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以“山海深呼吸·胶东健康游”为主题的胶东经济圈文化旅游合作联盟成立大会暨“5·19”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将在青岛市隆重召开,届时,青岛、烟台、潍坊、日照、威海五市领导将共同见证这一盛会,揭开“文化和旅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神秘面纱,昭示着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推进已初结硕果。
早在5月7日上午,山东省便以六地视频连线的方式召开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工作推进会议,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书坚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主持会议;5月9日,青岛、潍坊两市就一体化发展暨青岛片区潍坊联动创新区召开座谈,共商发展大计,潍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惠新安,市委副书记、市长田庆盈率队赴青岛出席,并就加快一体化发展、加强项目推进、企业合作等方面进行洽谈对接。
潍水潍坊,匠心匠造。自秦朝起,潍坊便为京东古道之重要枢纽,更是历史上有名的手工业城市。因此,清乾隆年间获有“南苏州、北潍县”之美誉。地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经济区交汇处,恰恰是山东内陆城市通往半岛地区的咽喉,因而这片“腹地”以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稳中求进的发展趋势,被推选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和发展活力的新兴经济强市之一。
胶东经济圈一体化战略的部署,再次为所处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心的这片“腹地”赋予了新的灵*与历史使命。向前走,紧跟全省经济发展“龙头”城市青岛步伐,对标学习、高速融入,与烟台、日照、威海等沿海城市互联互通,将共同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回转身,距大济南经济圈仅一步之遥,可作为两大经济圈重要枢纽,迅速打通经济命脉、相辅相成,将沿海城市与内陆城市资源完美输入、输出,继而化身为新的经济发展“急先锋”。
百年前缘牵一“线”百年后产业相融
老潍县商业繁荣,与如今很多城市一样,当年的老潍县县城内也有商业核心区,这便是大十字口(街)一带。
潍坊,古称“潍县”,一个因商而兴的城市,商业经济在城市化发展中起了引擎作用。“二百只红炉,三千铜铁匠,九千绣花机,十万织布机”,这是近代对当时潍县手工业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而“十万织布机”之说,来源于年全国经济委员会棉统会数据调查,位于胶济线北部的“潍县纺织区”涵盖昌邑、寿光、昌乐以及部分邻县,全区约有手工织机10万部。当年潍县经济实力全国第17位,棉产经济便占据了一半。
一业为主、百业兴旺。实时,受纺织业影响,潍县新型手工业迅速得到衍生,商品化生产迅猛发展,城市经济扩张到自然行业个。随着进出口贸易的盛行,潍县经济主体也逐渐由传统手工业开始向商业化转型,顺应市场的猪鬃、绣货等行业大量兴起。20世纪30年代,仅猪鬃一项每年出口量都在百万元以上,成品从潍县运往青岛,再由青岛出口至国外。同时,农副产品也逐步商品化,进一步促进了整个商品经济社会的活跃和繁荣。
青岛、烟台辟为通商口岸后,烟潍商路与胶济铁路发挥了巨大作用,新的商路网络也逐步形成,从而使得潍县商贸中心地位更加突出,“从地方性或省内贸易发展到区域性、全国性、甚至海外贸易,以至成为华北重要的土洋货物贸易中心之一”。据史料记载,潍县承担着青州府、沂州府、泰安府输出以及口岸输入的重要任务,“经济地位之重要,胶济铁路沿线,首屈一指,商务于胶济铁路各站仅次于济南、青岛”,居全省第三位。
年的潍县火车站。胶济铁路的老站点主要有青岛、高密、坊子、潍县、青州、张店、淄川、济南等。
商业模式的改变和发展,加快了潍县商人资本的积累,许多较大的商家开始把资金投向大城市,在青岛、济南、烟台等地开设商号,形成“潍县商人帮”,也就是现代商会的雏形。一些潍坊商人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利用当地资源和市场优势,建起化工、医疗、印刷等现代化工厂,为当地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技术以及人才支持,为地方经济繁荣做出巨大贡献,从而也使得潍坊与这些城市之间,结下了不解之缘。
5月9日上午,青岛、潍坊两市在青岛市级机关会议中心举行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暨共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潍坊联动创新区座谈会议,共商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大计,推动双方共赢发展。
“我们两市地域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近、产业相融,无论是百年前的胶济铁路,还是近几十年的区划调整、产业人文融合,都将两市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两地世世代代、祖祖辈辈传承积累下来的血脉感情更是与日俱增。”潍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惠新安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谈及。因此,一体化战略的推进,不仅是潍坊与胶东4市深度融合的重要发展机遇,更是城市与城市百年交集的历史沉淀与升华。
