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王晓松那些事儿丨郭新中筑梦追梦圆梦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间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有人说,人生如同奇妙的宝盒,里面储藏着许多封存已久、鲜为人知、璀璨斑斓、价值非凡的宝石。

在德州学院建校50周年校庆之际,我怀着喜悦、激动、感恩的心情,特撷取我人生宝盒中的一颗宝石,真实地讲述“我与德院的故事”,真情地披露我与德院的不解之缘,以志庆贺和向母校献礼。

勤奋刻苦读书,构筑大学梦想

我年出生于山东胶东半岛的掖县(今莱州市)平里店镇石柱栏村。

村子的西南部隔着一条小沙河,就是有文字记载和考古发现、演绎着社会历史文化变迁和发展、参与着整个中华文明创造的商代沙丘古城遗址(也有口口相传为秦始皇疑冢)。

村子因那里曾有着众多的石柱、石栏、石人、石兽等历史文化遗存而得名。

自少时起,我就不断听到老者讲述遗址、遗存的神秘故事,且经常看到那些遗存,萌动一定好好学习历史文化科技知识的意识和偏爱文史的喜好。

您再看我的名字,就有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父母长辈殷切期望我长大后积极参加新中国建设、为新中国强大而努力奋斗和多做贡献的深情含义。

在我初中毕业的年,根据国家出台的政策,我差点成为“大学生”,但最终接到的录取通知书是到掖县平里店中学(莱州六中)报到入学。

虽然与上大学失之交臂,十分沮丧、失落和忐忑不安,但却在我的心中构筑、托起了大学梦想。

芳华奉献国防,不懈追逐梦想

年高中毕业后,我被选拔进入中共掖县党校学习,结业后成为一名乡村政治民师。

是年底,我积极响应祖国召唤,与5位同班高中同学相约参军入伍,进入解放军这所大学校、大熔炉。

我被分配来到了驻德州的山东省军区独立第五营,短暂的下连当兵锻炼后,被选入德州军分区司令部,成为一名“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的通信兵。

我通过刻苦学技术、学业务、学军事、学文化,很快成为专业技术尖子和行家里手,为保卫祖国奉献着自己的芳华,但我的大学梦始终没有中断。

我写信从老家要来了初中、高中课本,利用通信值班、战备执勤、训练演习、执行任务的间隙,挤出点滴时间复习功课,锲而不舍地追寻着我的大学梦。

年10月,终于传来了全国恢复高考的喜讯。但在军营,不是符合条件的指战员都能报考的。

年上半年,时任电话班长的我,按照部队政策,以推荐选拔与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被推荐选拔为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的学员。

但事不遂我愿,军令如山倒,我所在的军区接到演习的命令,我被任命为有线通信排排长兼教员,全力投入了为期数月的通信教学、技术训练、8次预演和1次正式演习的通信保障。

演习结束,我收获了金光闪闪的军功章,又一次锤炼了对党、对祖国的赤胆忠心,但却又一次与圆梦大学失之交臂。

圆梦德州学院,文史贡献力量

值得庆幸的是,为提高部队干部的文化素养和学历层次,经上级批准,年,德州军分区与德州学院合作,在军分区机关设立了部队干部政史专业大专班。时任军分区司令部通信技师的我,终于有机会进入大学学习。

老师们的渊博学识、严谨治学、音容笑貌、循循善诱,时至今日仍历历在目,今后也会没齿不忘!

经刻苦学习,学到了此前没有专门和系统学习到的政史专业知识,各门课程均取得优异成绩。特别是丰厚了文化积淀和文化底蕴,为后来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也使我从此与德院有了不解之缘。

年春,我由德州军分区机关调入德州市人民武装部,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之余,我利用学到的知识,参加了地方中共党史、方志、文史等编纂编写工作。先后出版著作多部和发表文章余篇。

其中,年在全省首家主编出版了22万字的《德州市军事志》,当年被评审为德州地区优秀专业志书一等奖并被选送全省优秀志书展览,后被济南军区评审为山东、河南两省10部军事优秀志书之一。

年我执行主编出版了34万字的《永志不忘——德州军民抗日斗争纪实》,填补了系统研究德州地区抗日斗争史的空白,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的好教材和价值较高的存史书籍。

我应邀任年版《德州市志》副主编,主编了其中的《政党群团》、《军事》、《人物》3卷22万字等。

虽然呕心沥血、身心疲惫,但通过德院的学习和毕业后的实践,学有所成、学有所长、学以致用,能为挖掘、记载、传承德州历史文化,发挥良好的“资政、存史、教化”作用,发展、繁荣文化事业等做出自己的贡献,我引以为傲!

