十三三减炉4座。四十六年又移大理局8炉于省城,至五十九年全部裁撤。
嘉庆二年宝云局复设炉28座。道光年间仍有铸造,咸丰年间开铸小平及大钱,大钱有当五十和当十两种,咸丰年间因太平天国起义及云南杜文秀起义,使清廷丢失了对云南铜矿的控制,云南的铸钱工业开始衰落。同治年间宝云局铸币大量减重,光绪十三年宝云局重新开始铸钱,设炉10座,十六年停,二十五年又曾开铸重8分重的制钱,旋因铜元大兴而裁局。
大理府局开办于康熙二十一年,铸钱背标“云”字,二十八年停,六十一年复开,有炉5座,雍正五年全撤。乾隆二年因滇西钱少而复置,设炉15座,年铸钱67330文,二十五年全裁。四十一年复设炉15座,四十三又添3炉,是年八月减2炉,至四十四年仅余3炉,并将省局25炉内减去5炉移置大理共成8炉,第二年又将此8炉移归省局,嘉庆四年又在下关设炉22座,七年裁。
一直到咸丰四年,因清廷严令各地开铸大钱,大理府又曾设局铸造,旋停。
禄丰县局是康熙二十一年设置的,钱背标“云”字,时云南省有省局、禄丰县局、蒙自县、临安府五局,设48炉,后因钱贱而减半,至二十八年停禄丰县局。
蒙自县局是康熙二十一年设立的,所铸钱币背标“云”字,二十八年停局。
临安府局是康熙二十一年设立的,所铸钱币背标“云”字,二十八年停,六十一年复开,有炉6座,雍正元年仍为6炉,四年增11炉,五年停。乾隆五年因产铜多而增设临安府局5炉,共16炉,十四年减8炉,三十五年全撤,四十一年复设12炉,第二年减半,四十四年全裁。嘉庆二年又设炉6座铸造嘉庆通宝,是年撤局,咸丰年间又曾短暂地铸造过钱币。
沾益州局是康熙六十一年设立的,有炉15座,雍正四年停炉撤局。
东川局设立于雍正十一年,因陕西物价昂贵,故在云南东川府开局铸造钱币,运至陕西行用,设炉28座,钱背用满文“宝云”。十三年因陕西钱价已平而停铸。乾隆六年,因云南需要钱而重新开铸,有炉20座,后铸钱文。四十一年因产铜日增而加东川府局15炉,算上以上增添的5炉共40炉。四十四年移4炉于广西府,四十五年减6炉,第二年又将东川局炉座裁至10座,五十九年全裁。嘉庆四年又设炉6座,铸嘉庆通宝,此时改名宝东局,钱背用满文“宝东”。五年裁,十五年复置10炉。道光年间仍继续铸造,至咸丰三年改铸大钱,仅有当十。八年停铸,收回大钱改铸小钱,并开始减重。同治年间宝东局铸币有的在钱背上加“正”字,光绪年写铸币有加“金”字者。宝东局在宣统年间仍旧铸钱,所铸宣统通宝背有“山”“碘”等字。
18、浙江
浙江仅有杭州府局开铸钱币,即日后的宝浙局。
顺治六年杭州府局开设,钱背铸浙字,十四年停铸,十七年又开。康熙元年旋开旋停,六年复开,十三年停,二十四年又开,旋停。三十年复开,杭州府局设立在杭州府大仓前,康熙三十八年停,改局永济仓,雍正元年又开,移局仁和县义司二图地方,二十一年停铸。乾隆五年复开,设炉10座,年铸钱128613文。嘉庆、道光年间时有铸造,咸丰五年二月开始铸大钱,有当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当百及小平钱,以当十钱最多。同治元年始铸同治通宝钱,旋停。光绪十三年在浙汇*火机器局用土法铸钱,至十四年成钱12万串。后因铜价日高而暂停,钱重一钱。二十二年又重新开铸,钱重7分,旋用机器铸造。
19、*
*先后在叶尔羌、阿克苏、乌什局、库空、喀叶噶尔、伊犁、迪化七处设立铸钱局,铸造钱币。
乾隆二十五年叶尔羌设局,九月开铸,以销毁旧时的钱币普尔,改铸新钱,至三十二年将旧普尔钱铸完后而停铸。三十三年因又收到大批旧钱而开铸,三十四年后停铸。咸丰三年恢复设局,铸有当十、当五十、当百的红铜大钱,五年停。同治初年铸有同治当十钱,旋因阿古柏侵占该地而停铸,从此未再开铸。
阿克苏局开铸于乾隆二十六年,设炉6座,三十一年移至乌什,嘉庆四年又从乌什移回,五年开始铸造乾隆通宝二成,嘉庆通宝八成。道光初年,阿克苏局年铸红钱串。六年增炉1座,以供平定张格尔叛乱之用。后铸道光背八年五、十钱。咸丰三年又加炉2座铸大钱,有当五、十、五十、百等。同治初年又铸同治通宝当十钱,旋因阿古柏入侵而停铸。至光绪四年九月十五日又重新恢复铸造,九年后停。十二年又重开,十八年移局库车。
乌什局于乾隆三十一年由阿克苏局移设,初铸钱重二分,三十五年改重一钱五分,四十六年减重铸造,以省铜料。嘉庆四年移回阿克苏,遂停。宣统年间又代库车局铸钱。
库车局设于道光六年,咸丰年间又铸有当五、十、五十、百四种钱币。同治年间铸有同治钱,三年因发生暴动而停。光绪四年重新开炉,九年停,十二年又恢复鼓铸。十三年阿克苏局又移至库车,此后库车局有炉6座,每天可铸成钱文。二十五年铸减重钱,减重1分,三十四年停铸。最后铸造的两种钱币为光绪丁未和光绪戊申。
喀什噶尔局于咸丰三年开铸大钱,有当十、当五十、当百三种,旋停。至光绪十四年重开,光绪末年又请阿克苏、库车两局代铸,旋停。
宝伊局开铸于乾隆四十年,局址惠远,有炉2座。道光二十年因铜少而暂停。咸丰四年开铸大钱。有当五十、百、五百、千,红、*铜大钱,五年后加铸当十钱及制钱,又有当四钱,同治年间仍铸造有当四钱,五年伊犁发生动乱,该局从此停铸。
宝迪局又叫宝新局,咸丰八年正式设于迪化。早在咸丰四年时就边筹设边铸造,大钱有当八、十、五十、八十、百等。同治二年时因妥得瑶作乱而停铸。光绪十二年七月重新设立了宝迪局,有炉2座。次年加1炉,至十六年增至5炉,年铸钱13串,每串文,十八年因钱币字划不清而改铸加重钱。由1文钱重1钱3分而增至1钱3分5厘,二十一年又恢复旧制。光绪三十四年因铜料用尽而停铸。另外,迪化水磨沟机器局曾加铸过机制红钱,属试铸性质。
说明来源:网络,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处理。
星标方法
想要第一时间收到最新的消息
请把古钱币交流圈设为星标
如何设置星标
如果你是安卓手机
如果你是苹果手机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