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官员:部分有权人有钱人减刑相对快些
央视《焦点访谈》2014年4月29日播出的《高墙更筑“防腐墙”沙漠中的“梭梭”》节目中,最高人民法院审监庭庭长宫鸣谈到,“主要是一些有权人,有钱人,判刑以后减刑相对快一些。他们获得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比例要高一些,实际服刑的期限要短一些。”以下为文字实录:
演播室主持人
*: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收看今天的《焦点访谈》。
假立功,真减刑,假就医,真假释。时有发生的暗箱操作让人们对于减刑假释这类案件的处理屡屡产生质疑,今天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司法解释,对于这类案件做出了统一规范。
解说:
去年2月河南省的一所监狱向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因服刑人员王建生有立功行为,建议对其减刑九个月。王建生原禹州市公安局局长,2009年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零6个月,按照河南省相关规定,此申请需向省高院报备,省高院接到申请,随即展开审查。他们发现在王建生服刑三年多时间里,先后五次被保外就医,他只在狱中待了22个月,最终河南省高院做出不予减刑的决定,然而在全国各地不该减刑而被减刑的情况确实出现过,而且不止一个,在这些人当中一些特殊的身份引人关注。
最高人民法院审监庭庭长
宫鸣:
主要是一些有权人,有钱人,判刑以后减刑相对快一些。他们获得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比例要高一些,实际服刑的期限要短一些。
解说:
2007年2月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一审判处广东健力宝集团原董事长张海尤其徒刑15年,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张海的亲信买通的佛山市看守所副所长罗建能和民警陈松永,此二人将其他犯罪嫌疑人的荐举揭发材料提供给张海,依次作为张海立功减刑的依据,以至一年后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时将原审判决的有期徒刑15年该判为有期徒刑10年,在此后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张海又获得两次减刑,一次是因为佛山市看守所提供了一份假立功材料,第二次是因为张海当时所在的武江监狱,认定张海提供了虚假专利为重大立功表现,这两次申请均被韶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减刑,从而导致张海提前出狱与女友逃往境外。
宫鸣:
案件头一天报送到法院,第二天便做出了减去余刑两年一个月十八天的裁定。这里面既有权钱交易的问题,也有法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程序不够公开,透明,暗箱操作的原因。
解说:
2009年7月广东省江门市原市委常委副市长林崇中涉嫌滥用职权罪,受贿罪被河源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年,然而负责挤压林崇中的河源市看守所*治教导员以及医务室负责人在收取贿赂之后,串通河源市人民医院的医生出据虚假病情材料,河源市中级人民法院据此对林崇中作出暂予狱外执行的决定,直到一年后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根据举报才将林崇中依法收监执行刑罚。
最高人民法院审监庭审判长
罗智勇:
有钱人和有权人黑社会性质往往也涉及到有的是有巨额的财产,这些人往往相对门路更多一点。
解说:
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本来是为了激励罪犯悔过自新,重新做人而设,然而一些监管者却将其视为权权钱交易的筹码。2005年原海南乐东监狱第四监狱监区长张同泽授受罪犯贿赂,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在他任职期间服刑人员7000元可以买来假释,1500元可以换来减刑,那么具体办理减刑假释案的过程中,哪些环节容易出现问题呢?
宫鸣:
首先是立案环节,有些案件执行机关基于不合理的考核计分而提出报请,有的材料还是虚假的,那么人民法院缺乏相关的审查措施。第二,合议庭成员之间的作用没有充分的发挥。第三点在开庭审理的时候没有形成真正有效的公开。第四个公开的宣判没有充分地达到预期的效果,裁判文书也没有上公开。
解说:
以往处理犯案人减刑或者假释事宜一般由监狱向法院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承办法官在审核监狱方面提出的减刑理由是他们看到的往往是那些诸如积极写稿,表现突出,获得表扬荐举他人等十分抽象的概念,而据此进行的审核便时常流于形势。
宫鸣:
把监狱报送的材料做形式上的审查,他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进行实质的审查和进行必要的核实。
解说:
对于之前大多数减刑假释案申请书进行书面审理的情况,以后将要求办案法官亲自进行核实,为杜绝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进行权钱交易。今年2月中央*法委公布了关于严格规范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切实防止司法腐败的意见,为落实意见的相关精神,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了申请书材料公开,部分人员审理公开等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律工作要求,主动公开则是五个一律的核心内容。
罗智勇:
原来的公示基本上是在监狱的罪犯服刑场所以张榜的形式公布,现在我们向社会公示包括到上进行公示。
解说:
以前职工式罪犯的姓名,原判情况以及提请的理由今后包括刑法执行机关提出的减刑假释建议书和暂予监外执行申请书都将在上公示。在中*委指导意见实施的两个月时间里,减刑假释的处理已初见成效。
罗智勇:
我看很多地方都进行公示,河南、*的乌鲁木齐中级法院等等,这些都在公示问题上全部按规定执行,目前提请减刑、假释的人数和我们裁定减刑假释的人数肯定是要相对减少。
解说:
在提出五个一律工作要求的同时,最高人民法院今日还出台了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程序的规定这步司法解释。
罗智勇:
我们从完善制度的角度统一这个标注,解决这么一个问题,同时也通过这个司法解释强化司法公开,明确大家的职责责任。
主持人:
减刑假释审核不严,甚至是弄虚作假,把严肃的司法处理变成了权钱交易,找主要就是这类案件审理的不公开,不透明,无论是中央*法委的指导意见,还是最高法的司法解释目的其实都是要查漏补缺,增加透明度,防止暗箱操作,把程序晒在阳光之下,强化司法公开,强化公众监督才能够消除司法腐败。
(节目预告)
演播室主持人
*:
这种植物叫梭梭,它抗旱耐寒很皮实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固沙植物,今天故事里的这位老人和他的老板不爱舒适的城市生活,却偏偏喜欢呆在荒芜人烟的沙漠里种梭梭,而且一种就是十年的时间,他们是谁又是为了什么呢?
