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未来之城青岛铺开新蓝图,五年后一城变
TUhjnbcbe - 2024/6/26 17:04:00

半岛全媒体记者李红梅

在3月1日举行的青岛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青岛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旭东透露,青岛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是指导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行动纲领,全文共7.5万字左右,已经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即将正式印发实施。根据《纲要》,青岛将锚定“”发展目标,突出五大任务,优化三大空间布局,聚焦聚力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宜居宜业品质湾区城市,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链接,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基本建成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

城阳将“升级”为岛城主城区##_FORMAT_GT_####_FORMAT_GT_####_FORMAT_GT_##城市布局建设现代化国际湾区

在生活空间方面,追求宜居适度。青岛将优化市域城镇发展总体布局,实施聚湾强心、轴带展开、多极协同空间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化国际湾区,促进生活空间宜居适度。

聚力打造环湾都市现代化主城区,统筹市南、市北、李沧、崂山和城阳区发展,提升人口集聚和资源要素配置能力,优化城市中心体系。聚力发展环湾都市三大主城片区,精致发展黄岛主城片区,推进即墨、胶州两个主城片区加快融入环湾都市区,提高产城融合发展和城市服务配套水平。

聚力建设环湾都市四大战略节点,推动蓝谷科教产融合发展,打造现代化滨海新城区;推动董家口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打造宜业宜居现代化新港城;高水平建设姜山、南村两个重点镇,打造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现代化小城市。

聚力建设平度莱西两大综合性节点城市,加强基础设施内通外联,强化产业支撑能力和公共服务保障,提升交通枢纽、产业集聚和生态涵养功能。聚力提升城市品质,有序推进市南西部片区、市北邮轮母港区、老四方工业区、李沧楼山片区、崂山株洲路片区和沙子口片区、城阳流亭机场片区等区域有机更新、转型发展,完善城区公共服务设施,打造“15分钟生活圈”。

##_FORMAT_GT_####_FORMAT_GT_####_FORMAT_GT_##海洋特色组建中国深远海开发集团

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依托国字号海洋创新平台,加强海洋领域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增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海洋科技创新竞争能力。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完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争取国际船舶登记制度改革,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海事仲裁制度,集聚国际知名航运组织和功能型机构,发展国际船舶代理、外轮理货等业务,培育青岛航运指数。

建设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基地。统筹前湾港区、董家口港区和青岛蓝谷、海西湾造修船基地等陆海资源,以及海外合作港口、经贸园区、产业园区等,构建靠前保障、远海协同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组建中国深远海开发集团,探索申请国际海底矿区,建设远洋渔业陆基保障基地、深远海科考船后勤服务基地,提升海底探测、深海采矿等重大装备保障能力,完善综合后勤保障体系。

建设海洋命运共同体先行示范区。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加强、海上综合执法等领域国际合作。与国内外机构共建海洋实验室和海洋合作中心,参加深远海开发和北极“冰上丝绸之路”开拓、南极全球治理等极地合作,参与国际海洋法律、规制、行业标准制定。提升海洋综合管理能力,建立区域协同的海洋生态保护治理体系,推进岸线保护、海洋生态补偿,打造海洋生态保护与联合治理标杆。举办国际性海洋会议,推动成立东亚海洋合作组织。将海洋元素更多融入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塑造与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相匹配的海洋文明。

##_FORMAT_GT_####_FORMAT_GT_####_FORMAT_GT_##产业新设8个主要指标,助力产业升级

青岛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等5个方面,设置了地区生产总值增长、RD经费投入增长等22个主要指标。

与“十三五”规划相比,青岛市“十四五”规划的主要指标少了8个,22个指标中有14个和“十三五”规划是一脉相承的,有8个指标是新设的。这8个创新性指标包括制造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四新”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率、每千人口拥有4岁以下婴幼儿托位的数量、地表水达到和好于Ⅲ类水体的比例、森林覆盖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等。

指标的增减,既体现了指标体系的延续性和创新性,更释放了城市功能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信号——强调高质量,突出结构优化和质效提升。

