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CA秋季招新倒计时24小时!
还没有投递报名申请材料的小伙伴要抓紧时间啦!
IBCA,IBetyoullComeAlong!
_______________
最朴素的愿望
要做人大最优秀的社团,只需要做到三件事情:招到对的人,培养人,留住人。我想从最后一个开始说与你听。
为什么常常说同行的人比要去的远方更重要,IBCA在做的东西并非学校下属的社团,而是职场上的生态圈,在校的部分只是冰山一角,真正核心还是多年积累的校友资源。
做事,关键不是自己多牛,而是取决于你能调动多少资源来帮助你。要明白这个道理,推荐一本我最近读的书,叫做《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作者张宏杰,讲述了曾国藩跌宕起伏的一生。
年轻时代的曾国藩年轻气盛,棱角鲜明,一味的把自己的简单的道德观要求自己和别人,受到排挤。回家丁忧守孝期间,他开始用正统儒家思想修身,读老庄的书,他以前看别人哪都不对,到如今总能发现别人长处,完成人生观重要转变。之后曾一生的行为准则,做到了传统儒家最高境界:内圣外王。向内自我修炼,更重要的是向外能做一番事业。IBCA不能仅仅着眼于要去的远方,更要留住我们同行的人。
这话却也不容忽视一个前提,首先得做到内圣,加入IBCA身边认识许多大牛并不意味着自己就从优秀走向了卓越。想要敲开投行与咨询的大门,每一份简历的修改,每一次面试的准备,每一个case的练习,都需要在协会有限的培训之后付出巨大的努力。因此每一次的招新我们也都会尽力筛选出最具潜力的人,并通过专业的培养来磨练出IBCAer应有的品质。
我相信坚守了“同行的人比要去的远方更重要”才是IBCA长久立足之本。九年来IBCA一直坚持只招精英,组织紧密,规模也不大,汇聚了人大最惊才绝艳的精英学子,在职场上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生态圈,对于想加入IBCA的人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而不久前芮成钢事件让我对如何从大学中招到对的人,思考了更多,芮成钢被国外媒体作为中国当代精英青年的代表,而国内的舆论则以“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大帽一面倒的加以批判当代精英。“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源于北大教授钱理群接受关于大学教育采访时所谈到的,我们不妨一看:
“我对我们的教育,包括北大教育所培养的一些“尖子学生”(当然不是全部)感到担心。这是教育的两极分化在另一端所结出的恶果。我并不一般地反对精英教育,问题是要培养什么样的“精英”。在我看来,真正的精英应该具有独立,自由,创造的精神,应该有社会承担意识;而我所担忧的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实用主义、实利主义、虚无主义的教育,正在培养一批“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所谓“绝对”,是指一己的利益成为他们一切言行的唯一驱动力,为他人、社会所做的一切,都是一种投资;所谓“精致”,是指他们有很高的智商,教养,所做的一切在表面上都合理、合法,无可挑剔;同时,他们又惊人的“世故老成”,经常作出“忠诚”姿态,很懂得配合,表演,最善于利用体制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获取自己的利益,成为既得利益集团的成员,因此,他们要成为接班人也是顺理成章的。问题的严重性,大概也就在这里,弄不好就会成为我们今天的教育对未来国家、民族的发展,欠下的一笔无法偿还、弥补的债。”
初读钱老先生这番话,我也感同身受,因为我从上大学的第一天就觉得人大充满了这样的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说法的出现无非是因为下面两种人。
第一,有一部分人,他们太努力了,努力地去学习,努力地去工作,努力地申请,努力地干跟自己有关的事情,他们看起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