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纪念当代学者才女马欣来和她的家世图
TUhjnbcbe - 2024/5/10 16:09:00

题记:马欣来,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30年前,笔者在北京和平里邮局供职,经常光顾剧作家马少波府上,不时遇到马先生风姿绰约、亭亭玉立的小女儿,间或莞尔一笑。30年后方得知当年的女孩就是马欣来。她是北大才女,好友的同学,经常听好友提起她。年10月26日晚,忽然获悉马欣来因病去世,不胜唏嘘。马欣来为人低调,不惹红尘,网络上搜不到她的详细信息和图片,有的只是关于学术的星星点点。马欣来的事迹应当有人知晓,今以此图文纪念才女,帮她“惹一惹”红尘。

才女马欣来

马欣来(年12月28日-年10月26日),当代学者。祖籍山东省莱州市朱由镇朱由村,生于北京市。曾就读于北京景山学校,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八四届毕业生,中共党员。大学毕业后到中华书局工作,在《文史知识》杂志任编辑。后历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办公室主任、现代出版社总编辑、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助理、中国书籍出版社总编辑等职。

马欣来出身名门,是中国著名戏曲理论家、文学家马少波先生的小女儿,其母李慧中女士是《剧本》杂志副总编,从事编辑出版工作40年。马欣来继承家学传统,学生时代就在文学研究上有所造诣。高中二年级时,曾撰文《秦可卿晚死考质疑》与红学研究家戴不凡先生商榷,受到资深红学家冯其庸先生的高度评价,其文发表在年出版的《红楼梦学刊》第二辑上。

北大就读期间,马欣来就是梁左创办的北大红学小组骨干,年曾被聘为《红楼梦大辞典》特邀编辑。担任《文史知识》编辑期间,其工作的高质高效有口皆碑。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杨牧之先生是《文史知识》创办人、马欣来的直接领导,他多次撰文赞扬马欣来,称她为“最能组稿的编辑”。杨牧之先生还谈到,红学家冯其庸先生曾经向马欣来的老师表示,马欣来不用考大学,可直接作他的研究生。然而马欣来没有同意,照常参加了高考,以全市第三名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马欣来钟情红学,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颇有心得,拥有多种著述,曾担任大中华文库的编委,为中国出版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马欣来为人低调,从不张扬,生活简朴,却总是风采夺人。她参破红尘,不给国家添麻烦,有位须有为,力微不占位,这种情怀很少人能有。由于身体原因辞去公职后,从不以病容示人,无论何时都保持着女学者的谦谦风度,彰显中国女性贤淑自信的美。她热心公益,乐于助人,离职后收入微薄,还捐赠希望工程;她无子女,平日里关爱小动物,热衷并执着收养照顾流浪猫狗,在社区也有着极好的人缘儿。在职时,她兢兢业业,讲原则,负责任,敢担当,其人格魅力,卓越才华,赢得了广泛的认可。

年10月26日16时40分,马欣来由于肾衰竭引发心衰英年早逝,年仅55岁。10月30日上午10时,马欣来亲属及生医院举办了的简短告别仪式,其悼词写道:“马欣来同志是一个真正高尚的人,一个真正纯粹的人,一个有着极高道德水准的人,一个彻底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不仅有益于他人、更有助于众生的人……所有和她认识、和她交往过的人,都忘不了她的美,她的智慧,她的爱心,她的慈悲,她的超凡脱俗……”

平凡才女,伟大人格。早在年,马欣来就立下遗嘱:捐献遗体,不留骨灰,无需丧葬费用。自本洁来还洁去,她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马欣来景山学校的老师们念念不忘这位得意弟子,有位刘老师在博文中评价道:“老二班的马欣来列女天王之首。她是一位极具古典神韵的美女……典雅中带着飘逸。若推代表作,有篇描述家中波斯猫幸福生活的很长的散文,文字之自然洗练,情思之率真明媚,至今中学生作文里鲜有能超得过的……”

这位刘老师所讲的这篇散文被节选收录于《景物描写辞典》,条目为“马欣来《白雪公主小传》”节选是这样的:“我家养的狮子猫,谁见了谁夸。圆溜溜的眼睛,就像狮子头上镶着两颗大珍珠,闪闪发着光;浑身的茸毛,蓬蓬松松,又像披了一身金线衣。白天,它总是懒洋洋地躺在炕上,或闭目养神儿,或戏弄根花布条,玩得津津有味。走起路来,它总是翘着长长的尾巴,一步一步地往前迈,夜幕降临的时候,它就像听到了上夜班的铃似的,立刻来了精神,屋里屋外来回地串。”

附:马欣来部分学术成果:

年《红楼梦学刊》第2辑:《秦可卿晚死考质疑》

年《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评诗经·蒹葭篇》

年《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试论曹雪芹与儒家思想》

年《山西师大学报》第2期:《试论王维的佛教思想》

年《河北学刊》:《关汉卿剧作版本的比较和选择》

年中华书局:《漫话明清小说》

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中国古代的圣书——论语》

年辽宁教育出版社:《台湾文化》(与胡友鸣合作)

