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运河,大家更多想到的是京杭大运河,其实,在山东区域内曾有一条始建于元代的胶莱运河(又称胶莱河),且是一条海河联运的具有创造性的水利工程。因其对莱州湾、胶州湾以至山东半岛及渤海、*海产生着特殊作用,胶莱运河始终是元、明、清三朝廷议的问题,关于其开发复建的讨论延至现当代。
作为胶莱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濠运河遗址已被开发为城市公园。
开挖源于南粮北调
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年,忽必烈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迁都燕京,称大都。此时,北方地区由于长期战乱经济凋敝,而南方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较为富庶,“苏湖熟,天下足”,也因此形成了元代*治、*事、文化重心在北方而经济重心在南方的格局,“元都于燕,去江南甚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因此首都地区数量巨大的蒙元贵族官僚集团和驻*所需的粮米及大部分生活物资均仰仗于江南的供应,如何及时地把江南的粮米等北运到大都,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种现状,一般有三种解决途径——陆运、漕运和海运。这其中,从南到北的陆路运输,千里迢迢,跋山涉水,车运人搬,在这三种途径中是最耗时耗力费钱的。因此元*府倚重于漕运和海运,但漕运和海运也面临诸多现实问题。漕运主要依靠贯穿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但创挖于隋朝的京杭大运河此时已经出现多处淤塞,运输量大为降低。为了恢复其功能,元*府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和取直,但由于北方河段水量不够,*河、淮河经常泛滥、改道、泥沙淤积等原因,一直未能发挥良好作用。随着造船、航海技术的不断提高,在扩修京杭大运河的同时,元代大力发展海运,逐渐形成以海道为主、京杭大运河为辅的南北运输线。通过海路来运输粮食和物资,虽说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但是南来的海船需要绕行山东半岛东端的成山头进入渤海湾,此处不仅风大浪急暗礁密布风险大,还会拉长海运行程七八百里,同样存在不足。
至元十七年(年),有人提出一个解决南粮北调问题的方案:利用现有河道,开凿由胶州湾至莱州湾的运河,由*海直通渤海,既能减少路程、避开成山头一带海上风浪,还可以节省海运成本。提出这一方案的,就是当时的莱州人姚演。姚演是第一个建议开凿胶莱运河的人,关于姚演,生平不详,有关史籍记载也不多。因为对家乡地理比较熟悉,姚演认为胶潍河谷为联络南北海路之捷径,开河通海实为一举数得之举。姚演的建议得到朝廷的
姚演所说的利用条件,是指胶河。胶河,古称“胶水”,远古时期已独立发育成河,《水经》《水经注》及《齐乘》《齐记》《太平寰宇记》等地理名著及涉河省、府、县诸志有记载。关于其名,宋朝《太平寰宇记》云:“水色如胶,故名胶河。”它源自胶南(今*岛区)铁橛山一带,流经胶州、高密、平度、昌邑,北入莱州湾。
鉴于胶河已经横穿了大部分的山东半岛,流入莱州湾,因此胶莱运河这项工程主要是向南往胶州湾方向挖掘,换句话说就是让胶河源头的水向南北两个方向流动。这其中,南段运河中也会有其他河流做补充水源。在元人于钦笔下,该工程“首起胶西县东陈村海口,自东南移西北,凿地数百里,欲通漕固海口”。胶莱运河因此分北胶莱河和南胶莱河两部分,其分水岭在平度市万家镇姚家至窝铺段。南胶莱河长60公里,在姚家村东与北胶莱河分水,向东南流经平度、高密、胶州,注入胶州湾;北胶莱河西北流经平度、高密、昌邑三市交界,自南姚家向西北流,至莱州海仓口注入莱州湾,全长约里的胶莱运河构成一条横贯山东半岛、沟通胶州湾和莱州湾的人工河道。
胶莱运河主要开挖工程有:疏浚挖深胶河段和胶莱北河段淤浅河道,开凿胶河和胶莱北河间分水岭的人工河道;为增大胶莱运河的水量,开挖引沽河水由吴家口入新开河的助水河等;沿河打坝、筑堤、修桥、建闸,自东南至西北共建8闸,即陈村闸、吴家口闸、窝铺闸、亭口闸、周家口闸、玉皇庙闸、杨家圈闸、新河闸;修整运河两端的海港,即塔埠头港和海仓港,并在两港修筑粮食中转仓库;修筑马濠运河等。