最明显的一个变化是,“制造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取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成为主要指标,体现了青岛重塑制造业优势的决心。对此,《纲要》同时提出,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做强高端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高端化工等5个优势产业集群;全面推进纺织服装、食品饮料、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到年,青岛市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7%。

“‘四新’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也是一个新面孔,反映了青岛对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渴求。年,青岛市“四新”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达32%,根据《纲要》,到年末,青岛“四新”经济比重将达到40%。聚焦产业结构升级,《纲要》提出: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航空航天等7个新兴产业;重点支持工业互联网、电子商务、线上服务、新金融服务4大领域18类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前瞻布局生命健康、量子信息、极地深海等未来产业,抢占发展制高点。

同时,还有研发经费的投入、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全员劳动生产率这些指标,主要是支持创新驱动科技自立自强、创业城市建设和国际化创新城市的建设。

##_FORMAT_GT_####_FORMAT_GT_####_FORMAT_GT_##双节点全国率先提出多式联运组织中心

在新发展格局中,青岛具有“双节点”价值,既是陆海联动、东西互济通道的支点,也是长三角和京津冀之间的支点,理应突出自身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双节点”价值。

“十四五”时期,青岛将深度融入强大国内市场,推动消费扩容提质,扩大精准有效投资,共促沿黄陆海协作,叫响青岛制造、青岛服务、青岛旅游、青岛购物、青岛农品品牌,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统筹海陆空铁“四港联动”,建设多式联运组织中心、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双向投资枢纽城市,创建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城市,建设中日韩消费专区,成为全国面向全球买货的重要上岸点,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链接。

“十四五”期间,青岛将聚力建设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城市,主要从产业、贸易、金融、物流、人才等方面推进青岛和日韩地方城市之间的合作。去年,青岛获批建设中日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主要是面向日本招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产业龙头项目,进行地方政府之间的产业合作。从金融来看,青岛下一步要争取国家层面上设立中日韩共同投资基金。在贸易上,在西海岸自贸区里面创建中日韩消费专区,争取一些特殊政策,并且在上海实行自由贸易账户政策。

全球性的城市都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包括巴黎、纽约、伦敦、中国香港、新加坡等。青岛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主要是在签证入境便利化、购物服务便利化、出入境方面特别争取一些免税政策。

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将重构国内城市经济经济布局。处于人口、资源、市场中心的省会城市迎来发展的风口,会加快崛起;而面向国际的一些沿海城市包括青岛,以前的优势可能是一个挑战。对青岛来说,港口和制造业是优势,但是在新发展格局中又是一个挑战。

为此,青岛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多式联运组织中心,对外构建亚太、日韩、中亚、欧美、南亚、东盟、蒙古、俄罗斯国际运输的大通道,对国内打通沿黄到郑州、西安、乌鲁木齐至西南重庆等陆海主要通道,构建“通道+枢纽”的多式联运网络。青岛不仅仅是运输连接的组织中心,还要打造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包括一些货运、物流从这里走,一些生产交易都在这里集聚,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交易和生产。

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纲要》提出,唱响济青“双城记”,发挥青岛中心城市引领作用,率先加快青潍日同城化,建设现代化青岛都市圈,推动与胶东四市强核聚群、抱团发展,共建国际朋友圈、高效交通圈、绿色生态圈、互补产业圈和幸福生活圈,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

■未来五年,青岛城镇体系布局

●打造环湾都市现代化主城区:统筹市南、市北、李沧、崂山和城阳区发展,强化总部商务、金融贸易、创新创意、时尚消费、文化交流等核心功能。

●发展环湾都市三大主城片区:坚持聚湾强心、主辅联动,打造与主城区协调发展的黄岛、即墨、胶州三大主城片区。

●建设环湾都市四大战略节点:坚持网络化、专业化发展,重点建设蓝谷、董家口、姜山、南村四大功能性战略节点。

●培育平度莱西青岛都市圈两大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深化突破平度莱西攻势,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放大提升在青岛都市圈和胶东经济圈发展能级。

