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复始,送走寒冷的冬季,又是一年的春暖花开。我们如同往常一般的辛勤寻访,只为您的茶席增添几分光彩。今春上海匡时茶文化专场精心准备了个标的,封面更是两件权威出版著录过的文人壶上品:《清何心舟制徐三庚铭椰瓢壶》、《清申锡制玉山铭汉瓦壶》。
清何心舟制徐三庚铭椰瓢壶
王度先生旧藏
出版:
1,《紫泥--王度宜兴珍藏册》,第68页,奇园国际艺术中心,台北,年。
壶呈瓢形,牛鼻盖,三曲流,流口微偏向一侧,三叉壶把,造型别致。以玉成窑独特泥料作壶,别致中带有几分粗旷。三条筋线纹从壶盖至壶身延伸,壶身阴刻“椰瓢”二字,落款“己卯秋”(年)“褒海”。壶把下镌“心舟”方印,壶底钤印“日岭山房”。
何心舟,清同治、光绪时宜兴制壶高手,号石林居士,生卒不详。因文献记载匮乏,其生前字号难考,但从其传世作品来看,无疑是清晚期成就最高的紫砂艺人。何心舟是练泥及调砂高手,他所制作的调砂壶质坚砂匀,粗而不糙,壶面光滑却透气良好。其作品多与文人雅士合作,最常见与晚清书法家梅调鼎(-)合作铭文茶壶,造型多仿柱础、秦权、汉铎、石瓢和瓜匏等等,而又自成一格。
此壶与常见何梅合作壶不同,为晚清著名篆刻家徐三庚书铭并刻。
徐三庚(-),字辛谷,号褒海、袖海,工篆隶,与吴让之、赵之谦齐名,是晚期摹刻金石文字的高手,其用笔熟练,用刀细切利落,章法虚实相间,独辟蹊径,独具风格。壶底所钤“日岭山房”款即徐三庚篆刻,且玉成窑作品上许多印章都是出自徐氏手笔,而徐三庚又善刻字,故何、徐二人合作,更是陶工与金石家的结晶,意义非凡。上海博物馆藏一件清光绪五年四人合作紫泥瓢壶,为横云铭、伯年书、香畦刻、东石制,其形制与本壶一致,可资比较。详见顾景舟编《宜兴紫砂珍赏》页,图版,香港三联书局年出版。
清申锡制玉山铭汉瓦壶
出版:
1.《宜陶之旅》,第页,李佑任陶艺公司出版,年6月1日。
2.《以适幽趣》,第89页,西泠印社出版社,年6月。
汉瓦壶属于圆器当中的一种,以壶钮作汉瓦形而名,历来多位艺人都有制作此壶式。圆筒形壶身,上侈下教,短流势较直。盖平略见弧,桥式钮,钮面开孔呈海棠纹样。泥质坚结,砂色青灰。壶盖子口制作圆而不规,转捻即紧,拈钮可以翕起全壶。壶身两侧镌书画,正面金文“伯作宝既”,并行书署款“乙巳仲秋,录伯敦文,玉山”。又刻梅花一株,画意疏淡有味,把款楷书“申锡”,底钤阳文篆书“茶熟香温”方印。称为嘉道文人壶佳制。
申锡,清代道光宜兴制壶高手,字子贻,生卒年不详。笃志壶艺,精于雕刻,善用白泥。精者捏造,巧不可阶。寻常之器,每用模制。尝与杨彭年、朱石楳等合作制壶。《阳羡砂壶图考》赞申锡曰:“考清代阳羡壶艺,蔚为名家者,当推子贻为后劲。此后则有广陵绝响之叹矣”。
孙敕,字玉山,清嘉道时期山东平度人,善书,工篆刻,时称“玉山先生”。胶东半岛偶有书法传世,从作品可见水平颇高。
兄孙懃,字既垣,亦称基垣,号洞山,人称“洞山先生”。清道光年间增生,莱州府平度州城(现平度市李元街道办事处桥北村)人。工书法,尤精草书。先学晋帖,后宗鲁公,颇具功力,一时求书者众。
孙洞山草书深得州官许梿赏识。许梿,字栅林,浙江海宁人,道光癸巳(公元年)进士,道光十六年(公元年)任平度知州,是平度清代著名知州之一。平度旧志载其“有吏才,以善断狱闻。”莅任后,时值连年灾荒,他请准减免赋役,使民困渐苏。又自出俸金修复了州衙大堂,并陆续修复了胶东书院、城隍神行台、八蜡庙、节孝祠、崇灵寺、忠义祠等建筑。许梿重视教育,重修书院,使民知重学。最能体现其才能的是断狱,“每治堂判事,观者如堵”,吏役呵之,许梿却欢迎民众观看,“竟无枉可指”。表现了非凡的断案能力。许梿在平度知州任上共7年,光绪十四年,与王化南、方熙、李天锡一起入祀名宦祠。
许梿嗜金石,工篆隶,修葺州城及胶东书院、城隍行台、节孝祠、崇灵寺、忠义祠等皆自书碑记匾额,另有圣水池庙额、龙王庙堂额、八蜡庙额、文昌宫堂额等也都出自许连之手。其时州城之内,到处能见到他的题字,或篆或隶,“碑板照耀,足为吾邑生色”。据说许连服膺时人翟云升的隶书和孙洞山的草书,谓隶书超不过翟云升,草书超不过孙洞山,遂立志专攻篆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