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全面深化改革年重点任务”新闻发布会,烟台市委改革办四级调研员包海东,烟台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炳伟,烟台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基强,烟台市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腾波介绍了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
年,烟台市锚定省委、省政府“六个一”发展思路、“六个更加注重”策略方法、“十二个着力”重点任务,认真落实省委深改委项涉烟改革任务,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谋划推动各领域改革,突破了一批制约发展的机制障碍、办成了一批惠及群众的民生实事、推广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典型经验,为“十四五”时期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主要抓了五方面工作——
1
聚焦安全发展抓改革
建立党政领导季度述职、约谈、包保区市和企业、驻点督导等制度,在全省首推“大警示大培训大考试”,实施群众有奖举报办法,实行企业“红黑榜”,倒逼属地、监管、主体“三个责任”落实。安全生产、干部作风、廉政建设、扫黑除恶“四位一体”推进等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2
聚焦产业培育抓改革
对9大产业掰开分解,细化为16条重点产业链,全面推行“链长制”改革,海洋工程装备、核电装备两个产业集群入选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山东自贸区烟台片区多方联动构筑海洋生物资源“大养护”格局相关做法入选全国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万华改革创新经验入选中央改革案例汇编。围绕服务产业发展,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出台《关于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事前事中事后一体化信用监管、一体化数据创新应用相关做法被国务院大督查发文通报表扬,“5S”办电服务、NQI线下线上“一链办”、“YT智联云端”管理、证照材料“电子化”等相关做法被国家部委推广,烟台被评为全国营商环境建设创新城市。
3
聚焦民生改善抓改革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建立“事要解决”督导落实机制和“基层吹哨、部门报到”实体化平台,召开全市民生领域改革重点部门民主评议会议,着力破解不动产登记“办证难”、公办幼儿园“入园难”、交通拥堵“停车难”等“急难愁盼”。其中,DRG付费方式改革在全省评估中位列第一,“创新完善医疗服务制度”被评为全国改善医疗服务五项制度和十项创新举措,职业院校管理体制改革在全国职教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作典型发言,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入选全国创新优秀案例。
4
聚焦执行落实抓改革
围绕弘扬“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建立挂图作战、动能转换两个可视化平台,实行“蓝黄红”三色管理、干部执行力档案等工作机制,全市个省级重点建设类项目开复工率和完成投资量均居全省首位。
5
聚焦自身建设抓改革
对重点改革事项实行“蓝黄红”三色管理,每月一调度、每季一通报,进度不达标的亮牌警示;坚持不懈强督导,常态化开展明察暗访,发现问题当场反馈、限期解决;坚持不懈育典型,召开“改革攻坚求突破”系列新闻发布会,开展改革工作群众满意度测评,定期向上级推荐改革典型,全市改革创新经验被国务院发文表扬2项、被中央改革办推广2项、被省委改革办专报中央改革办6项、在国家部委考核评价中获得“优秀”或居全国前列42项。
发布会现场
市委深改委年重点改革任务
年,烟台市委改革办制定印发了《中共烟台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年工作要点》,明确了三个板块、项改革任务。
第一板块,提出年全市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
第二板块,聚焦深化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民主法制领域、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党的建设制度、纪律检查体制六个重点领域,明确实施路径、时间节点和任务目标,主要有2个特点:
一是打出“十大创新”组合拳。围绕落实省“十大创新”行动计划,制定了85项重点举措,占全年总任务近60%。
创新新旧动能转换突破机制方面,开展“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五年行动”,推动16条产业链实现“聚链成群落园”,力争到年形成2个2千亿级、4个千亿级和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深化科技创新攻坚机制方面,围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开展20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争取省级重大科技创新攻关项目4项。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方面,6月底前出台全市要素保障创新行动方案,年内开工建设烟台港KV输变电站工程项目,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17.8万亩。
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围绕政务服务、企业开办等19个领域开展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上线36项个人电子证照、14项企业电子证照,年内实现拿地即开工项目个。
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方面,加快推进烟台金融中心和区域性基金管理中心建设,力争年内贷款规模达到亿元,基金认缴规模达到亿元以上;新增“金融管家”试点区域1—2个,全年辅导企业累计融资额突破亿元。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方面,推动泰和新材、冰轮环境开展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年内国企中长期激励实施范围达到50%,新增“专精特新”、瞪羚和独角兽等企业家以上。
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方面,举办高层次招商活动30场以上,力争全年家本土企业引进境外合作伙伴,全年实际到位市外资金亿元以上、实际使用外资30亿美元以上;推动自贸区形成差异化制度创新成果超过35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产业集聚度平均超过70%,各经济开发区主导和特色产业产值均超过亿元。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深入开展美好社区等10个城市更新试点项目创建,制定市区供热一体化改革方案,高质量建设西部片区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探索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方面,办好碳达峰碳中和烟台国际论坛,年内新增绿色建筑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占新开工建筑面积比例达到40%;开展莱州、福山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实现并网容量19万千瓦。
筑牢安全发展底线方面,“四位一体”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不良贷款比率降至1.25%左右,医院4所、医院2所、医院1所。
二是紧扣市委市政府最新决策部署。将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三明三强”大会精神贯穿其中,更加凸显构建“1+”工作体系和“15”中心城区建设格局。比如,民主法制领域改革,将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制定《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条例》,修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文化体制改革,将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海洋文化、胶东民俗文化、八仙文化等优势地域文化,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文物保护利用等改革,推出市民文化节、海岸生活节、文旅惠民消费季等系列惠民活动。社会体制改革,将出台《烟台市共同富裕行动方案》《“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开通“互联网+购药”医保服务药店0家以上,新增医保DRG实际付费医疗机构27家、总数达到35家。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将创建个“幸福家园”党建品牌示范社区,实施领军人才“筑峰计划”、青年人才“百千万”集聚计划等,引进名科技领军人才、0名外国专家和海外留学生。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将持续完善“四项监督”统筹衔接制度机制,打造“清廉之路廉行烟台”廉洁品牌。
第三板块,分市委深改委、各专项小组、各责任单位、市委改革办等4个层面,对抓好改革任务贯彻提出具体要求。
原标题:《年烟台全面深化改革明确项改革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