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柳条边,聚集在今天榆树市的人越来越多。
酒水就成为了公众的强需。
不过,在众多的酒厂中,聚成发烧锅成为行业翘楚。
这是为什么呢?看看大老板做的几件事,我们就知道了!
聚成发烧锅
聚成发烧锅的创始人叫作姜振海,老家在山东省莱州府昌邑县城南小姜屯。
那个时候,山东经常闹瘟疫,很多人加入了闯关东的步伐,希望到东北掘金。
姜振海就是其中一员,夫妻俩越过山海关,进入吉林境内,又越过了长春厅,进入今天的榆树市,先在今天榆树市城发乡姜家村安家。
清王朝多年的封禁,让榆树市的自然环境非常好,荒地很多。起初,姜振海除了开荒种地之外,农闲时干些木匠活补贴家用。
随着进入榆树市的外来人口越来越多,经济越来越繁荣。朝廷也非常重视这里的发展,设立了伯都讷厅,且将今日榆树市区,原来叫做孤榆树的地方设立了分防巡检,颁发了很多政策。于是,姜振海决定搬家,到孤榆树屯居住。
姜振海非常聪明,看到来孤榆树屯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没有酒坊,认为这是一个可以尝试的买卖。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姜振海不会酿酒,这个时候他想起了一个人!
姜言润
这个人叫做姜言润,是姜振海家族中的族孙。
在老家昌邑县小姜屯,姜家是大户。在家乡时,姜振海与姜言润在辈分上虽然是祖孙,但是年龄没差几岁。两人关系很好,想到自己闯关东混的还不赖,就想着让姜言润到东北来帮助自己酿酒。
之所以想让姜言润来,姜振海心里还有一个小九九,就是姜言润在老家的时候就是酒坊的伙计,酿酒技术非常棒。
不久,姜言润就从山东老家来到了东北,帮助姜振海酿酒。
榆树
姜振海和姜言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选址。
经过千挑万选,两人最后选中了今天的榆树市啤酒厂院内,那时这里在位于孤榆树屯的东北,地势平坦、还有方圆1平方公里的深水塘,常年不干。在水塘的四周堤坝上长着直径30厘米到40厘米粗的榆树,树龄都在40年以上。春夏之际,榆树枝叶上挂满了榆树钱。经过与里正交涉妥当之后,签字画押,开始动工修建酒坊。
不久,酒坊落成竣工,占地面积达到9垧地左右,正门向北、东有后门、东北面建有姜家祠堂,供奉着祖宗牌位。四周围墙高丈二有余,土叉墙,基底由放石头铺成。墙帽三层,青砖上青瓦为帽。围墙四周修有高高的炮台。黑门楼子、前檐斗拱,后檐出梢,两扇大门铜帽铁环,非常气派,“聚成发”牌匾高悬门楼檐下,镶金大字闪闪发光。放眼望去,如同府衙。
那么,姜振海和姜言润为啥将酒坊起名叫做“聚成发”呢?接下来,他们又做了哪些事情,才会让聚成发跻身榆树市白酒行业前列呢?请看明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