●发展现代化新市镇:依托沿海发展轴、青潍海陆发展轴、青烟城镇发展轴、青东城镇发展轴、青诸城镇发展轴,统筹规划建设现代化新市镇。

■“十四五”各区(市)发展指引

●市南区: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统筹东西区域发展,提升总部商务、创新创意、时尚消费等功能,建设转型发展先行区、时尚特质引领区、美好生活典范区、现代治理标杆区。

●市北区:强化城市有机更新、港产城融合,推进国际邮轮母港和“六个千亩”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新航运、新贸易、新金融,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老城焕新示范区。

●李沧区:统筹城市功能再造、经济活力注入,提升国际院士港建设水平,加快老城区、老工业区更新改造,增强科创、交通、商贸、物流等功能,打造国际化科教产融合基地、院士创新高地。

●崂山区:坚持三生融合、南北统筹发展,推进开放创新宜业怡居的山海品质城区建设,做强楼宇经济、消费经济、数字经济、海洋经济,建设财富金融、科技创新、旅游度假和生态健康先行区、集聚地。

●青岛西海岸新区:发挥战略叠加优势,坚持陆海联动、城乡融合、港产城一体发展,加快改革开放先行先试,提高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打造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改革开放新高地、城市建设新标杆、宜居幸福新典范。

●城阳区:立足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基础,融入东岸主城一体发展,促进建成区与青岛高新区北部园区、流亭机场片区产城融合,壮大轨道交通装备等优势产业,建设内联外通的中央活力区。

●即墨区:彰显“千年商都、泉海即墨”特色,统筹即墨城区与蓝谷、国际陆港等协调发展,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打造商贸中心型现代化新城区,建设青烟协同发展的环湾都市区重要组团。

●胶州市:高质量建设上合示范区、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商贸服务型、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打造开放门户、活力城区,建设青潍协同发展的环湾都市区重要组团。

●平度市:突出胶东半岛几何中心、绿色生态涵养、粮食安全保障等功能,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打造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和青烟潍一体化发展战略支点。

●莱西市:彰显区域交通枢纽、生态涵养屏障等优势,推进区域协同发展、生态休闲提质,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和青烟威协同发展战略支点。

■城市有机更新重点工程

●中山路片区:坚持风貌保护、修旧如旧、修旧如初,实施历史建筑保护和活化利用,引入多元化、多维度业态吸引消费,打造知名特色步行街区,重聚历史城区人气。

●邮轮母港片区:依托百年老港资源,推进港区转型升级,注入邮轮旅游、金融贸易、智慧创新、商务文化等新产业、新要素,激活片区活力,留住青岛记忆。

●老四方工业区: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盘活存量工业用地,发展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都市型工业和大健康等新兴产业,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楼山片区:围绕功能转换、产业升级、生态修复,统筹规划低效工业用地,发展科技研发、现代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转型发展绿色制造,建设国际院士港科研成果转化区、青岛智谷产业创新区。

●流亭机场片区:推进传统工业园转型和机场周边社区改造,发展商贸流通、商务服务、文化创意等产业。

●株洲路片区:推进旧城区改造和传统产业升级,发展都市型工业和楼宇经济,打造高端要素聚集的科教产融合园区。

●沙子口片区:推进旧城区、旧村庄改造,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和科教文化旅游设施,打造活力海岸和山海城相融的休闲旅游文化高品质小镇。

强交通,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交通运输设施对一座城市的国民经济具有非常强的支撑作用。2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这是面向未来15年乃至本世纪中叶的一个国家级交通规划。在这一“顶层设计”中,青岛被列入20个加快建设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被国家委以重任。

近日,青岛公布《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纲要提出,着力增强国际门户枢纽功能,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十四五”期间,青岛将重点建设一批事关城市长远建设的综合交通设施,构筑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提升国际海空枢纽功能,建设“四网五向”铁路交通网,完善“五纵五横六连”高速公路网。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今年将转场运营。资料图片

