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莱州市沙河镇路旺原家村原氏家族渊源简
TUhjnbcbe - 2024/8/14 20:50:00
中科大型白癜风公益援助 https://m-mip.39.net/pf/mipso_6359009.html

?编者按:此前我们曾介绍过胶东历史上一位姓“原”的进士,他就是明代掖县(莱州)籍的原一魁(明万历丙子举人、丁丑科进士,官至昌平兵备道副使)。莱州市沙河镇路旺原家村的原兴云先生多年致力于原氏族谱编撰和研究,他看到这篇介绍后,给我们留言说:“原一魁在《原氏世家谱》系原氏迁莱八世祖。”此外,他还对路旺原家村的历史渊源进行了一番详细介绍。接下来,我们就根据他的介绍进行一番整理,帮助大家对莱州原姓和路旺原家村有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正文——

路旺原家村地处莱州市西南方位,原属路旺镇,后合并至沙河镇。唐代在此处建有“开元寺”,亦称“路旺寺”。明清时期,这里设置有“路旺社”,周围七村名前皆冠以“路旺”二字。路旺原家村现有原、唐、陈、吕、丁、李、杨等七姓,其中原姓规模最大、定居最早。

原姓,尊奉周文王第十六子“姬丰”为始祖。“姬丰”封于原邑(今河南省济源市),又称“原丰”。《左传》对此也有记载称:“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到了春秋时期,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的原宪,为原丰二十四世孙。(注:原宪,字子思,宋人,少孔子三十六岁,清静守节,安贫乐道,孔子为鲁司寇,宪尝为孔子宰;孔子卒,原宪隐退,居于卫。唐开元七年从祀圣庙,二十七年诏封“原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任城侯”。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原子”)

根据族谱记载,路旺原家村的原姓,即原宪后裔。关于迁到莱州的经过,族谱称:“明洪武二年,原仪字凤来偕子明礼字克修,父子二人由四川省成都府东关大石桥迁徙于东莱,淹留掖邑。”

迁到掖县之初,原氏父子并没有马上定居到路旺一带,后来经过一位老者的指点,才落户于此。原氏先祖原仪在旧谱序言中对这段经历有一段绘声绘色的记载,称:

“欲筑室于山林,恐类于隐逸;欲卜居于城市,又嫌其嚣尘。适有老人告余曰:掖水之西,古城之东(注:掖水即莱州市南阳河,古城即西邻村路旺侯家村古时“当利”古城,有文保碑为证),有村名柳溪者,左有峻岭,右有清流,树木荫翳,鸣禽上下,池塘荡漾,芰荷交丽;春之绿竹青松云烟笼罩,冬之碧泉白石霜雪潇洒,殊可爱也,汝盍往焉!遂与明礼筑室数间,以为栖身之所。”

文中所说的柳溪村,就是路旺原家村的旧称。受元末红巾军战火影响,原氏父子来此定居时,柳溪村只有一户“丁姓”人家。这个村庄由何姓始建于何时?已难以详细考证,但从名字可以推测出,在古代当是风光秀丽之地。

作为孔门先贤后裔,原氏先祖原仪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凤来公序:余在蜀时,成都之文人学士咸以为先贤原思之裔也而敬礼之!)

在尊崇儒家的古代,孔子及其他先贤后裔可以享受到朝廷优待(例如免兵役、徭役、捐税等),但族谱需要得到孔府认可方有此资格),学习典籍的机会也更多。根据族谱记载,原仪在掖县站稳脚跟之后,曾亲赴孔府追考原宪祖等诸先祖世系及昔在蜀时先贤祖庇荫“优免”等恩赐。

虽然旧有家乘毁于兵燹,无谱对照,但原仪凭着记忆,历数上至四十九世祖及原宪祖以上世系,孔府掌管贤哲资料人士莫不叹服,对其家世深信不疑,准许其以“原子后裔”身份续修族谱。

自此之后,明清两代原氏后裔每次续谱,援例系图皆是拿着每次《原氏世家谱》旧本前往孔府对照确认,征得孔府同意,开始续谱。修谱完成后,孔府会在《原氏世家谱》首尾两页钤印,以示认可。现钤印页随旧谱保留至今。

原氏家族定居路旺原家村之后,以诗书传家,培养出不少功名人物。族谱记载道:迁莱一世祖原仪字凤来,岁进士(注:即岁贡生),候选训导;二世祖原明礼字克修,府庠生(秀才);三世祖原祯字瑞菴,岁进士,任嵫阳县教谕;四世祖原清字子洁,庠生,任直隶大名府开州州判;五世祖原旭字日东,任浙江省永康县典史,授通议大夫;六世祖原润字泽滋,岁进士,誥授通议大夫;六世祖之后各分支历代先祖及官阶不一一列举,原一魁考中进士的情况前文也已介绍。

对于族谱传承,原氏家族相当重视,在历史上曾多次修订或续修。原氏迁莱始祖凤来公初次建谱于明洪武四年(年);十世祖庠生梦雷公重续于清顺治二年(年);第三次为福崇、国辅二公援例呈请圣府,续于清道光二十年(年),由圣府“袭封衍圣公”孔庆镕(孔子七十三代)作序;第四次由咸熙、天仁、秉礼诸公,复请圣府,续于光绪三十三()年,亦由“袭封衍圣公”孔令贻(孔子七十六代)为谱作序。至年,在原兴云先生的主持下,路旺原家村再次续修族谱,为后世子孙整理记录下家族记忆。

1
查看完整版本: 莱州市沙河镇路旺原家村原氏家族渊源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