德院升华梦想,追求事业辉煌

更值得庆幸的是,年底,我在乐陵市人民武装部部长职位上,由部队转业分配到德州学院,先后任保卫处副处长兼机关工会主席、保卫处处长等职,全程参加了升格更名后的德院有关管理服务工作,亲历了德院的快速发展壮大,使我的圆梦之旅得到飞跃和升华。

在德院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在各单位、各部门、广大师生员工的大力支持下,我发扬部队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以校为家,不负韶华,只争朝夕,奋力拼搏,全力组织带领所属干部职工积极投入到维护安全稳定、做好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崇高事业之中。

我与同事们以“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争创一流,服务师生”为目标,落实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创新举措。

印象最深的是:

加强了保卫机构与专职保卫队伍规范化建设,并建立了自己的校卫队,与公安机关共建了德院警务室。加强了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努力争取地方有关部门支持,逐步解决了长期困扰校园及周边的问题,并建立了志愿者队伍,完善了“三位一体”的群防群治体系。加强了维护稳定工作,反对抵制邪教、抗击非典、防控甲型H1N1流感、处置突发事件和案件、化解矛盾纠纷、消除影响安全稳定的因素等均取得显著成效。

加强了治安保卫工作,专职保卫干部职工昼夜值班、治安防控、消防安全管理、户籍管理、大型活动安保执勤、技防建设等,均跃上新台阶。

加强平安校园及长效机制建设,七大长效机制建设经验在全省高校推广。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理论研究走在全省高校前列。为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维护安全稳定,维护良好的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维护正常的教学、科研、管理、学习、生活秩序,保障和促进德院改革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有关具体重大改革创新举措、重大事件案件处理、翔实可靠的数据、取得的成效等,已载入《德州学院史(——)》,本文篇幅所限,在此不再赘述。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艰辛探索、不懈努力和无私奉献,年2月,德院在全省高校中首批荣获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颁授的“平安校园”奖牌。

年10月,德院被中共德州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全市奥运维稳暨安保工作先进集体”。

年1月,德院被德州市社会治安综治委表彰为“平安德州建设先进单位”。

、年度,德院校卫队连续两次被表彰为全省“先进校卫队”。

截至年底,德院专职保卫干部职工先后有30多人次立功受奖,保卫处先后荣立集体三等功和全省文化保卫工作先进集体荣誉。

至于我自己,也收获颇丰。

仅举几例:

年,获山东省军区“第一届军事志编纂工作先进个人”荣誉;获全省高校保卫学理论研究论文一等奖。

年,获成人高等教育思政专业本科证书,获中国高教保卫学会论文二等奖。

年,撰写出版了德院《德州地域文化研究丛书·第一辑》中近30万字的权威性历史文化、抗战研究成果《德州抗日斗争》一书;同年,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

年,获全省“平安山东建设先进个人”并记三等功奖励。

、年,获山东省高教保卫学会“优秀学会工作者”和突出贡献奖等。

珍惜如梭光阴,德院添彩争光

年龄原因,年春,在德院干部换届调整中,我离开处长岗位改任调研员。

我在积极进行心理调适后,以继续深入挖掘、研究、弘扬德州历史文化和继续为德院贡献力量、提高德院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己任,潜心研究,笔耕不辍。

印象最深的是:

应邀先后为山东人民出版社编审社科类书籍、教材18部。以德院副研究员、德州军事史专家名义,应邀参加山东省档案局、山东电视台视频档案和历史文化类节目《山东往事》中《德州战役》的录制,自年3月31日开始分两集在山东电视台公共频道、网络频道播出,并作为珍贵视频档案在省、市档案局(馆))存档。

受聘任市政协文史专员等,系统深入研究了德州8位老红军、与德州密切相关的10位全国著名抗日英烈、与德州抗日斗争密切相关的11位共和国将军、抗战有功的10位德州籍国民革命军将士、德州抗战军事编年史等,公开发表后产生积极社会效应。

深入研究德州“余则成”、蒙“汉奸”之名40年、曾战斗于隐蔽战线的地下抗日工作者张执信英雄事迹,在国家级、省级主流媒体发表,并费尽周折,终于促成其于年12月16日被国家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其遗骸由陵县人民政府于年清明节前迁入陵县革命烈士陵园,告慰了烈士英灵。

撰写出版了德院《德州地域文化研究丛书·第三辑》中34万余字的《德州抗日英模纪略》一书,成为德州历史文化研究、抗战研究的权威性著作等。

年4月,已退休一年多的我,被德院党委推荐录入山东党史专家库。能为德院增光添彩,我感到自豪!

现在,在我书橱的档案资料盒中,静静地存放着56本奖励证书。其中,有在部队期间的4次立功等26本,但更多的是工作于德院期间的30本。尽管不能完全说明什么,但我与德院的不解之缘和为之奋斗奉献的足迹,由此可见一斑。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我们都在努力,都在筑梦、追梦、圆梦的路上。筑梦贵有志,追梦贵有行,圆梦贵有恒。筑梦需要现实、可期,追梦需要理想、激情,圆梦需要奋斗、奉献。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奋斗才会有奇迹!

最后,我要真诚地说:感恩德院,感恩师长,感恩关心、支持我一路前行的领导和同事,感恩同心同德、同甘共苦的兄弟姐妹!当然,也要感恩我近半个世纪一路成长、为之奋斗奉献的第二故乡——德州!

■作者:郭新中■编辑:王晓松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