年中华书局:《中国人的世界丛书·巾帼丰姿》

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关汉卿集》

才女之祖父马侠村

马侠村(年8月16日—年3月3日),名俊杰,字英臣,别号侠村,革命烈士。山东省掖县(今莱州市)朱由村人,祖父马圣通、父马庆有均为穷苦渔民。

马侠村七岁入私塾,九岁入朱由村小学堂,十六岁与本村女安香玉(周岁定亲)完婚,同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九中学,年毕业,考入北京国立美术专科学校(今中央美院)。画以工笔人物、花鸟名于世。年,艺专毕业后,投笔从戎,考入保定军官学校研习军事。

年4月,曾见义勇为帮助警方破获“无头凶杀案”,并收被害人遗孤为义子,得大总统黎元洪赠“任侠风高”匾。年起追随冯玉祥,先后担任绥远都统署直辖骑兵团团副、混成旅旅长等职。年“四一二”事件后,马侠村请求解除军职,到北京赋闲,隐居于骡马市大街四川营棉花头条10号(今21号),靠借贷和卖画维持生活。年5月,任吉鸿昌将军领导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第二骑兵师师长,率部先后参加了克复康保、宝昌、多伦、丰宁等战斗。

年11月,吉鸿昌殉难,马侠村在天津被捕判刑15年,“西安事变”后,国共合作抗日,马侠村获释返乡。年7月担任胶东同义抗日救国后援会会长,动员参军、扩大统一战线、瓦解敌伪军、开展海外贸易及购买军火,支援抗日。年3月,马侠村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旅司令部、五支队司令部开会,与许世友、林浩、高锦纯、吴克华等领导会晤后,奉命由莱阳回掖北,在掖县庙后村附近遭遇日伪军被捕,在狱中受尽折磨,双目致残。

年2月间,被押至青岛日本宪兵司令部,3月3日在崂山就义,尸骨未存。

才女之父马少波

马少波(年3月8日-年11月29日),剧作家、戏曲理论家、文学家,戏曲改革开拓者之一。山东省掖县(今莱州市)朱由村人。原名马志远,化名王石润,笔名志援、苏扬、红石、夏凌江、宋化泉等。幼读村塾,六岁入掖县第三小学;十岁随父短居北京两年,学过吹萧、绘画、演戏。年十三岁考入山东省立第九中学并创办《天外》文学周刊,开始进步文学创作。

年7月,马少波参加抗日战争,曾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旅司令部秘书长、胶东文化协会会长,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战争岁月里,他一手枪一手笔,先后改编了《打渔杀家》《吴蜀和》《王佐断臂》《群英会》《宇宙锋》《芦花荡》等传统京剧,还创作京剧《木兰从军》《闯王进京》《关羽之死》话剧《太平天国》等。年6月,奉命进京担任中华全国戏曲改革委员会筹备委员会秘书长。年4月担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兼任中国京剧团(今中国京剧院)团长。文革期间,遭江青点名迫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马少波迎来了新的创作高峰期,京剧《正气歌》等一大批新剧作搬上舞台。马少波多才多艺,能写能演能唱能跳,被誉为“当代大戏痴”;家有书斋“乐耕园”,一生著述颇丰。年荣获国际舞蹈协会颁赠的功勋奖章,主编的《中国京剧史》获五个一工程奖,首届全国优秀艺术图书奖、国家图书奖。年10月12日,中国戏剧家协会授予马少波“终身成就奖”。马少波还是位书画家,尤以草书见长,笔意行云流水。

资料显示,马少波年与夫人李慧中结婚时,就有“众多子女”,之前婚姻状况不详。众所周知的是京剧程派艺术家江新蓉与马少波组建过家庭,离婚后又嫁给著名京剧琴师沈玉才。江新蓉与马少波相识较早,年,江新蓉投奔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旅司令部辛庄留守处,后调胶东文化协会所属胜利剧团,马少波则是胶东文协会长,还曾担任过胜利剧团团长。

年11月29日凌晨1点36分,马少波在京逝世,享年92岁。

才女之母李慧中

李慧中,编辑家,《人民戏剧》编辑部戏曲组组长,《剧本》月刊复刊后,任编辑部副主任、编委,兼任戏曲组组长,中共党员,从事专业编辑工作40年。

年3月1日(元宵节,也称上元节),李慧中与马少波结婚,结婚的这个日子是梅兰芳大师择定的。年12月28日生下女儿马欣来。李慧中嫁入马家时,马少波43岁,上有年迈婆婆,下有多个子女,生活负担很重。年,李慧中生日,马少波曾写下“感卿勇为十儿母,愧我难当一字师”的诗句,感谢李慧中对家庭的付出。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马少波曾被江青点名迫害,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李慧中也曾在团泊洼干校改造,共同的经历和命运使二人的爱情历久弥坚,与马少波共同生活43年。

年,李慧中因癌症复发先于马少波去世,临终写下《嘱子女》遗书:“我和你们的爸爸四十多年来共苦同甘,爱深义重……我为有一个德才兼美的丈夫而骄傲,也为儿子、媳妇、女儿、女婿们热爱祖国的赤子心和孝敬父母的亲情所感动……我是在党的培养下成长的,在我患病期间,党组织给予我极大的关心和支持……对此,我终生难忘,望孩子们在适当的时候转达我的感谢。”

李慧中逝世后,马少波题诗《不惯小别-送贤妻慧中》:“才胜易安德貌全,爱深义重卌三年。人生一梦卿先醒,银杏林间庆上元。”李慧中生前致力于整理编辑马少波著述,有十几种出版物存世。

1
查看完整版本: 纪念当代学者才女马欣来和她的家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