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海岸带构建陆海一体化空间发展格局,着力打造国内领先的海洋经济强市和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
1、空间格局:
基于烟台海岸带自然资源禀赋和承载能力、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以海岸线为轴,逐步形成“一带两域,陆海统筹;三区七湾,协同发展”的海岸带保护与利用总体格局。
一带:海岸带
两域:陆域和海域。
将海岸带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海岸带空间发展,重视陆海功能衔接,有序推动陆海生态全域保护、陆海环境协同治理、陆海资源互补利用、陆海产业融合互动、陆海交通互联互通、海洋灾害联防联控。
三区:东部高质量发展核心区、西部创新活力区、南部双碳智谷示范区。
七湾:芝罘湾、八角湾、龙口湾、四十里湾、蓬莱湾、太平湾、丁字湾。
立足不同区域自然地理格局、资源禀赋、环境承载力和开发程度,推动区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芝罘湾:集金融商务、现代航运、文化旅游、海工装备制造、医养健康、会展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湾区。
八角湾:集蓝色种业、海洋科技创新、会展服务为一体的特色湾区。
龙口湾:集临港化工、高端海工装备制造、现代渔业和滨海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特色湾区。
四十里湾:集生物医药、康养健康、高端装备制造、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湾区。
蓬莱湾:集海工装备制造、临港新能源产业、港口物流和滨海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特色湾区。
太平湾:集临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新型建材、现代海洋产业为一体的特色湾区。
丁字湾:集现代渔业、休闲度假、海洋生物医药及海洋新能源产业为一体的双碗智谷示范区。
2、海洋功能分区
综合考虑海洋空间保护与修复、开发与利用两大空间管控属性,把海洋空间划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和海洋发展区。
生态保护区: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或生态敏感脆弱、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自然区域,是生态保护红线集中划定的区域。
共划分5个功能区。
生态控制区:生态保护红线外,需要予以保留原貌、强化生态保育和生态建设、限制开发建设的自然区域。共划分1个功能区。
海洋发展区:允许集中开展开发利用活动的海域以及允许适度开展开发利用活动的无居民海岛。共划分91个功能区。
包括渔业用海区27个,交通运输用海区2个,工矿通信用海区10个,游憩用海区25个,特殊用海区6个。
、海洋产业布局优化
构建“一核两翼、七湾联动”海洋产业格局。
“一核”指芝罘区、莱山区、福山区、牟平区、开发区、高新区海岸带地区。
“两翼”包括西翼和南翼,西翼指莱州市、招远市、龙口市海岸带地区;
南翼指海阳市、莱阳市海岸带地区;
“七湾”指芝罘湾、四十里湾、蓬莱湾、八角湾、龙口湾、太平湾、丁字湾等7个湾区。
引导海水养殖向远岸深水拓展,保障海洋牧场用地用海,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建设以西港区为核心港区,蓬莱东港区、芝罘湾港区、龙口港区、莱州港区为主要港区,其他港区为补充,各具特色、层次分明、错位发展的现代化大型港口集群。
统筹陆海旅游重点项目,推进海洋旅游示范区建设,引导多产业融合新业态。
优化岸线资源配置,提高准入门槛,优先保障高端制造业使用岸线和海域。
积极稳妥推进海上能源产业发展,引导海上风电深水远岸布局,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海陆统筹发展,是城市当下发展的战略之一。
以培育新动能、壮大新产业等作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所以海陆统筹治理海洋环境,可以开发海洋资源,进一步提升海洋生态价值。
烟台漫长海岸线,需要更合理的开发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