大交通、一体化让城市与城市“流动”起来
潍坊市委副书记、市长田庆盈在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再次重申要抓住这一重大机遇。
早在年,青岛、潍坊就提出了“青潍一体化发展”概念。10多年来,在经济、人才、文化等方面在交流融合上不断深化,借助“青岛都市圈”进一步接轨,使得青岛和潍坊越走越近,潜移默化中一个连接青潍的新型都市圈已经形成,也为区域一体化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要抓住国家推进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重大机遇,主动对接京津冀、环渤海等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区域一体化特别是青潍一体化发展,全面提升基础设施联通连接水平。”潍坊市委副书记、市长田庆盈在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再次重申。
潍坊、青岛两市地域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近、产业相融,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下一步将围绕加快推进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接轨青岛、融入青岛都市圈,扎实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对外开放、科教创新、公共服务一体化领域深度合作,携手并进,共谋发展,共创辉煌。
两地融合,交通先行。潍坊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家“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中有3条过境潍坊,省“四横六纵三环”高铁规划中有6条过境潍坊,潍莱高铁年底建成通车,京沪二通道今年开工,建成后潍坊到北京2小时以内、到上海3小时左右,济南至潍坊高速、机场迁建等一批大项目正加快推进,潍坊港泊位达到45个、万吨级以上泊位20个,潍坊机场通达城市达到13个。
潍莱高铁西起济青高铁潍坊北站,经潍坊昌邑,青岛平度、莱西,接入青荣城际莱西北站,全长.7公里,设计时速公里,今年年底通车。通车后,济南到烟台有望实现两小时直达。
年潍坊的*府工作报告中曾提到,加快青潍城际铁路、潍烟高铁、德龙烟铁路扩能改造等项目建设;完成济青高速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潍日高速连接线项目;扎实做好潍坊至*岛、潍坊至胶东机场、潍坊港疏港高速等多条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潍坊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打造大交通枢纽布局,也表达了坚定推进一体化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将站在新的起点上与青岛等城市深度发展、融合。
另外,年6月,国铁集团与山东省商定,将京沪高铁二通道天津至潍坊段以及潍烟高铁,合并为新建天津至潍坊(烟台)铁路。潍烟线西起潍坊市管辖的昌邑市,东至烟台市管辖的莱山区,途经青岛平度市,烟台莱州市、招远市、龙口市、蓬莱市、烟台开发区、福山区和芝罘区,贯通烟台2个国家级开发区、4个全国百强县、辐射多万人口;更重要的是京沪二通道,成为辐射整个山东半岛、北联京津、南接沪杭的大通道。大通道的开启,让潍坊与烟台乃至京津沪杭相互“流动”起来,在流动中增添活力,在流动中构筑精彩,在流动中凝聚价值。
生态、开放、活力、精致这就是潍坊
潍坊是一个产业基础良好的城市,有着自己的特色与优势。现有机械、化工等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潍柴、歌尔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家,国家统计局统计的41个产业门类中潍坊有38个,重型发动机、微型麦克风等近30种产品销量居全球前列。国家《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将潍坊市列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潍坊是一个现代农业良好的城市,有着自己的高度与定位。蔬菜和畜牧产品出口分别占到全国的1/18、1/8,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肯定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潍坊模式”“诸城模式”“寿光模式”,目前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北大现代农业研究院等重大平台正加快建设。
近年来,寿光市抢抓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机遇,聚焦蔬菜产业发展前沿,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组织化经营、品牌化销售、智慧化管理和融合化发展,蔬菜产业加快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
