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市,是青岛市代管的县级市,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万,是山东省面积最大、人口排第三的县级市。平度位于胶东半岛的要冲和门户,因此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这也决定了平度在古代的辉煌。
早在五千年前,平度就有人类居住,商周时,为莱国之地。平度又是胶东半岛建置最早的地区,春秋时,齐国灭掉莱国后,在今天的平度市古岘镇大朱毛村设置了即墨城(因在墨水河畔得名),至此,平度成为胶东半岛的政治、经济中心。战国时,田单在即墨用火牛阵大破燕军,从而神奇复国的故事,就发生在平度的古岘镇。
古岘
秦统一天下后,设置胶东郡,郡治设在即墨县(古岘镇)。汉朝成立后,在即墨县、都昌县、夜邑县三县交界地,设置平度县(今平度西北一带),这是平度第一次成为地名。为什么叫平度呢?因为当时正史并未记载,因此历来也是众说纷纭,根据清代《平度州志》载,平度是取“选良吏,平法度”之意,本文姑且引用之。此后胶东郡改为胶东国,即墨(古岘镇)成为国都,汉武帝刘彻被立为太子前,就曾经是胶东王。
到了隋代,这一带的建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隋朝廷重建即墨城,但位置却不再是古岘镇,而是在今天的青岛市即墨区了。另外,隋朝廷又在平度设立了胶水县,这个建置沿用到明朝初年。年,明朝廷将胶水县升级为平度州,管辖昌邑、潍县(今潍坊市区)两县,而平度州则属莱州府管辖。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明代地方行政区划是省、府、州、县四级,知府是正五品,知州是从五品,知县是正七品,这平度州就相当于现在的副地级城市。
民国初年,废州府,地方行政改为省、道、县三级制,平度州因此降为平度县,属胶东道,从此,平度就一直是县级行政区了。平度在近代的滑落也是有原因的,首先,明清时,胶东半岛的两个中心城市莱州、登州,全在半岛北部,尤其是莱州,距离平度非常近,两地已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由于近代青岛、烟台崛起,胶东半岛的中心分别向东、向南迁移,平度也就无可奈何的随莱州一起衰落了。
其次,平度在近代的一大遗憾是没有铁路,交通是城市的命脉,近代铁路拉起来的城市在中国可谓比比皆是,比如郑州,比如石家庄,就山东省内而言,潍坊、淄博这些近代兴起的城市,也与胶济铁路有着密切的关联。而平度因为没有铁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曾经管辖的潍县迅速崛起,年,潍县析出潍坊市,已经成为地级市了。
今天的平度
解放后潍坊降为县级市,设立了昌潍专区,平度县由昌潍专区领导。年,平度改属青岛市,80年代末平度撤县设市,成为县级平度市。
纵观平度的历史不难发现,平度因为重要的地理位置,在古代有过辉煌,而在近代却吃了交通的亏。如今平度在交通建设方面正在大踏步赶上,今年将开建青岛地铁14号线,平度将融入青岛地铁网,从平度到胶东国际机场和青岛市区将会非常方便。今年还将开建另一个事关平度发展的工程:潍莱高铁,平度将融入全国的高铁网络。而在弥补交通短板后,平度也将会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注:图片来自网络