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廉洁文化润阳城有声书第二十八期张
TUhjnbcbe - 2024/9/11 17:40:00
<

阳城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厚重,文化深远,其中以杨继宗为代表的“廉吏”文化,更对清廉阳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阳城县不断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基因,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编创了《廉洁文化润阳城》一书,该书深入挖掘地域文化中的“廉吏”因素,以历史朝代更迭为脉,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独立完整的故事、深入浅出的感悟,从数百位阳城在外致仕者及外地来阳城为官者中选录了杨继宗、王国光、陈廷敬、张敦仁等40余名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人物。发挥廉洁文化培根铸魂作用,引导党员干部坚守初心、牢记使命,打造“清廉阳城”文化名片。

朗读丨张静静

张軏身正斗奸佞

节选自《廉洁文化润阳城》

张軏,字信夫,阳城人,明弘治辛酉科()举人,曾任延庆(位于北京西北部)知县。

正德十二年()八月,延庆县知县张軏正在办公室看文件,工作人员匆匆来报,说武宗皇上朱厚照一行又驾临延庆,让他马上去迎接。皇帝是朝廷一把手,自己是一个小小的知县,接待皇帝是应该的,可是,张知县突然想起,皇上驾临,肯定还带着那个宠臣江彬,心里十分讨厌。

这个江彬,原来是山西大同军中的一个小头目,因为作战勇敢,被朱厚照点名入宫,成了心腹,而他却不思报国,阿谀奉承,骗取了皇帝的信任,掌握了京城兵权。为了进一步向上爬,江彬想方设法诱惑武宗出来游玩,向武宗夸耀宣府(今河北宣化镇)一带的女乐工如何美貌,并说在边镇宣府可以看边兵打仗,那里旷野辽阔,可以尽情骑马驰骋,不用整日闷在小小的皇宫中,受朝臣的约束。好玩的武宗果然听信谗言,竟然和他秘密私行,每次来了就在延庆县住下。江彬还密令相关县出钱,在延庆特别修建了“镇国府第”,供武宗玩乐。

供应皇上玩乐,本身就是一大笔额外支出,那个时候,也是一个属下应尽的义务,张軏自然说不出什么。

但是,事情并不是这样简单。

初到延庆,只顾忙着照顾皇上,江彬没有说什么。这一次,一切安排就绪,张軏正要退出,江彬却叫住了他:“怎么,张知县,这样就完了?”

张軏是个厚道人,为人温良恭让,敦厚诚恳;为政公正勤谨,爱民如子。皇上的行为虽然自己看不惯,但官位太小,更没接近的机会,他也不便说什么。现在见江彬这个幸臣发问,当即反问道:“大人,还有什么事吗?”

“当然有事。”江彬不耐烦地说,“我将皇上从皇宫拉到你延庆县,是为你张知县脸上贴金,你以后就有了高升的机会,难道你就是木头人一个,也不知道孝顺孝顺我吗?”

这是明目张胆的伸手要钱,张軏最讨厌的就是这个极不要脸的高官。当下没好气地说:“皇上视察,下属招待,天经地义,难道皇上下乡来视察民情,就是大人你的功劳吗?”

“当然不是,是……”江彬被他顶的有口难辩,气急地说,“但是,实话说,没有我,皇上一百年也不会到你这小小的延庆来游玩的。”

“哈哈哈……”张軏放声大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上想到哪儿就到哪儿,并不是我们臣子属下所说能算的。大人作为皇上的下属,服务好皇上自是职责,我张軏只对皇上负责,并不欠大人什么。至于以后的升迁,也是全凭政绩和朝廷考核,不是你江大人一句话。再说,延庆虽然为京畿之地,并非江南富庶之乡,民力有限,也无有什么可以孝敬大人的,请大人见谅!”

江彬大怒:“我可以立即禀告皇上撤了你这个小小的知县,你信不信?”

“我立即禀报皇上你江大人背着皇上向下官索贿,你信不信?”张軏针锋相对,转身就要往外走。

江彬闻言,大吃一惊,急忙上前拦住他,换上一副笑脸,好言求道:“我是和你张知县开玩笑呢,试试你是不是清廉……张知县切莫将此事当真……”

“哼!”张軏鼻子里重重地哼了一声,转身出了门。

江彬气得脸都绿了,却无可奈何。

回到县衙,正准备休息,衙役报宣化守备孙玺和副守备周琄前来拜访。

这两个人又有什么事?张軏百思不得其解,只得请二位进来。

没想到,品茗之间,孙守备提出了和江彬一样的话题:“张知县,皇上的事安排好了,你给我们准备了什么好礼品?”