潍坊是一个营商环境良好的城市,有着自己的沉稳与包容。现有高新技术开发区、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13个省级开发区,已与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刚刚获批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在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金融等5大新兴产业基础上,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构建规模大、结构优、质量好、创新力强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市场主体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
潍坊综合保税区地处潍坊市区东部,濒临青岛、日照、烟台等沿海城市,作为国家级特殊监管区、潍坊综试区核心区、新旧动能转换主阵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与青岛等港口、机场和其他区域联动发展,打造全市改革开放的试验平台。
潍坊是一个创新意识良好的城市,有着自己的自信与荣耀。潍坊是山东半岛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高等院校20所,在校生近30万人,人力资源丰富;去年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增长11%、22.8%,4年内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盛瑞传动“8AT自动变速器研发及产业化”、潍柴动力“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
近年来,潍柴动力坚持国际化视野、市场化导向,坚持全球引才和自主培养并举,构筑了全球人才聚集的高地,特别是通过引进外国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在前瞻性基础研究、高端技术研究、新科技研究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相较青岛而言,潍坊在目前发展上尚有些许差距,但自身优势与特色较明确。潍坊作为战略腹地,经过数年来的布局与论证,逐渐形成以重化工业、机械制造、造纸包装、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为主的成熟工业体系。实现青潍对接,既能使产品末端集群持续扩大,进一步推动潍坊经济发展提升,又能有效解决青岛土地等资源短板,从产业集群及发展趋势上形成互补,开创资源共享、共赢发展的新局面。
五个推进深度融合高起点打造世界集群
“现在,区域一体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我们的合作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携手发展恰逢其时。”惠新安书记表示,“同青岛一起携手并进,合作发展,共创辉煌。”近年来,随着引*济青、胶济客专、济青高铁、胶东国际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通讯快速发展,以及山东半岛城市群、胶东经济圈、青岛都市圈等战略实施,两个城市越圈越紧。针对一体化的深度融合,惠新安书记提出了“五个推进”。
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共同打造融合化基础设施体系。希望双方跨区域统筹交通、能源、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努力实现潍坊与青岛全面畅通、无缝衔接,形成互联互通的交通圈;目前两市合作运行的*潍输油管线带来巨大经济社会效益,中化弘润集团计划投资30亿元建设*潍管道复线,再度提高青岛油港码头的接卸能力和港口服务收入,改善生态环境,一举多赢;峡山水库是胶东地区调蓄战略水源地,去年已经开始向青岛供水,下步希望共同推动官路水库复建,提高胶东经济圈水资源保障能力;希望青岛工业互联网、轨道交通、5G等新基建在规划中统筹考虑潍坊高密、诸城等毗邻县市,纳入覆盖范围,一体谋划、一体布局。
潍坊峡山水库—青岛供水工程,正在加速推进中。同时,峡山水库今后还要担负起向青烟潍威四市供水的重担。
推进产业一体化,共同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青岛的海洋产业和动车、家电、汽车等全国闻名,现代服务业、工业互联网以及信息智慧产业发达,而潍坊的农业、制造业特别是机械装备、化工等具有一定优势,两市企业完全有条件、有实力在海洋、汽车、化工、机械、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联手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目前潍坊歌尔、青岛港等部分企业已跨市合作;希望双方加强衔接,加快现代海洋、高端装备、绿色高端化工、现代农业等产业集群的合作发展,加速打造特色鲜明的海洋经济发展长廊、济青高铁创新发展带和胶济铁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带;同时,两市在文化旅游方面加强对接,共同打造一批深度旅游、全域旅游品牌。
推进对外开放一体化,共同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希望双方携手建设自贸区青岛片区潍坊联动创新区、高密临港经济区,开拓“一带一路”市场,一起塑形象、创品牌,提升国际竞争力。既能扩大青岛片区的辐射范围,丰富自贸区试点的创新内涵,形成联动效应、集成效应,又能让潍坊享受自贸区的*策红利,还能推动两地企业互动合作、集聚发展,实现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上下游联动。以潍坊综合保税区和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平方公里为主体,青岛保税港区诸城功能区、高密临港经济区等海关特殊功能区为拓展区,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为辐射区,复制推广试点经验,结合实际开展特色化探索。