智慧化提升港口基础设施

青岛港在世界排名第七,年完成货物吞吐量6亿吨,集装箱万标箱。“十四五”时期,青岛将进一步推进港口基础设施向深水化、绿色化、智慧化、陆港网络化提升,推进现有码头泊位功能调整和技术改造,实施千万港区泛亚码头、董家口港区干散货码头等重大工程,打造枢纽港贸易港。5年内,港口集装箱直航航线达到条以上,集装箱中转规模突破万标箱。

青岛港口基础设施将进一步提升。资料图片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近期已经进行通航。“十四五”时期,青岛要进一步完善集疏运体系,加密开发洲际直航客运航线,引进吉利航空公司和国际知名的航空物流公司,建设国际航空邮件集疏分拨中心,打造全国重要的国际快递中转口岸,加快胶东国际机场的转场运营,计划开展二期工程规划的研究,推动即墨、平度、莱西通用机场和各类直升机起降点的规划建设。

轨道交通再通车超百公里

进一步加快轨道交通建设。要建成地铁1号线、2号线一期(西延段)、4号线、6号线一期,加快8号线(南段)建设,推进轨道交通三期规划建设,实现轨道交通主城区基本成网,环湾都市三大主城片区框架搭建。年底,地铁1号线北段和8号线北段开通试运营,青岛轨道交通通车里程达到公里。根据纲要,到年,轨道交通通车里程达到公里。目前,市发改委正在全力报批轨道交通三期规划,推进新的交通线路开工建设,要打造“轨道上的青岛”。

年底,青岛轨道交通线网已实现六线联动。半岛全媒体记者王滨摄

“十四五”期间还将优化市政路网体系。建设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推进杭鞍快速路二期—辽阳路快速路、唐山路快速路、银川路快速路等快速路建设,实现快速路系统“成环成网、互联互通”。推进长沙路、安顺路、唐河路、株洲路等主干路建设,打造高效畅通主干路网。

构建胶东高铁环形通道

青岛目前处在高铁的末梢,“十四五”期间要打造成放射性的高铁枢纽,融入京津冀,直通长三角,牵手东三省,辐射整个沿黄流域。进一步推动干线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四网融合,完善货运铁路网,提升到京津冀、东三省、沿黄地区、华中地区和长三角5个方向快速通达能力,实现3小时抵达京津冀、长三角。推进建设青岛京沪高铁辅助通道铁路、潍烟高铁、莱荣高铁等铁路,构建胶东高铁环形通道。

“十四五”期间进一步畅通半岛城市群城际通道,续建董家口—梁山高速、济青高速中线潍坊—青岛段,新建明村—董家口高速。要开展既有高速公路扩容、技术等级提升,推进青兰高速双埠—河套段、青兰高速河套—黄岛段和沈海高速南村—日照界段拓宽改造工程。到年,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公里。

■延伸

◎建设“四网五向”铁路交通网

干线铁路:潍烟高铁、莱荣高铁、青岛-京沪高铁辅助通道铁路、青岛-日照高铁等;城际铁路:青岛-平度-莱州铁路、莱西-蓬莱铁路等;市域(郊)铁路:即墨-海阳、董家口-日照、胶州-高密等铁路;货运铁路:潍坊-董家口港铁路、董家口-瓦日铁路沂水西货运专线等。

◎完善“五纵五横六连”

高速公路网五纵:龙青高速、沈海高速、青新高速、明董高速和威青高速;五横:荣潍高速、青银高速、青兰高速、潍坊至青岛高速和董梁高速;六连:原胶州湾高速、青岛流亭机场高速、青岛新机场高速、疏港高速、荣乌高速-新潍高速、胶州湾大桥。

争人才,常住人口增至万

人口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资源,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战略底蕴。近日,青岛公布《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纲要提出,构建适配城市功能的人口发展格局,促进人口持续较快增长,倡导“来了就是青岛人”,提出实施积极的人口集聚策略、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大引才、聚才、留才力度。

“十四五”时期,青岛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开城市落户限制,到年常住人口达到万人。

##_FORMAT_GT_####_FORMAT_GT_####_FORMAT_GT_##聚才实现40万大学生“留青”

“十四五”时期,青岛将发力创业城市和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实现40万大学生在青就业创业,建设全球创投风投中心,布局超级计算中心等大科学装置群,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为长江以北地区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年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万家。

