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旧称掖县,在明清时期系莱州府驻地,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曾培养出不少“巡抚”级及以上的显宦。明代官至大同巡抚(都察院佥都御史)的刘祜即是其中之一。
刘祜(hù,意思为“福”,名叫刘祜的历史人物有不少,东汉安帝的名字也叫刘祜),字淑修,别号拙斋,嘉靖癸丑科(三十二年,年)进士,曾任推官、兵科给事中、淮安知府、浙江布政司右参政(分守金严),最后成为大同巡抚(都察院佥都御史)。
为官期间,刘祜颇有口碑。尤其是在任给事中(言官)期间,他不畏强权,敢于弹劾把持内阁的严嵩,令朝野侧目(《掖县志》载:时严分宜柄国,进士选庶常,多以赇进以力援。祜抗疏陈嵩赂状,得旨是科且不必选。又劾福建阮督为嵩党,逮治抵罪。)
作为一方显宦,刘祜在身前身后皆获得相应的荣典。根据《掖县志》的记载,掖县城里的恩褒奕世、敕镇三云坊(二坊合一)和进士兵科坊,都是为刘祜所建;他去世之后,葬在城南二十五里的柞村附近,掖县另外一位名人赵焕(官至尚书)亲自为之题写了神道碑(《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刘公神道碑》)。
神道碑上的内容,主要是对墓主生平事迹的记载,目的在于供后人瞻仰,言辞难免有所溢美。比如,对于刘祜的家世,碑中称:“始先逖不可考,迨五世祖宽,以隐德,为莱著姓。”
所谓“著姓”,大体可以理解为望族。在刘祜通过科考入仕之后,将之家族称作“望族”无可厚非,但在此之前,这支刘姓并称不上“显赫”(人丁可能兴旺,但社会地位不突出)。因为,根据明代进士登科录的记载,刘祜本人系“匠籍”出身,他的祖上三代也并无“实任官”的履历。(注:登科录中记载,刘祜,贯山东莱州府掖县,匠籍。)
所谓“匠籍”,是明代在户籍管理时的一种分类。《明史?食货志》载:“凡户三等:曰民,曰军,曰匠。民有儒,有医,有阴阳。军有校尉,有力士,弓、铺兵。匠有厨役、裁缝、马船之类。”
通过这段描述不难看出,“匠籍”人家需要承担相应劳役,在明代的地位并不高(民户算是正常情况;军户虽然要承担军役,但也可获得相应军职和俸禄;匠户则要承担劳役,却并无太高待遇)。
籍贯的分类,多数是在洪武年间划定的。以此推测,刘祜家族在明初的地位可能较低。不过,到了明代中期之后,“匠籍”制度逐渐流于形式(匠户只要每年缴纳相应费用,就可以不去服役,而从事其他行业),其子孙也可以通过科考入仕,只不过在填写档案时仍要如实按匠籍记录。到了清代之后,匠籍制度则被明令废止(《清实录》:“顺治二年,……并令各省俱除匠籍为民。”)
当然了,英雄不问出处。刘祜是匠籍出身不假,但这并不影响他通过努力而跻身社会上层。古代的科举制度虽然有诸多不足之处,但它的确是普通人改变命运的有效渠道。
关于刘祜,还有另外一点值得一提。那就是,掖县城西南关的资圣禅寺(一名“卧佛寺”),曾在万历年间由刘祜资助重修。可惜随着历史的变迁,这座古寺以及在柞村的墓址,皆已难寻旧貌了。(本文作者:耳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