潍坊市抓住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建成启用的重大机遇,在高密市高标准规划建设潍坊临空经济区,以此为切入点和着力点,推动青潍一体化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两市在产业共兴、设施共建、市场共育、科技共创、环保共管、文化共荣等多个方面,已经达成了深层次的合作。
推进科教创新一体化,共同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青岛高校、科研院所众多,创新资源集聚,拥有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0多所大学、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特别是海洋科技领域,聚集了全国近30%的涉海院士,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首屈一指;潍坊则职教资源丰富,各类企业对创新的需求巨大,顺势与青岛错位互补,一个主打高教,一个突出职教,珠联璧合。双方将在联合办学、科研教学等方面加强合作,强化高校资源协同发展,推动科研单位协作配合,联合开展科技攻关,能够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深化合作,以青岛为创新策源地、潍坊为产业转化中心,打造产学研用科技创新共同体。
4月18日上午,青岛大学与潍坊理工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约定,双方将通过合作项目联合开展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培训工作,促进科技开发、技术服务及科技成果转化,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共享优质课程资源,调整组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学科群。
加快公共服务一体化,共同打造市民幸福生活圈。将加快接轨胶东经济圈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同时建议两市加快社会保障、教育培训、医疗养老等方面的互认互通,尽快实现社保、医保、交通、市民服务等公共服务领域一卡通,使一体化发展成果惠及两市人民。下步,还将在青岛建立“鸢都会客厅”,为两地合作洽谈、双招双引、人才交流、文化旅游等搭建平台、提供面对面服务。潍坊和青岛的对接,核心在于市民幸福指数。
胶东界西延弥河新潍坊是“腹地”也是前沿
“潍坊一定主动服务好胶东经济圈建设,全力支持青岛发挥龙头作用、打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潍坊各部门单位一定要与青岛市对口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联系机制,主动对接、强化协作,加快推动协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地,为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我们坚信,在青岛的强力带动下,两市合作一定会加快推进、再结硕果。”惠新安书记表态。
年8月份,惠新安书记曾在《人民日报》发文提到,在城市发展、园区建设上,要抓住“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机遇,站在环渤海、青潍一体化等区域发展的高度来谋划,企业要放眼国内外市场审视发展,各项工作都要敢于在全省、全国创先争优。“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已经来临,我们要结合实际,在继续解放思想中推进实践,在不断实践中解放思想,以自我革命的勇气、舍我其谁的锐气,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正与他提出的全力建设“生态、开放、活力、精致”的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发展理念不谋而合。
“胶莱河以东,是为胶东。”这可能是现在被接受范围最广的一个定义。但在历史上,管理胶东地区的行*区并不单单以地理概念上的胶莱河为界,有时仅为一个机构,有时则有数个平行单位。清朝末年,登、青、莱三州区域为基础,划定成立“胶东道”,东至文登、荣成,西抵临淄、寿光,南达诸城、日照,北至*县、蓬莱,辖内共26县,当时范围广阔,甚至包括了现在淄博市的一部分,远超出了胶莱河的界限。
而今的胶东界,自胶莱河再次西延,跨越潍河、跨越白浪河、跨越丹尧桂,直至弥河两岸,纵贯临朐、青州、寿光,在这里刻下清晰的印记后,蜿蜒入海;纵观潍坊的城市集群发展定位,潍烟高铁、京沪二线接入点的东移,4个市属开发区产业链的向东延伸,呈现出潍坊这座城市将全面融入胶东经济圈的态势;正在复航中的小清河,山东第一条海河直达的高等级水运通道,也将以“再造一条胶济铁路”气魄,由省会济南直达潍坊寿光,让“济南后花园”华美转身。
胶东界的向西延伸、潍坊产业集群的向东布局、小清河的水运复航……种种讯号的释放,都昭示着一个崭新的胶东半岛正在崛起,一个崭新的潍坊,也在历史赋予它的神圣使命中向水而生。往前走,它以“腹地”的富有资源为媒,承载着共同打造世界级集群的使命;回转身,它以“枢纽”的地理优势为任,身负着连接内陆、打通省会经济圈的重任。
是腹地,也是前沿,向东向海向未来,一个活力迸发的新潍坊正在阔步向前!
记者吴磊于明效沈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