青岛将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和“青岛菁英”人才工程,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向一切人才敞开大门,共建共创共享青春之岛。实施高端引领及顶尖人才集聚行动,精准招引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积极引进海内外优秀博士、博士后。完善“四链合一”的产才融合机制,以产业为主线编制全球人才招引目录,靶向“高精尖缺”引进一批专业拔尖、掌握核心技术的产业领军人才,重点突破工业互联网和泛人工智能人才基础问题。

创新引才模式,构建联络海内外高端人才的全球引才网络体系,建立在青岛出生、成长、学习或曾在青岛工作的优秀人才长效跟踪联系对接机制,完善投资驱动的“人才+项目+资本”招引机制,充分发挥“以才引才”效应,实施更加开放便利的人才引进和出入境管理制度、外国人居留制度,落实国家技术转移、技术移民制度,探索建立外国留学生创新奖励、创业国民待遇制度。

2月24日,青岛市年度首场“贺新春”人才现场招聘会举行,为青岛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人才动力。半岛全媒体记者王滨摄

同时,坚持培育引进并举,集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改革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支持山东大学(青岛)、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在青高校加快“双一流”建设,在若干学科领域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推进省属高校“双高”建设计划,争取更多高校和学科进入高水平大学、高水平学科行列。推进康复大学、中德工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青岛大学胶州校区等建设。到年,力争新增独立法人高校5所、高校校区5所以上,普通高校(含校区)增至40所,在校生规模超过50万人。推进高等教育校地融合发展,鼓励高校提高学科设置与产业发展匹配度,搭建重点学科专业共建、产学研合作、校际合作等平台。

##_FORMAT_GT_####_FORMAT_GT_####_FORMAT_GT_##保障按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

聚焦增进民生福祉和实现共同富裕,“十四五”规划22项主要指标中的7个约束性指标,有的事关民生福祉,如受教育的问题、劳动年龄平均受教育年限、地区生产总值及单位生产总值的能耗指标等。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住房保障体系,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达到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6%,新增公共住房26万套。系统修复和保护自然生态,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设山海城共融的美丽青岛,森林覆盖率达到15%。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垄断行业、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改革,推进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创建国家民营经济示范城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一网通办”“一次办好”,对四新经济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构建新型亲清政商关系,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韧性城市、安全城市,加强粮食、能源、金融、网络和经济安全保障,确保粮食年产量稳定在万吨左右,政府天然气储备能力达到3天。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城市云脑,完善全市一体化应急综合指挥平台,提高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加强法治城市、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同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开城市落户限制,推行以合法稳定就业或居住为基本条件,按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的管理制度。加大外来人口集聚力度,完善教育、医疗、就业等,倡导“来了就是青岛人”。到年,常住人口达到万人。

■相关新闻

“十四五”基本建成国际贸易中心城市

3月1日下午,记者从青岛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将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以上,大中型商业网点达到个以上。

“十四五”期间,青岛计划货物进出口额年均增长6%,服务进出口额突破亿元,跨境电商年进出口额达到亿元。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按商务部FDI统计口径累计达到亿美元,过亿美元重点项目引进内资总规模年均增长10%以上;对外投资合作有序健康发展,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保持稳定。

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将在“十四五”期间基本建成。到“十四五”末,青岛自贸片区外贸进出口突破0亿元。上合示范区“一带一路”合作新平台基本建成,全市与上合组织国家贸易额年均增长10%以上;与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向投资合作年均增长8%,双向投资项目突破个,集装箱海铁联运量年均增长10%。

同时,世界经贸“朋友圈”更加广泛,交流合作活动更加务实多元,经济合作伙伴城市网络覆盖“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城市,青岛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国际客厅”在集聚配置国际国内资源要素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区域协同开放的青岛龙头带动作用明显提升。对内与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黄河流域、东北地区形成发展互动,对外扩大东西双向开放,面向上合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联通日韩,构建国际合作新平台,打造成为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战略支点、山东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1
查看完整版本: 未来之城青岛铺开新蓝图,五年后一城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