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草房为莱州湾一带建筑,大多已百年历史,有点甚至于二百余年历史。多分布于莱州市永安路街道,城港路街道,三山岛街道,金城镇等沿海乡镇。
这座海草房为二层带阁楼,已一百余年历史。内里格局保存完好,街门做了改动。从外面进到院子里,感觉气息安稳,这是老宅子百年沉积的气场,我感觉到这种气息的沉静。
海草房的墙头也是海草的。如果有风,墙头的海草会不会也能跳一支海草舞?海草在此处也如墙头草吗?
这是一堵墙的特写。墙头上也培了海草,一般是一层坯泥一层海草。现在海草已被风雨冲刷的灰白,房子也已垂暮之年。
这座海草房吸引我的是它的门楼。大门南开,屋子的主人为了增加院子的空间面积,将与南邻之间的胡同取消,直接与南邻的后檐墙对接。这样的建筑方式民间多见,无非是风水使然。
这处海草房已久无居住,少了烟火气息。我注意到外门没有贴对联,问询过村民,知道这户人家的后人居外生活,已很少回来,留住老屋,是留住自己的根,也留住了岁月的念想。
这座房子外观保存还好,五间房,我转到前面,门扉落锁,院内杂树林立,上午的阳光斜照门楼,我看出阳光的落寞与无奈。
这样的海草房在此地的村庄也遗留不多了。我给村民建议,东海神庙正在重建,势必会引发旅游潮,可以将这些房子改造成民宿客栈。村民不置可否。
这个是屋顶的特写。屋顶上长满一种俗称为“老婆指甲”的苔藓植物,少时在老家曾为了吃这种多汁带酸的植物把别人家的草房捅了窟窿。有没有被大人打骂已不记得了,只是那种多汁酸涩的味道记到如今。
仅有的几处没有覆盖水泥毛毡的海草房。遗憾的是已经改建,适应了现代生活的需求。早年的雕花窗户被塑钢门窗替代,岁月也在这些替代中纷至沓来。
屋山墙上方块里的图案已被敲掉,只留了参差不齐的疤痕,相似了岁月的不确定性。屋脊耸立,是海草踮起脚尖眺望大海的眼眸。
这座海草房上覆盖了渔网,那么在这里考考大家,主人在房子上覆盖这张网是用来干嘛的,欢迎在评论区域留下您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