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林国平先生的《龙华教新探》一文在国家宗教学研究的顶级学术刊物——《世界宗教研究》年第4期进刊出后,一直以来披着神秘面纱的“龙华教”开始泄漏殆尽,其法脉传人竟以莆仙人居多,难怪仙游县大济镇飞鸽岭下的汉阳堂会一跃而成“龙华教”重要祖庙。现将由林国平教授公开的《龙华佛祖开教源流法脉》重新整理,并公开如下:
初祖罗因(-),法号普仁,山东莱州府即墨县丹阳社人。二十八岁入道,五十二岁成道,集五部经书颁行于世。六十五岁云游各地传教,住在雾灵山说法。嘉靖六年()正月二十九日去世,享年八十五岁。育有一男一女,子名通祖,女名广,“男不婚,女不嫁,续祖法脉”。
二祖殷桂(-),法号普能,浙江处州府缙云县虎头山人。十五岁入道,二十五岁悟道,作偈语曰:“心性转二天,本证五部篇。本来明先后,非俗亦非僧。”万历十年()八月初四去世。
三祖姚文宇(-),法号普善,浙江处州府庆元县人。自幼入道,十五岁悟道,作偈语曰:“先天本来心,后转弥勒佛。知所明先后,即佛即是心。”崇祯七年()五月二十九去世。
四祖汤克竣(-),法号普霄,江西省抚州府临川县人。十四岁进学堂,十八岁弃世入道,是姚文宇的得意弟子。崇祯六年()十一月十七日,普霄先于师父姚文宇去世,姚文宇只好“将法担代交普步承受”。
五祖杨时春(-),法号普步,浙江省处州府人。十六岁进学堂,二十八岁因父母俱丧而“苦叹人生不久”,便四处寻师访道,学长生妙诀。后居住在福建建宁府某山上“说法”传教。清顺治二年()四月十八日去世。
六祖姓张,不知其名,法号普钱(-),籍贯不明。由普钱妹妹引入龙华教,后来与普步一道“住在建宁山中说教”。清顺治十一年()年十一月十五日去世。
七祖黄大姐(-),法号普德,福建省兴化府莆田县黄石人。早年住在福建建宁府当兵,二十四岁“破世退粮入道”,并对龙华教“重兴阐教”发挥积极作用。清康熙九年()十二月初十去世。
八祖姓池,不知其名,法号普方(-),福建省兴化府莆田县涵江唐头人。年轻时前往建宁府“开教”,“因思人生不久”,二十八岁时“入道护教”。清康熙二十三年()四月十六日去世。
九祖姓张,不知其名,法号普通(-),福建省兴化府莆田县广业里大洋人。年轻时前往建宁府“开教”,并“舍身护教”。后来,“佛门有难,往长乐县开山,又往福清下底运说教”。清康熙四十五年()九月十七日去世,墓迁葬福清县时和里白马庙。
十祖姓陈,不知其名,法号普月(-),福建省福清县下底运白石人。清顺治三年()二月初六日生,在观音埔一带开教。雍正二年()八月二十六日去世,墓在头岐驴坪岭,与普山合葬。
十一祖张嘉义,法号普乐,福建省福清县下底运后桥人。“合家兄弟同往观音埔开山护教”,清乾隆四十四年()三月初四去世。
十二祖张朗(-),法号普应,与十一祖普乐为胞兄弟,福建省福清县下底运后桥人。普应在世时,本来“将法担欲付普耀,普耀让普聪”,最后导致分裂,“普有两分”。清乾隆五十三年()二月十三日去世,墓在岐崙,与长兄嫂、二兄普乐合葬。
汉阳堂大雄宝殿
十三祖姓陈,不知其名,法号普聪(-),籍贯不详。清乾隆末年,十一祖普乐和十二祖普应先后去世,未能选定法脉传人,教内遂起纷争。大众推选普聪为十三祖,因其无能,便将法担交由弟子普有(普有姓张,福建省仙游县兴泰里人),但众人不服,普有遂回仙游县白角岭筹建汉阳堂。嘉庆七年()年十一月十四日,普聪去世,墓在白马庙,与普通合葬。
十四祖卢炳(-),法号普耀,福建省仙游县文贤社人。年轻时往福清县观音埔“舍财护教,开山莆仙二县”。乾隆三十五年(),“开源正,善广化”。五十七年(),完成仙游汉阳堂的建造,在九曲河说法。后来,又到福州建立复信堂。嘉庆九年()四月十二日去世,墓在古大虎头山。
十五祖卢德成,法号普涛,为普耀胞兄弟,福建省仙游县文贤社人。幼年失怙,随普耀往福清祖堂,“边开张护教”。嘉庆二年(),“往台行道”。八年,回福清。翌年四月初六“承受法担颁行”。
汉阳堂祖师龛十六祖姓陈,不知其名,法号普洲(-),福建省兴化府仙游县人。清乾隆三十八年()四月二十九日生,道光十九年()八月初八去世。
十七祖姓郑,不知其名,法号普品,福建省兴化府莆田县莒溪人。清乾隆某年九月二十日生,居住在涵江,从事酱料生意,道光某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去世。
十八祖姓名均佚,法号普森,福建省兴化府仙游县下新厝人。某年三月初三生,某年三月二十五日去世。
十九祖姓严,不知其名,法号普喜(-),福建省兴化府仙游县云居人。清嘉庆乙卯年(乙卯年是乾隆六十年)九月二十八日生,咸丰元年()去世。
二十祖李浚(-?),法号普熹,福建省兴化府莆田县哆头人。清乾隆五十六年()五月十九日生,咸丰?年九月二十六日去世。
二十一祖李烟(-),法号普火,为普熹堂兄弟,福建省兴化府莆田县哆头人。清嘉庆九年()十月二十日生,同治五年()二月二十六日去世。
二十二祖郑泽(-),法号普晑,福建省兴化府莆田县莒溪人。清道光三年()正月二十一日生,同治九年()五月初二去世。
二十三祖宋根(-),法号普基,福建省兴化府城厢双池人。清嘉庆十三年()九月二十二日生,同治十二年()七月二十三日去世。
二十四祖吴木(-),法号普恩,福建省兴化府仙游县城里燕池头人。清嘉庆二十五年()十月十七日生,光绪二年()八月初十去世。
二十五祖李照耀,法号普朗,福建省兴化府莆田县哆头人。道光五年()八月二十九日生,光绪十一年()六月初七日去世。
二十六祖翁地(-),法号普开,福建省兴化府莆田县北磨境溪底村人。清道光二十年()十一月初一日生,光绪三十三年()十月初二去世,墓在西门外太平山尾。
二十七祖陈鉴(-),法号普京,福建省兴化府仙游县东乡洪炉村人。清咸丰九年()生,民国13年()九月十六日去世。
二十八祖郑德,法号普照,福建省兴化府仙游县西乡上梧村人。清光绪十五年()十月二十日生。
由上述谱系不难看出,自“龙华教”创立之后,一传至十二祖时,秩序井然,但因十二祖没有选好接班人,以致于选出了十三祖人选,竟然不能服众,遂由其弟子普有暗转法脉于仙游,从而推动大济汉阳堂闪亮登场,令人叹为观止。由于大济汉阳堂位于兴化府境内,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使得莆仙两地百姓深受其影响,于是新的掌教人物皆在莆仙两地诞生了,其中,尤以仙游略胜一筹。
汉阳堂祖师龛汉阳堂观音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