张軏这才明白,刚打发走一个高级无赖,又迎来两个中级无赖。当下没好气地说:“刚才我在江大人那里,他也是这样说的,我正准备汇报给皇上,江大人推辞不要了。两位守备大人如果要礼品礼金,一是延庆就没这份开支,二是既然二位想把孝敬皇上的钱分你们一杯羹,那我现在就去镇国府禀报了皇上后,立即给二位大人孝敬上……”他面无表情地说着就站起身来。

“别别!”孙玺站起来急忙拦住他,“说句笑话,何必当真?我们就是再有胆子也不敢分皇上的羹啊……”

周琄有些不服气,一脸奸笑着说:“我们可以不要你的孝敬,可是,我们能在皇上面前给你说话,至于是好话还是坏话,那也就要看情况了……”

张軏笑了:“两位大人,说好说坏说什么,嘴在你脸上长着,我一个小小的知县也管不住,更不需要管,我只是记得于尚书(于谦)的那首《入京》诗。”他站起身来,清了清嗓子,一边慢慢地走着,一边朗声吟诵道,“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孙玺和周琄面面相觑,讨了个没趣,只得悻悻而去。

张軏正在后堂看书,忽然前面堂鼓大响,他立即更衣升堂,只见堂下跪着农夫原氏,呈上状纸,状告当地财主马厚袍强占了他的二亩地,请张知县替他申冤,夺回他的二亩活命田。

张軏立即发下令签,命人传来马厚袍当堂对证。

马厚袍来到堂上,却不下跪,暗暗给张軏使眼色,请他到一边说话。张軏正色道:“有什么话就当堂说来。”

马厚袍说:“此话当堂说不得,大人听我说了再审案。”

张軏没办法,只得随他到了堂后。马厚袍一边从怀里拿出一包银子,一边说:“不瞒知县大人,我是当朝中堂大人马元吉的侄儿,大人只要断我有理,把那二亩好地判给我,我肯定在马中堂面前替你说好话,保你升官。”说着就把银子硬是塞到张軏手里。张軏冷笑一声,接过银子上了堂。

惊堂木一拍,张軏大声喝道:“马厚袍,你可知罪?”

马厚袍面无惧色地答道:“小人不知!”

“大胆狂徒!”张軏把惊堂木重重一拍,厉声喝道:“你依仗权势,强抢民田,还行贿本官,罪不容赦。本县判你无理,立即将二亩良田归还原氏,这些行贿银子就当赔偿,并重责四十大棍,暂且收监,本县将派人再查,看你强抢了多少民田,全部归还,到时一并论罪。”

衙役上前按倒马厚袍就是一顿猛打,马厚袍哭爹喊娘道:“张軏,你一个小小知县,竟敢不认朝廷大臣的亲戚,我一定要告诉我叔父,你就等着吧!”

马厚袍的家人立即将此事告知在朝的马元吉。马元吉当时正在外地办差,一个月后回到京城得知此事,立即写了一封信,让张軏放人。张軏把信一撕,顺手一扬:“我已经查出这个马厚袍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已上报刑部,定于秋后正法。”

马元吉大怒,但又没有办法。他素与江彬交好,与江彬说起此事。江彬想起当初他在延庆县时在张軏面前的不堪,定下一计,诬告张軏当年在修建正德皇帝专门住的镇国府第时贪污白银两。正德皇帝正宠信江彬,查也不查,就命令东厂特务立即把张軏抓起来送进诏狱。

在狱中,有人开导张軏说:“现在朝廷被江彬把持,你向他认个错就能放了你。”

张軏坦然地说:“事实就是事实,我按《大明律》判案,有什么错的?错的正是他们这伙人。我如果认了错,倒是还能出来做官,但老百姓怎么办?就是杀了我也不会认错。”

江彬在朝中的飞扬跋扈早就引起一批正直大臣的不满,巡按御史章纶深入延庆进行调查,案情大白,于是如实上报,并请求无罪释放张軏。好玩的正德皇帝早就把江彬诬告张軏的事忘了个一干二净,见这些朝臣吵吵嚷嚷耽误了自己玩耍,不耐烦地说:“没罪放了就行了,我以后到延庆去玩还正愁没合适的人侍候呢!”

事后,章纶感叹地说:“这个张,处危险而存心不失其正,当纷扰而遇事不避其难,真是一个耿直的知县啊!”

