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烟威进京列车见闻之十三胶州大叔
TUhjnbcbe - 2024/10/2 16:18:00

胶州,是一个地理位置相对特殊的县市。若以天然河流胶河为界,则胶州大部地处“胶河以东”;而若以元代人工开凿的胶莱河(南)为界,则胶州除李哥庄镇外,多数辖区又位于“胶莱河以西”。因此,单纯就地理而言,胶州算不算“胶东地区”,似在两可之间。

不过,就区划来说,胶州在历史上长期属莱州府管辖,在如今又属青岛市地界。受此影响,在文化上,胶州通常都被视作“登莱文化圈”或者说“胶东文化圈”的组成部分。

胶州毗邻即墨,胶济铁路经过即墨蓝村之后,再向西就进入胶州地界。起初,当地共设有李哥庄、胶东(原名大荒站,后取胶州、胶县之东的寓意改作胶东站,再后来当地又设胶东镇、胶东街道,青岛的“胶东机场”即设在此街道辖区)、胶州、芝兰庄(台子)四个车站,均可将乘降旅客。到了后来,除了靠近城区的胶州站之外,其余小站都不再停靠客车。笔者上大学之际,就是如此。

(▲胶州地界的南胶莱河实景,南胶莱河比较窄,其地标意义不如北胶莱河直观)

烟威进京列车都是夜间出发,行至胶州站时,就已经到了下半夜。因此,笔者对胶州站的印象,主要来自于放假返程途中的见闻。

与大多数县市的老火车站相似,当年胶州站(现在动车高铁经停胶州北站)的外观也并不起眼。但当地终究属于人口大县,在此上下车的旅客相当多。而其中有位大叔,让我记忆尤为深刻。

邂逅这位大叔,是在年的夏季。他当时约摸五旬左右的年纪,个头不高,行李不少,坐在我对面的座位上。

那次乘车,我们相对两排座位皆是男乘客,只不过老少不一——我作为学生,是其中最年轻一个;年纪最大的,是一位七旬老者;那位胶州大叔和相邻座位的人都算中年;另外还有两名乘客的年纪在三十上下。

男性聚在一起,难免要讨论一些社会热点话题。我们这几个人不知是谁先开了话头,反正都陆续加入到攀谈当中。

攀谈的内容都包括哪些?现在已经不能完全记得。当时,国内3G网络推广不久,房地产也正在热潮,这两个话题应该曾有涉及。至于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社会公平这种老话题,估计也没有绕过。

大凡多人聊天,总有主角配角之分。在我们六个当中,那位老者虽然阅历丰富,但年迈体弱,有时难以跟上节奏;我和另外两名三旬者则涉世不深,多数时候是在倾听,发言也是以附和为主;而那位胶州大叔和他的同龄人,既年富力强,又有社会经验,便不知不觉成为聊天的主角。

两人虽年纪相近,但见解却颇有不同。在讨论过程中,往往意见相左,从而形成激辨之势。如此一来,其余之人就更加不便插话表态了。

笔者当时尚属年轻,不过大体也能分辨出两人的价值倾向。那位胶州大叔风尘仆仆,显然平时忙于生计,习惯以百姓视角来阐述见解;而另外一人穿戴整洁,应是衣食无忧,每每以为对方观点过激。孰是孰非?不便妄下结论。

当然了,大家在列车上萍水相逢,即便见解不一,也不至于撕破脸皮。车到胶州站之后,那位胶州大叔向众人道别,大家也都回以问候。见他行李较多,有人提议帮着拎一拎。作为在座最年轻的一个,我主动接下了这个活,帮他把行李箱拎到了站台上。

在这一间歇,那位胶州大叔单独跟我聊了几句。其话语当中,免不了提到了刚才的“辩论对手”。他在背后倒也没有口出恶言,只是推测了下对方的职业和地位,然后感叹了一番。大意就是:“出身不同、立场不同,观点也很难相同了。”(本文作者:耳左月)

1
查看完整版本: 烟威进京列车见闻之十三胶州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