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朱万年虽然不是胶东人,但在胶东地区很有名。尤其是在莱州,不敢说家喻户晓,但涉猎文史者无人不知。当地民间亦有典故和习俗与之相关,如“铁打的莱州,纸糊的登州”,以及“七月初七初六过”。
以上这些,都与朱万年明末殉难的历史有关。
(莱州的磨盘街,相传就与这段历史有关,图片作者莱州湾人)
朱万年,明末莱州府知府。在崇祯五年的孔有德之乱中,他以身殉国。朝廷追赠他为太常卿,为之建祠祭祀。在后世修撰《明史》时,他也被收录到《忠义传》当中。
这段历史在《明史》和莱州地方志当中都有详细记载,在此不再赘述。本文要讲述的,是发生在清代的一个与朱万年有关的故事。
史料记载,朱万年是贵州黎平府(现贵州省黎平县)人。在古代,讲究乡贤与名宦。朱万年在黎平是乡贤,在莱州是名宦,因此两地在明清时期都有纪念朱万年的场所。通常两地新官到任之后,都会去祠中拜谒。
清末潍县人陈恒庆曾在自己的笔记(《谏书稀庵笔记》)当中记载这样一件事情。光绪年间,高密籍进士王星瑞外调至黎平府任职。按照明清区划,高密县属于莱州府,想必王星瑞对朱万年的事迹也早有听闻。因此,当他听闻黎平有朱太守祠时,立马决定前去拜谒。
在祠内瞻仰的时候,王星瑞发现了一块碑文,上面记载了“朱万年显灵”的奇事。
根据记载,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黎平府也曾被围困。当时,对方军队夜间在城外放火,火焰烛天,城池危在旦夕。此时,突然城墙上出现一群兵将的身影,他们成百上千,身高和衣着都异于常人。中间领头的是一位是身穿红袍、头戴红帽的大将,手持大刀,怒视城外,身后的大旗上用金字写着“朱某”。
城外之人见此大惊失色,仓皇撤退,黎平府因此得以平安。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当地人也说不清。古人比较迷信,很快联想到了关公显灵的类似情景。因为这次的大旗上写的是“朱”,人们就认为是朱万年的神灵守护了黎平府。于是,对他愈加敬仰。
在清末,这段故事不仅在民间流传,读书人也大多信之不疑。后来,王星瑞把这个事情告诉了其他的莱州府同乡。有人提议综合朱万年前后的事迹,在莱州府的朱太守祠中也立一块石碑。
时称:“俾乡人咸知朱太守生而为英,死而为灵,莱州一庙,益当敬谨奉祀,必当呵护全府七属数百万生民也。谁谓关壮缪(关公谥号壮缪)以后,无继而为神者!”这一评价,不可谓不高。
总体来说,显灵之事虽然无稽。但朱万年当时在莱州人心目的地位,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