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登营镇文登营村,约户人家却有个姓,是名副其实的“百姓村”——
“千户百姓”是威海的打开方式
成山卫是明代在威海设的三座卫城之一。位于如今荣成市成山镇的成山卫古城,在多年的岁月消磨中,仅剩北门——武宁门。
目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正在进行中。今年4月份,我们将得到一个精确的人口数字。
从远古的极少人口到如今的14亿余人,祖辈们繁衍生息的过程也正是我们国家的历史。
每座城都有专属的记忆,威海的历史在哪里?年,威海市政协编纂的《威海人史话》出版,该书以扎实的研究和翔实的记录讲述了威海与威海人的历史渊源。日前,《威海人史话》总撰稿人姜明星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就威海特有的历史文化进行了解读。
建城六世纪,文明七千年
明洪武三十一年(年),为防倭寇侵扰,朝廷设威海卫,于永乐元年(年)建城,名寓“威震东海”,威海之名由此得来。
“很多人以为,古时的威海处于荒远蛮夷之地,没有什么历史。其实,威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年前,历代的一些大事件也与威海有关。”姜明星说,“威海因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而形成了特有的文化。”
年秋天,荣成市人和公社(今人和镇)西河口村的村民在整修农田时,在土层下发现了石器、陶片。后经考古部门发掘,又出土了陶鼎、石斧、骨针等器物。考古学者确认这是一处比大汶口文化还早的文化遗址,时期在距今年到年之间,将其命名为河口遗址。
目前,在威海境内已发现60多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据考证,生活在威海境内的原始人群,演化为东夷族群的嵎夷分支,大致在春秋时期并入由莱夷分支所建立的莱国,至莱国被齐国吞并,东夷文明才不再以独立形式存在。
在威海出土的秦代铁权(秦时全国统一度量衡而铸造的衡具,全国仅存有两枚),在西安出土的秦封泥昌阳丞印,均证实威海在秦朝已有大量人口。姜明星解释:“昌阳县是威海境内最早的县级政区。昌阳丞印证明了,昌阳县出现在秦朝,而非西汉。当时人口达到数万人的量才会设县,可推测威海境内人口当时至少在万人以上。”
隋唐时期,隋炀帝在3年内三征高句丽,唐朝也在24年内数度征讨高句丽、百济,水军便大多是通过包含威海在内的胶东沿海跨海东征,其中唐显庆五年(年)有10万大军在成山(今荣成市成山镇)集结渡海。战争虽然延滞了胶东区域的社会发展,但也使得海运更加发达。尤其是唐灭高句丽之后,威海境内的赤山浦、乳山浦等沿海港口与朝鲜半岛、日本交往频繁,大批的使者、僧侣、商人及其他人员来往于此,留下许多中外友好和文化交融的佳话,新罗人张保皋与日本僧人圆仁成为交流活动的代表人物。
从年五代十国开启,历经宋、辽、金、元,至年明朝建立,威海在这年间乱世与盛世相间,为文化领域的思想繁荣提供了时代背景。其间,儒、释、道三教在威海境内发展迅速。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王重阳不仅在华山论剑中夺得武功天下第一的名号,还创立全真派,并培养出名震江湖的七个徒弟——全真七子。事实上,王重阳就是在昆嵛山下的文登一带创办了全真教,全真七子也都是附近人氏,他们在如今的荣成、文登、乳山一带修炼、传教,并把全真教发展向全国各地,昆嵛山由此成为中国道教全真派发祥地。
明代时,威海境内的社会生产得以逐渐恢复,海防地位得到了充分重视。因沿海倭患四起,朝廷在今威海境内相继设威海、成山、靖海三卫,宁津、百尺崖、寻山、海阳四个千户所。明宣德二年(年)又设文登营,指挥节制上述三卫四所和宁海卫(今烟台市牟平区境内)。
清代至民国时期,威海所经历的繁盛与惨痛、耻辱与奋起,使得这里成为中国近代史的浓缩之地。
千户人家有“百姓”
在文登区文登营镇文登营村,有约户人家,却有个姓,是名副其实的“百姓村”。在乳山市海阳所镇海阳所村,有约户,共24个姓。
姓氏的繁多,与村庄特殊的起源有关。文登营村起源于明代时设置在这里的胶东沿海的最高军事机关——文登营,海阳所村则起源于文登营统领的千户所之一——海阳所。姜明星介绍,大量官兵调入威海境内各卫所,入籍当地,逐渐演化为村落,这在威海很常见,“村名中带屯、寨、营、所的村,大多与军屯、驻军有关。”
卫所制度是明朝的主要军事制度,官兵世袭制,其特点是“寓兵于农,守屯结合”。所以,明代官兵大多是携带家眷参军,很多人就在卫所的所在地安家落户,繁衍成村。
“明代是威海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现今威海人的祖先大多是明代迁入的。”姜明星说,“威海现存的个村(社区),在明代建立的有个,占了60.98%。”
姓氏来源与村庄起源相互佐证。据《威海人史话》编纂委员会考证,威海境内在改革开放初期有多个姓氏,有10余姓氏是金元以前迁入,30余姓氏于金元时期迁入,只有少数姓氏于清代迁入,在明代迁入的姓氏却高达多个。这多个姓氏中,有50多个来自省内,多个来自16个省份,其中安徽40多个、江苏30多个、河南20多个,浙江、河北、山西各10多个。姓氏来源地与军户来源地大致相同。