元*府对开凿胶莱运河十分重视,忽必烈任命姚演为开河总管,负责设计、组织施工;选调佩三珠虎符、授通奉大夫益都路宣慰使都元帅来阿八赤监督河工;选调镇国上将*张君佐督工修筑胶西闸坝。工程队伍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姚演招募民工约万人,二是来阿八赤“发兵万人”,三是张君佐用“新附汉*万人”(收编的南宋官兵),盛时开河*民达3万人。在*策和财力上,元*府亦予以大力支持。河工开后,拨钞万锭为佣直,并仍给粮以为工饷。至元十八年(年),姚演“请免益都、淄莱、宁海三州一岁赋,入折佣直,以为开河之用”,建议很快得到批准,同年“十二月癸丑,敕免益都、淄莱、宁海开河夫今年租赋,仍给其佣直”。
经过两年努力,至元十九年(年)七月,胶莱运河工程告竣。其后,来阿八赤不久出任胶莱海道都漕运使,并设运粮万户、运粮百户、胶西押纲官等职。次年,即有2万余石粮食通过胶莱运河,经大直沽河,运往大都。至元二十一年(年),胶莱海道迎来运粮高峰。是年,南方运往大都的粮食共计万石。“海运10万石,胶莱60万石,而济(即济州河)之所运30万石”(《续资治通鉴》卷)。当时运粮,海船“大者千石,小者三百石”。60万石粮食如用大海船来装运,要艘次;如用小海船来装运,需艘次。由于海船的构造、载重、承受风浪的能力等与内河运船有差别,而胶莱运河因水浅不能通过大海船,需“造小船分海运”。也就是大型粮船(海船)在胶州塔埠头过驳,装入小平底船(河船),过运河抵达莱州海仓口,所装货物再转入大海船,过渤海,运抵大都。通过以上数字,可以想见运粮时节胶莱运河的繁忙。
胶莱运河的开凿通航有着重大意义,首先是缩短了由江南到大都的海上运道,其二是避开成山头等海域灾异险难,其三,相对来说,开通胶莱运河所需时间及财力、劳力,较之疏浚京杭大运河要小,而且效益明显,因此开挖胶莱运河对统一初期的元*府来说无疑是合理选择。
明代的胶莱河
意义重大但争议不断
胶莱运河的作用是明显,但它从一开始就并存着不足。这其中主要有两个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其一就是泥沙极易淤积,前开后淤,花费巨大但劳而无功,“大潮一来,沙壅如故”。其二按原工程设计,是想利用南北两海口潮水上涨的时机行船,但中间河段水浅,船多损毁。即使后来引大沽河、白沙河水做补充,胶莱运河仍无法实现充足水量保证,从而使大型海船无法直接进入运河,二者共同导致胶莱运河的运输能力逐渐减退。再者,此后不久山东西部开凿济州河和会通河成功,京杭大运河漕运顺畅,很大一部分漕粮就可以不需经繁杂危险的海路了。至元二十三年(年)四月,忽必烈“诏罢胶、莱所凿新河,以*人万人隶江浙行省习水战;万人载江淮来泛海由利津达于京师”。“至元二十六年正月壬寅,海船万户府言:‘乞罢胶莱海道运粮万户府,而以漕事责臣。’诏许之。”至元二十七年(年)四月,罢胶莱海道运粮万户府,河道运粮停止。
时至明代,南方经济发达、北方*治中心的社会格局并没有改变,南北漕运仍是一个重要社会问题。有明一代,京杭大运河得到大规模整修。在海道运输上,关于胶莱运河的复开多次被提上廷议,如《明史》卷《王宗沐列传》记载:“隆庆五年,给事中李贵和请开胶莱河。宗沐以其功难成,不足济运,遗书中朝止之。”
嘉靖十四年(年),胶莱运河复开问题曾出现一次较大转机。时任莱州海防道副使王献对胶莱运河古道进行了详实的勘察和查访,认为胶莱运河不仅对南粮北调发挥重要作用,还对当地经济、贸易发展有着带动意义,“劳山之西有薛岛、陈岛,石砑林立,横伏海中,最险。元人避之,故放洋走成山正东,逾登抵莱,然后出直沽。考胶莱地图,薛岛西有山曰小竺,两峰夹峙。中有石冈曰马壕,其麓南北皆接海崖,而北即麻湾,又稍北即新河,又西北即莱州海仓。由麻湾抵海仓才三百三十里,由淮安逾马壕抵直沽,才一千五百里,可免绕海之险。元人尝凿此道,遇石而止。今凿马壕以趋麻湾,浚新河以出海仓,诚便。”王献奏议重开胶莱河工以通漕,嘉靖帝许可。“献乃于旧所凿地迤西七丈许凿之。其初土石相半,下则皆石,又下石顽如铁。焚以烈火,用水沃之,石烂化为烬。海波流汇,麻湾以通,长十有四里,广六丈有奇,深半之。由是江、淮之舟达于胶莱。逾年,复浚新河,水泉旁溢,其势深阔,设九闸,置浮梁,建官署以守。而中间分水岭难通者三十余里。时总河王以旗议复海运,请先开平度新河。帝谓妄议生扰,而献亦适迁去,于是工未就而罢。”此后至清,对胶莱运河的疏浚通航还进行过多次讨论,却始终议而不决。雍正二年(年)朝廷派内阁大学士何国宗视察胶莱运河后,议“永不疏浚”。时至现当代,仍有重新疏浚拓宽胶莱运河,以缓解渤海污染问题和方便我国沿海地区南北海上交通等的建议。
自胶莱运河开凿,或开、或停、或罢的声音始终贯穿于元、明、清王朝的廷议,期间工程时上时下,漕运时启时废。概而言之,胶莱运河的寿命虽短,但记录了我国古代为解决南北水上运输所探索过的艰苦历程,并在历史上曾发挥过巨大作用,意义重大。
来源:联合日报
投稿信箱:sdzxgz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