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聊城市高新区韩集镇历史 [复制链接]

1#

《韩集镇》

韩集是镇政府驻地,韩集镇也因驻地韩集而得名。据传,明洪武二年(公元年),韩敬先从山东登州府蓬莱县韩家沟迁来立村。韩氏先祖采取“称土法”选定村址,即从不同地点取相同体积的土样称重,选重量大(密度大)的取土地点立村。韩氏家族立居后,人丁繁茂,渐渐形成集市,遂得名韩家集,简称韩集。年后分为东韩集、西韩集两部分。年后,韩集一直是区、镇、社驻地,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张会所村》

据传,明洪武年间,张文所率族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立村,因人名得名张文所庄。后讹传为张会说,张会所。年,以张会所确定为标准村名。

《牛庄村》

据传,明洪武二年(公元年),牛京生率族人从山东省登州府蓬莱县迁来立村,以姓氏命名,得名牛庄。

《老户王村》

据传,明洪武二年(公元年),王玖率族人从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此立居,后来又迁来麻姓等其他姓氏。因王氏是立村老户,得名老户王。老户王又被称“老婆王”,系乡间俗称。传说村内有一憨厚、实在的王姓男子,娶了一个彪悍、泼辣的女人为妻。王姓男子性格懦弱,在外常受人欺负,女人知道后,便找上门理论,不讨公道不罢休。时间久了,周围村庄的人都知道了这个村有个厉害的王家老婆,于是老户王又被戏称为“老婆王”。

《石海子村》

韩集地处漯河故道,多有地势低洼、常存积水之地,俗称“海子”。据传,明洪武年间,石氏始祖石堂迁居此地立村,因村西地势低洼,故名石家海子,简称石海子。

《怪李村》

据传,明洪武年间,李宗奇率族人由山西洪洞县迁来立居,以姓氏为村名,得名李庄。后世人中有一富户,为保家护院,喂了几条恶狗。有一小偷翻入院中行窃,被狗咬死,让李家人吃了官司。此后,附近村庄的人都知道李家有恶狗,村名慢慢变成了“怪狗李庄”。

《王鄂村》

据传,明洪武年间,王鄂(别名王英节)率族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立村,以人名为村名。

《双庙村》

双庙原名小李庄,据传因明初三户李姓人家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立村,因姓氏得名小李庄。后来村中修了一座土地庙,与王鄂庄的土地庙相距很近,人们将其并称为双庙,慢慢的村名也变成了双庙。

《曹庄村》

据传,明洪武年间,曹乾率族人由北京密云县瓦岗村(又一说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以姓氏得名曹庄。

《季古棚村》

据传,明洪武年间,季荣(蓉)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立村,为祭祀祖先,在村中建了一座古棚式的家庙,故名季家古棚,简称季古棚。

也有说因扮装唱戏是这个村的历史传统,村中常年搭有唱戏的台棚,遂得名季古棚。

《前姜村》

前姜原名支王,最早由王氏宗族在此立村。据传,明洪武二年(公元年),姜德泉、姜德海(立居东阿鱼山姜家沟)、姜德水(立居后姜)三兄弟由青州府蓬莱县(一说莱州府)迁来。姜德泉在此立村后,姜氏人丁兴旺,王姓渐衰,又因紧靠兄弟姜德水立居之地,遂以“前姜”“后姜”为名。

《后姜村》

据传,后姜原名沙河庄,因居古漯河畔得名。明洪武二年(公元年),姜德泉(立居前姜)、姜德海(立居东阿鱼山姜家沟)、姜德水(立居后姜)三兄弟由青州府蓬莱县(一说莱州府)迁来,姜德水在此立村。村后有一小村名轳辘窎,又名前轳辘窎。因紧靠兄弟姜德泉立居之地,遂以“前姜”“后姜”为名。

《吴窎村》

据传,明朝中期,吴进道率族人从东昌府吴家铺迁来立村,因村形街道成轳辘把行,故村名为轳辘窎。年地名普查中,因用字生僻,按其吴氏立村,又在后姜村后,改名“后吴庄”,又被村民习惯称为“吴窎”。

《铁嘴吴村》

据传,明洪武二年(公元年),吴孝先率族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立村,以姓氏得名吴庄。吴氏后人中有一人能言善辩,为人正直,常为蒙冤的人到大堂上辩理,伸张正义,受到当地人的赞扬和爱戴,被称“吴铁嘴“,村也因此被称为”吴铁嘴庄““铁嘴吴庄”。年国家进行地名普查,规定县内不得有重名村(当时吴庄属茌平县管辖),遂将铁嘴吴定位标准村名。

《草庙杨》

据传,明洪武年间,杨羽昌兄弟二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立村。因村东有一小土地庙,庙顶上长满了杂草,形如草垛,人称草庙,与姓氏相连,故名草庙杨。

《陶海子村》

据传,明洪武年间,陶堂率族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因村西是一片古漯河洼地,俗称海子,故加上姓氏得名陶海子。

《陈栾村》

据传,明洪武年间,陈喜率族人迁来立居,得名陈庄。后又迁来栾姓紧靠陈庄立村,名栾庄。年后,两个村合并为一个村,称陈栾。

《荒场》

据传,明洪武年间,丁氏宗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立村,因当地是一片荒草野坡,故名荒场。目前村内已无丁姓氏,以王姓、张姓居多。现与陈栾为同一村民委员会自治范围。

《大杨村》

大杨原名尹庄。据传明万历年间,杨多卿从沙窝杨庄迁居尹庄落户,后来杨姓成了富户,子孙繁茂。清嘉庆年间,举人杨正用官至长山知县;咸丰年间,杨安恕考中举人,任天台县知县,杨家成了名门望族,故改名大杨庄。现大杨与李庄、于庄、庞庄、张庄共同组建一个村民委员会实行村民自治,统称为大杨。

其他村庄历史由来,明天继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