解说:
中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北缘,在这两样东西很出名,一个是丝绸之路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西夏古城遗址,黑城。另一个是风沙,沙起额济纳说的就是这里,近几十年沙漠化严重,沙丘正在以每年20米的速度向额济纳逼近。
活的(梭梭)你看,种起来活了以后(下面)一堆沙子,反正有一棵树就能固定一堆沙子。
解说:
他叫苏和,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原*协主席,今年68岁。本该是享清福的生活,却因为他10年前退休时的决定彻底改变了。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原*协主席
苏和:
想办法就在黑城西北角上造点林子,起码能够让黑城被沙子埋没的这种趋势,不要它继续恶化下去,能不能通过造林遏制一下。
解说:
就凭一个老人要去跟*沙较劲吗?老伴儿、孩子身边没一个人相应他这个疯狂的想法,可苏和在阿拉善盟里却一天也不愿意多待了。
苏和的儿子
苏虎庆:
他心里好像很压抑说我还在想事情,他动不动就说我得回去看看老家。
解说:
额济纳是苏和的家乡,这片地方曾经是著名的居延黑城绿洲,有着无与伦比的绿洲农业文明,在他心里老家原本不是现在的样子。
苏和:
这个地方(原来)湖泊也多一点,泉水也多一点,沿河一带有胡杨、有红柳,放牧的人家也比较多,有草场就可以放牧。
解说:
气候变化,过度开垦、砍伐,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额济纳就成了现在这副模样。80年代末沙进人退,看着牧民们一家一户被迫离开,时任额济纳旗委书记和旗长的苏和不能再任其继续恶化,它开始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几年的时间达来库布镇西边树起了一条长七八公里的防风防沙林带,从那时起治沙就是苏和最想做的事。2004年他从阿拉善盟*协提前退休,说服家人拿着全部积蓄,带着老伴儿来到了额济纳条件最差的地方黑城,三万元盖起了三间小平房,他们老两口成了黑城周围唯一一户居民。接着苏和在黑城北面拉起一道16公里长的围栏,将残存的2万多亩天然梭梭林围住,一边自然恢复,一边人工补种。
苏和:
黑城那个石梁上搭的几个蒙古包,一年不收拾一次,基本上就风都把它刮倒,这几年一刮风我栽的小梭梭就刮断,沙枣也刮段断,树都能刮断。
解说:
跟风沙比起来缺水是更要命的,找水相当困难,打井更困难,找到水不一定能打出井来,多难跟你说过,其他地方这个井,他们老板跟我说,五到七天绝对能打完,最后到我这儿打了21天,他没赚上钱。
解说:
这是他们老两口到这八年后打出来的第二口井,浇水、巡视、灭鼠、他每天要在沙漠里走上近10公里,忙活10个小时。忙完了一天的工作,老伴儿把饭菜端上饭桌,苏和却忙着躲开我们的镜头。
苏和:
我打针你也拍我。
:
这针打了多少年了?
苏和:
十来年了。
:
这会是你的负担吗?
苏和:
也没有什么,习惯了,什么东西都是习惯了,习以为常。
解说:
老伴儿德丽格说,她开始真没想过会在这么个*地方待这么长时间,每次看到苏和精疲力尽的时候,她也劝,劝不动干脆不劝了,就这么守着吧,苏和守着梭梭,老伴儿守着他。
解说:
城里的生活不好吗?
苏和:
想舒服你就不要选择这个事业,选择这个事业你干这个,你就不要怕吃苦。
解说:
大漠的夜晚,要么是狂风接力的叫声,要么是与世隔绝的寂静,如果没有老伴儿的陪伴,苏和说他一天也待不下来。老两口已经在黑城脚下守了等等10年,经林业部门测算,他们成功抢救天然梭梭林3000多亩,人工种植梭梭6万多株,在这组照片里,黑城周围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苏和:
原来这个沙子全部刮到黑城或者往东走了,现在这一部分你看这个梭梭已经我估计已经长到3米左右,不然防风固沙不会起到作用。你看这一片沙子全部固定住了。
解说:
看到苏和种梭梭成功了,很多牧民来向他讨教,想回去自己也试试。苏和干脆就把自己培育出来的梭梭苗一车一车送给他。这两年还有一件事也让苏和开心的不得了。
苏和:
来水了同志们,现在浇水吧。
解说:
这已经是近年来支援他种树的第八批志愿者了,苏和说过两天还有好几批人来给他帮忙,看到他的事业后继有人他高兴。
演播室主持人
*:
苏和说他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想回到家乡种点树,给后代留点有意义的东西,这几年社会各界和当地*府提供了很多帮助,老两口的生活比原来强了很多,但是最让苏和高兴的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和他一样为了一个让*沙变绿洲的绿色梦想而共同努力,他们的精神就向沙漠里顽强的梭梭不屈不挠、造福后人。
感谢你收看今天的《焦点访谈》再见。(:SN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