“试问先祖在何处,路人皆指小云南。”云南和“小云南”移民之说在胶东广为流传。但对于“小云南”在哪,专家学者观点不一,有云南、贵州、山西、安徽、山东等多个说法。《威海人史话》编纂人员在多地考证后,认为“小云南”是云南省祥云县(古称云南县)。姜明星解释,明初期最早在云南设卫所,当在胶东也设卫所后,大量官兵从云南向胶东调防,“明初期,不允许本籍军户在本地卫所从军,所以超长距离的军籍移民常见。”
明代移民不仅局限于军人,还有分散性的民间移民。在明代的威海,有近90个村庄是外省移民建立,多个村庄有外省移民迁入。
“在威海有不少村的村志、族谱里记载,祖先来自洪洞大槐树。但人云亦云的成分更大。”姜明星解释,“都只说是洪洞县,没有具体地名,不同时期的描述自相矛盾,吸收的传说内容较多,这个说法很难令人信服。”
姜明星说,据《明史》《明实录》等史书记载,明初有18次从山西大规模移民的记载,“向山东移民只有两次,涉及东昌府和兖州府,从未涉及威海所属的登州府。”姜明星认为,明代仅有少量山西移民来威海,且是分散的、自发的,而非官方统一组织的。
“我们发现,威海有个村庄在明代有迁徙活动,其中个是省内迁徙,且大多就是在胶东半岛区域。”姜明星介绍,“在官方资料中,找不到明政府向登州府、莱州府大规模移民的记载,反而有着从登州府、莱州府向外移民的记载。”
在清代和民国时期,居民迁徙活动仍在持续,但威海的村庄格局已定,大多是本地居民迁徙,也有少量省内居民迁徙,但罕有外省人迁入。相反,在闯关东大潮中,有大量威海人迁徙至东北三省;在英租威海卫期间,有多批青壮年远赴香港做警察。
历史就藏在生活中
在威海,姜、毕、于、丛等姓氏是“名门望族”,姓氏古老,且人口众多。
姜氏人为姜子牙的后人。公元前年,田氏伐齐,姜姓后裔隐居于通天岭(今为乳山市的寨山)后定居峒岭(今乳山市徐家镇西峒岭和东峒岭两村),其后裔散居胶东、东北各地。“姜氏族谱的记载和各地姜姓人的宗亲活动证明,整个胶东区域、东北三省,乃至朝鲜半岛的姜姓人,祖先大多出自峒岭。”姜明星说,“峒岭的建村史可以追溯到秦代。在姜姓人心目中,峒岭是一种祖籍文化符号。”
天下丛氏宗文登,这是丛姓人世代相传的一句话。丛姓,不仅古老,而且还是威海境内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带有土著意义的姓氏。明万历年间编著的《丛氏族谱》中记载,祖先原本姓金,为避战乱东迁,于晋泰始元年(年)迁居威海境内,改姓为丛。如今,丛姓人遍布全球,每隔几年就到威海的丛氏大宗祠举办一次恳亲大会。
山东方言分为中原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胶辽官话已明显异于前两者,属于其中一支的威海话又与近邻烟台、大连的方言差异较大。即便是在威海本地,各地方言也不一样,甚至荣成南部和北部的方言都有差异。“这还是跟明代的卫所驻军有关。”姜明星说,来自各地的军人带来了各地的方言,在卫所及周边形成了不同于原来本地方言的新的语言特色,威海市城区受威海卫的影响,荣成东北部、东南部分别受成山卫与靖海卫的影响,都有着相对其他区域明显不同的方言特色。
在威海,还有一些词汇有着堪称“特有”的发音。“趽(音‘旁’,踢)他几脚”“盳盳(音同‘盲’,看)热闹”“搛(音同‘间’,夹)菜”这些常见的威海话令外地人不知所云。“威海三面环海一面接陆,这种相对封闭的地域环境,是对本地人文环境的一种保护。所以,威海方言里能找到东夷语言的痕迹。”姜明星解释,比如威海人把柞树称为“桲椤”,《国风·秦风·晨风》中有诗句“山有苞栎,隰有六驳”,如今的“桲椤”便是“苞栎”因音近演变而来。
威海的地名也颇具语言特色。具有胶辽官话方言特色的威海地名中,常见泊、岘、岚、夼、汪、庵、砬、湾、圈、埠、硼、礓等字,这些字的字形、读音与词典相同,但与词典的释义不同。比如,泊在词典中是指湖,在威海则指近村近河的大片平地,如蒿泊、大水泊等,共有70余例。
有的地名带有明代移民的印记。比如在威海村庄名字中常见的“疃”字,也常见于安徽、河北两地部分地区的村落名称,其他省份则少见。这与明代驻军中安徽、河北两地军官大量调任威海境内有关。在威海,存在大量倒装逆序地名,如岛邓家、所陈家、圈于家等。《威海人史话》编纂人员在安徽多地实地调查时,也发现了较多的此类倒序结构地名。
有的地名仍保留着古汉语发音。威海有张家产、刘家产等不少带“产”字的村,“产”字在威海方言中读“闪”,同样的还有小床村、田家床村、城子村,“床”“城”分别读作“双”“生”。姜明星说:“这并非是方言随意发音,而是保留了古代发音的结果。古代辞典证明,在元代以前,这些字就是如此发音。”
姜明星总结说:“威海在姓氏、地名、方言等方面的特色,说明了两件事,一是威海历史悠久,且有大量踪迹可循;二是明代移民较多,对威海人文历史产生了长远影响。”(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陶相银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