“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理而言,公平无私,不为安肆志,不为危易行。”(语出韩婴《韩诗外传》卷七)意思是,正直的人沿着正道行事,按照道理讲话,公正无私,不因为安逸富贵而放纵意志,也不因为面临危险而改变言行。历史的潮流中,站着许许多多这样的“正直者”:为人,真诚善良,友善和睦;为官,清正廉洁,刚正不阿;做生意,诚实守信,童叟无欺;做学问,深研细究,出言明理。他们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不失其正”,守正持节,是真正的民族脊梁。正因为有如此正道之人世代迭出,顶天立地,方使中华民族历尽浩劫却依然傲立,中华文明虽屡临危境仍得以赓续。

人的一生,很难一帆风顺,总是会遇到“进退”“得失”“赢亏”“顺逆”“存亡”等复杂情况,该如何应对呢?《易·乾·文言》中有训“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大意是说,无论遇到什么情况,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处境,不丧失做人的原则,只有圣人才能做到。也就是说,能做到“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一定是品德高尚之人。史书载:张信夫做延庆知府时,明武宗巡幸宣府,曾三次在其境驻跸。武宗宠臣江彬、宦官张锐、守备孙玺、周瑁等求索无厌,张軏却一概不理。有一个叫马元吉的阉党成员,其侄仗势以事暗中嘱托,张軏没有屈从权势,且依法予以惩处。马元吉于是诬陷张軏,得旨由东厂处分,人们都为张軏担心,最终冤案得雪。巡按章纶赞叹说:”处危险而存心不失其正,当纷扰而遇事不避其难,直哉,守也!”左迁莱州府同知,在任三载,其才能与操守更为人所称道。可见,张信夫在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中,为人做官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以铮铮铁骨挺立于世,始终保持了自己完美的人格。

清朝被誉为“终身不失其正”的刘统勋,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从政49年,在宦海中平安行舟,流芳百世,与他坚守做人的原则和底线是分不开的。据史料记载,刘统勋每次出巡查案,凡属贪官,一经查明均严惩不贷,从弹劾三朝元老张廷玉培植个人势力,擅作威福,与鄂尔泰进行朋党之争,到按律查办西安将军都赉、归化将军保德、江苏巡抚阿思哈等,无一不显示出刘统勋为官刚正的秉性。他破案剿贼并设妙计逼反清首领现身,一举歼灭,确保国家稳定;拒绝皇帝对儿子的破格提拔,被赞为“正大至公”;推掉皇宫派来的宫女太监等服务人员,不贪图享乐,生活简朴不奢侈。所谓“正”,就是正道、正理、公论、民心,是做人的原则底线,立世的基石和法宝,只要信念持正,品行端正,处事公正,遵法守正,就任凭风浪起,我自坦荡,岿然不动之。

“不失其正”,就是不违背不丧失自己内心的正确信念,守正行事。有时可能对自己有害无益,甚至会失去些什么。历史是公正的,人民是公正的,最终还以尊严,彰显其气节。气节是什么?气节是一个人顶天立地的脊梁骨,是人生路上披荆斩棘的利器。守节者“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永远坚守着自己内心的那片净土。对陶渊明来说,气节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淡泊。东晋陶渊明在担任县令时,面对腐败的官场,毅然挂冠归乡,选择了艰苦却宁静的田园生活,那是因为他不愿趋炎附势,不愿与小人蝇营狗苟同流合污,不愿为区区一饱而折腰屈膝,他一时失去了名利地位,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和珍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文天祥来说,气节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面对元人的威逼利诱,他选择从容就义,彰显出英雄气概与高风亮节,以舍生取义的壮举赢得了世人对他的崇敬。对李白来说,气节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骨。他才华横溢,却不屈服于权势,拒绝为帝王陪酒,贵妃磨砚,力士脱靴,长安大殿上回荡着他的仰天长笑。“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是明朝学士王夫之为表情操所作对联,他为了理想和事业,不为利禄所诱,不受权势所压,虽历经千辛万苦,始终矢志不渝;“朋友之交,淡淡如水”是曹雪芹戏谑权贵之言,他自甘清贫生活,决不趋炎附势、巴结权贵,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节操。他们不畏强权,不避贫苦寒,像莲一般“出淤泥而不染”,使高贵的气节长留人间。一个人的气节,体现在用勇敢与不屈面对一切,而不是一度退缩与沉沦;体现在用淡泊的心态面对一切,而不为任何名利浮华所俘获、所改变。

气节,是古代仁人志士刚直不阿的表现,亦是人们精神情趣的体现。人们需要它,是因为它使人在危境中,昂首挺胸;在困境中,奋发向;在逆境中,永不言弃。河水蜿蜒盘旋却延绵不断,因为它懂得追求;草木饱经风霜却永不屈服,因为它懂得容忍;雄鹰不惧风暴却展翅高翔,因为它懂得奋斗;面对挫折却永不言弃,是因为他有气节。

“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那过河人。”在这条河中,随波逐流的人将左右摇摆失去航向;激流勇进的人才能咬定目标、积水泛舟,到达光明的彼岸。

原标题:《《廉洁文化润阳城》有声书第二十八期——张軏身正斗奸佞》

1
查看完整版本: 廉洁文化润阳城有声书第二十八期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